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灌注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成像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Β蛋白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再灌注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血管意外
  • 2篇梗死
  • 2篇Β蛋白
  • 2篇Β淀粉样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作者

  • 8篇暴党振
  • 6篇孙永安
  • 5篇黄一宁
  • 3篇王鹤
  • 3篇徐俊
  • 3篇都爱莲
  • 2篇张中兴
  • 1篇王秋华
  • 1篇刘春艳
  • 1篇叶长青
  • 1篇邱建星
  • 1篇吴琪
  • 1篇钱采韻
  • 1篇王鹤
  • 1篇王丽霞
  • 1篇吴冰
  • 1篇王燕华
  • 1篇朱飞奇
  • 1篇金海强
  • 1篇孙伟平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容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有神经缺失症状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64层螺旋CTPI和CTA后,选定感兴趣区层面,测量异常灌注区和对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2例患者CTPI发现病灶区域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100%;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灌注异常区与对照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4层螺旋CT可同时获得容积CTPI和包括颅底动脉环在内的CTA;22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区,有19例患者CTA发现血管异常。结论早期、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结合CTA检查,对病因、病情进展、预后评估、半暗带区判定提供了综合、简单、快速、便捷的影像学依据。
暴党振黄一宁张中兴王鹤孙永安王秋华潘运高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再灌注脑血管造影术
可疑的可逆性痉挛性脑血管病一例分析
2010年
可逆性痉挛性脑血管病,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病。可逆性痉挛性脑血管病主要指一组脑血管可逆性收缩的疾患综合征,以多灶性、可逆性的脑血管痉挛为特征,有时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常伴有严重反复发作的头痛,该疾病应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炎相鉴别。国内外对该疾病目前报道较少,现将1例可疑的可逆性痉挛性脑血管病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孙永安王丽霞暴党振刘春艳吴冰王鹤黄一宁
关键词:脑血管病可逆性痉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痉挛
乳酸和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乳酸和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METLP)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肌肉病理明确诊断为线粒体肌病的21例患者、6例其他肌病患者及14例非肌病患者进行METLP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线粒体肌病组METLP 18例(85.7%)异常,12例≥2项指标异常,主要为运动后血浆乳酸/运动前丙酮酸(L2/P1)>17;其他肌病组METLP 6例(100%)异常,主要为有氧运动后血浆乳酸浓度(L2)升高,或者经休息其血浆乳酸浓度(L3)不降、甚至升高;非肌病组为3例(21.4%)异常。结论在METLP的各项评价指标中,L2/P1作为线粒体肌病与非肌病的诊断参考指标最为可靠;L3/L2可以作为鉴别线粒体肌病与其他肌病的可靠指标;但线粒体肌病的诊断应结合METLP、临床及病理综合分析。
孙永安徐俊王燕华暴党振伍其专都爱莲
关键词:线粒体肌病乳酸丙酮酸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变构调节剂对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引起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变构调节剂对细胞型朊蛋白(PrPc)免疫共沉淀效应的影响,筛选能有效阻断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Aβo)细胞毒性信号化合物。方法人胚胎肾293细胞进行培养,按照加入mGluR5变构剂的不同,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3-[(2-甲基-4-噻唑基)乙炔基]吡啶盐酸盐(MTEP)组、6-甲基-2-(偶氮苯基)-3-羟基吡啶(SIB)组、S-(4-氟苯基)-{3-[3-(4-氟苯基)-5-(1,2,4)-恶二唑基]-1-哌啶基}-甲酮(ADX-47273)组、二羟基苯基甘氨酸(DHPG)组、6-甲氧基-N-(4-甲氧基苯基)-4-喹唑啉铵盐酸盐(LY-456236)组、4-丁氧基-N-(2,4-二氟苯基)苯甲酰胺(VU-0357121)组、3,3-二氯二苯甲醛双腙(DCB)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及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上述不同的mGluR5变构调节剂对PrPc和mGluR5的免疫共沉淀的影响。结果 MTEP组、SIB组的PrPc(30.87±2.65、40.25±3.21 vs 100.00±0.00,P<0.05)和mGluR5(30.12±4.23、51.67±7.09 vs100.00±0.00,P<0.05,P<0.01)免疫共沉淀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其中MTEP对免疫共沉淀的抑制最强。ADX-47273组、DHPG组、LY-456236组和VU-0357121组的PrPc和mGluR5免疫共沉淀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其中DHPG组对免疫共沉淀信号增强效应最强。结论负性变构调节剂MTEP能减弱Aβo的细胞毒性信号向细胞内传递,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
孙永安褚文正金海强叶长青衷弘熙徐俊暴党振都爱莲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免疫沉淀法阿尔茨海默病
64层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暴党振黄一宁张中兴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再灌注
血管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大鼠脑实质超微结构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变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注射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_(1-40)(Aβ_(1-40))后,对大鼠脑实质超微结构的破坏作用及空间学习和记乙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Aβ_(1-40)组和对照组,每组39只,每组再根据注射后饲养时间的不同分为15、20、30天3个时间点,各组行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测试,然后麻醉灌注,处死大鼠取脑,并行电镜观察。结果 Aβ_(1-40)组和对照组在15、20、30天不同训练时间段分别比较,Morris水迷宫各项行为学指标改变不显著。电镜下观察,Aβ_(1-40)组血脑屏障内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脚板,脑实质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经过14天的注射,血液中Aβ_(1-40)对大鼠脑实质有着广泛的毒性损害作用,但是对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不显著。
孙永安钱采韻徐俊吴琪朱飞奇暴党振郝洪军都爱莲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血脑屏障
早期缺血性卒中64排CT灌注、血管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64排CT脑容积灌注成像与头颅血管成像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患者均在24小时内空腹行CT平扫后选定感兴趣区层面设定感兴趣区,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灌注成像,后处理建立灌注后脑血容量...
黄一宁暴党振王继深邱建星孙永安王秋华王鹤孙伟平
文献传递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在64排CT灌注上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在64排CT灌注结果的分析,以验证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效果。方法:40例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2 ̄4粒,每日3次,用药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的20例仅常规治疗。2组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做64排CT灌注成像检查并进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异常区域面积自身对比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流灌注异常区域变化程度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异常区域面积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后显示,第二次灌注显示比第一次灌注成像时显示的血流灌注异常区域减小显著,P<0.05,XT>XC。结论:通过CT灌注成像、后处理图像上面积大小的比较,说明通心络胶囊在改善梗死区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供血、促进梗死区周边神经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增强神经细胞代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等方面确有显著疗效。
王秋华王鹤暴党振黄一宁
关键词:脑梗死通心络胶囊CT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