孙莉
- 作品数:39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难治性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晓冰李永吉陈丹孙莉朱小春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小鼠CD4+T细胞增殖和IFN-γ、IL-4分泌的调节作用
-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 MRL/lpr 狼疮小鼠脾脏 CD4+T 细胞增殖以及 IFN-γ和 IL-4蛋白和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别分选15只 MRL/lpr 狼疮小鼠和15只 C57BL 正常对照小鼠脾...
- 夏晓茹邹贤斐张挺孙莉朱小春
- 关键词:MRL/LPRCD4+T三氧化二砷细胞增殖IFN
- 文献传递
- 来氟米特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的初步观察
-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Ⅴ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 10月在本院肾内科及风湿免疫科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共10例,其中男2 例,女8例,年龄18-56(平均2...
- 陈朝生许菲菲朱小春孙莉吕吟秋
- 关键词:来氟米特狼疮性肾炎尿蛋白定量
- 文献传递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狼疮鼠基因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周艳孙莉陈丹朱小春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基因甲基化ERYTHEMATOSUSMRL
- 三氧化二砷对狼疮小鼠脾脏Th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夏晓茹朱小春孙莉陈培荣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脱氧核糖核酸酶1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脱氧核糖核酸酶 1(deoxyribonuclease ,DNASE1)基因表达及 m RNA剪接形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 E)的关联性。 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 DNASE1的 m RNA表达水平 ,以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 m RNA编码区替代剪接体 ,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单倍型了解基因结构对表达的影响。 结果 SL E患者 DNASE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 .0 0 1) ,未发现 SL E疾病活动性指数积分与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但性别分析显示女性患者 DNASE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男性患者 (P<0 .0 1)。 8名正常人与 18例患者的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 ,患者与正常人替代剪接谱系不同 ,且 380 bp处存在明显条带 ,具有不同单倍型的 SL E患者替代剪接谱系亦有差异。 结论 SL E患者 DNASE1基因表达异常 ,并存在与正常人不同的 m RNA剪接体。 DNASE1基因与 SL
- 冯学兵沈南陈顺乐华晶孙莉钱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表达
- 亚砷酸对狼疮鼠自身抗体和白细胞介素-101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对狼疮鼠自身抗体和白细胞介素(IL)-10、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ATO组、环磷酰胺(CTX)组和生理盐水(NS)组,给药2个月。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测脾脏CD3+(T)细胞和CD3+CD4+(Th)细胞的百分率以及CD3+CD4+(Th)细胞内IL-10和IL-12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血清中抗双链DNA(dsDNA)抗体、IL-10和IL-12的浓度。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给药后ATO组小鼠血清的抗dsDNA抗体水平吸光度值(A)0.92±0.06,较给药前1.14±0.58明显下降(P〈0.01);②ATO组CD3+细胞和CD3+CD4+百分率[分别为(44±4)%和(20±4)%]均显著均低于Ns组水平[分别为(59v5)%和(30±3)%](P〈0.01);③ATO组的血清IL-12浓度(84±12)pg/ml较NS组水平(103±13)pg/ml显著降低(P=0.018);④ATO组Th细胞内IL-10和IL-12的表达水平(1.5±0.4)%和(2.43±0.42)%显著低于Ns组(2.5±0.5)%和(3.24±0.40)%(P〈0.01)。结论亚砷酸能显著降低MRL/lpr狼疮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水平,抑制T细胞和Th细胞增生和活化功能,降低IL—12的血清水平和Th细胞的诱生水平,及能降低IL-10的Th细胞的诱生水平。
- 王晓冰邹正平张乾坤孙莉朱小春
- 关键词:亚砷酸盐类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狼疮活动相关miRNA的筛选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与狼疮活动相关的microRNA(miRNA),探讨B淋巴细胞参与SLE发病的机制。方法:选取45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20例稳定期SLE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对照,采集外周静脉血,用磁珠阴性分选法分离B淋巴细胞并提取RNA,将每组单个样本RNA混成组总RNA,进行组间芯片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验证miRNA芯片检测结果。结果:重度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有16条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下调10条,上调6条。Realtime PCR对其中2条(miR-181a、miR-103)miRNA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所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SLE患者病情活动性与B淋巴细胞中miRNA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陈芳陈朝生章慧娣薛向阳丁晓凯孙莉陈丹黄朝兴
- 关键词:红斑狼疮MIRNA免疫磁珠B淋巴细胞
-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免疫学异常表现极为复杂的自身免疫病其易患性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狼疮尤其是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这一环节至关重要。Fcgamma受体能够结合...
- 孙莉沈南王元鲍春德顾越英陈顺乐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PBX1基因剪切体表达与SLE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了解PBX1基因各种剪切体的表达在SLE患者和正常人中是否存在差异 ,探讨PBX1的表达与SLE发病的相关性。通过PCR扩增及毛细管芯片电泳 ,确证剪切体h、k、l存在于人体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剪切体h、k、l分别进行SLE患者组和正常组的mRNA表达定量比较。结果发现这 3种剪切体在患者组中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正常人的表达是SLE的 9~ 12倍。重度患者的k、l剪切体与轻中度的病人相比表达明显降低 ,并发狼疮性肾炎的病人k剪切体的表达较无肾累及的病人显著降低。说明PBX1基因剪切体h、k、l在SLE患者中mRNA表达水平下降 ,并与SLE活动度及肾累及有关。
- 孙莉王元沈南鲍春德顾越英陈顺乐
- 关键词:剪切体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