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
- 2010年
- 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狭窄可引起脑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形成脑梗塞,对于该病药物治疗疗效有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 高晓梅张亚丽乔燕张晶晶李明玉李丹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疗效症状性脑供血不足ARTERY病药物
-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2010年
- 缺血性卒中近年来发病人数逐年升高,脑血管狭窄所致者占30%~41%,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降低有症状和无症状脑血管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并且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将在脑血管狭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张亚丽李丹
- 关键词:卒中脑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支架置入术
- 252例支架术治疗症状性脑供血血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对比研究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颅内和颅外支架置入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赤峰地区252例实施支架置入术的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病历,将252例患者依据支架置入部位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组,分析两组病例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狭窄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①颅内组53例,占总病例数的21.03%;颅外组199例,占总病例78.97%。颅外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者84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者95例,分别占颅外组的42.21%和47.74%;颅内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22例、基底动脉狭窄者20例,分别占颅内组的41.50%和37.73%。②颅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08%;颅外组为2.5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后1年颅内组发生脑梗死1例、TIA 2例,发生率为1.89%和3.78%;颅外组发生脑卒中1例,发生率为0.50%,无TIA病例,两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脑供血血管狭窄颅外血管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为颅外脑供血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为颅内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③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操作较颅外复杂,操作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④颅内血管支架术术后再狭窄率及近期发生脑梗死和TIA的比例较颅外血管支架术高。
- 张亚丽周慧杰李丹
-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脑血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