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芳 作品数:22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水利工程 更多>>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回顾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情况,分析死亡率及可能影响辅助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本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19例CABG术后出现难治性心源性低心排或术中难以脱离体外循环行ECMO辅助的患者,统计老年(年龄≥65岁)与非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ECMO辅助结果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42例,平均年龄(69.4±3.5)岁,20例成功脱离ECMO(47.6%),10例存活出院(23.8%);非老年患者77例,平均年龄(55.1±6.6)岁,41例成功脱离ECMO(53.2%),其中33例存活出院(42.9%)。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在下肢缺血(21.4%vs 6.5%)、肾功能不全(42.9%vs 16.9%)及透析应用(31.0%vs 13.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和下肢缺血是影响CABG术后患者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ABG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ECMO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下肢缺血、肾功能不全是影响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丁晓晨 江春景 杨峰 郝星 邢智辰 徐博 江瑜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老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相关结果 2023年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小儿心脏中心短时间内实施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体外循环相关临床结局和管理特点。方法2023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17日间,本院小儿心外科所有行心脏矫治术患儿共59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患儿新冠感染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体外循环管理数据、手术前后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术后临床结果。结果复杂先心病13例(包括新生儿3例),简单先心病46例。其中3例新生儿始终新冠监测阴性,围术期感染新冠患儿中位转阴时间23.1 d,中位年龄10.5月,中位体重9.8 kg。转机时间为77(66,1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9(29,66)min,术中使用肝素体重比5.1 mg/kg。呼吸机使用时间13.1(6.0,46.4)h,ICU时间46(18.7,112.6)h,术后住院天数6(6,9)d。患儿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后转阴的简单先心病患儿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总体临床结果满意。 缪娜 赵雪婷 杨晓芳 左岩松 李刚 王强 赵举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矫治术 心肺转流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伴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444例不伴cs的AMI患者接受OPCABGG临床资料,按照术前是否使用IABP分为IABP组(158例)和对照组(286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住院死亡22例(5.0%),倾向性匹配结果显示IABP组住院病死率较低(0对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IABP组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分别为26(18,46)h和48(35,76)h,均较对照组23(15,42)h和26(20,69)h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7,12)天和10(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伴cs的AMI患者OPCABGG前放置IABP辅助可降低住院病死率。 侯登榜 杨峰 崔永超 王金宏 江春景 郝星 刑智辰 徐博 江瑜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关键词:心肌梗死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心脏外科术后短期预后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和术后结局,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其中院内死亡组6例(8.3%),生存组66例(9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既往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术前更低的HGB、更高的肌酸激酶、未行药物溶栓、术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KilliP≥Ⅲ级、更长的手术时间、更长的体外循环时间、更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联合二尖瓣/三尖瓣手术是院内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P值<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T(OR=-0.106,95%CI:-0.10~0.14,P=0.042)、HGB(OR=0.52,95%CI:0.29~0.94,P=0.029)、联合二尖瓣/三尖瓣手术(OR=0.034,95%CI:0.002~0.59,P=0.02)是MI后VSR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术前状态更差、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心功能受损更严重、更长的手术时间与外科术后死亡相关。PLT、HGB、联合二尖瓣/三尖瓣手术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杨晓芳 付琳 赵雪婷 关明 邢家林 侯晓彤 黑飞龙关键词: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心脏外科手术 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外科术后心源性休克应用早期死亡率及临床结果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提供临时机械循环支持的应用效果及早期死亡率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6 986名成人心脏术后患者中有54例(0.77%)患者因为术后心源性休克而应用静脉动脉(VA)ECMO支持。使用指证包括:心脏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容量合适的情况下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或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仍难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有11例(20%)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支持时间少于24 h未纳入统计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0岁,男性30例,女性13例。ECMO平均支持时间是5.1 d。31例(72.1%)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30 d及1年死亡率分别为60.5%(27/43)和69.8%(30/43)。ECMO患者院内死亡率为65.1%(28/43)。对出院患者进行门诊随访,ECMO患者1年生存率为30.2%(13/4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应用ECMO后72 h左室射血分数(LVEF)≤30%和ECMO应用3 d内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是院内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OR=14.76,95%CI=2.34-93.25,P=0.004;OR=0.60,95%CI=0.38-0.94,P=0.03)。结论 ECMO为心脏术后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临时心肺支持。辅助期间较低的LVEF和较多的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是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在ECMO辅助支持期间,应该每日监测LVEF变化及悬浮红细胞的输入量。 杜中涛 杨峰 江春景 邢家林 缪娜 刘锋 杨晓芳 江瑜 李蛟 侯晓彤关键词:体外生命支持 心脏外科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报道体外膜肺氧合( ECMO)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辅助情况,并分析影响辅助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本中心2004年6月至2013年12月,5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难治性心源性低心排或术中难以脱离体外循环行ECMO辅助的患者,分析哪些相关危险因素影响ECMO辅助结果。结果所有ECMO患者中43例男性(76%),15例女性(24%),平均年龄(60.0±9.5)岁,平均辅助时间(105.9±53.2)h。45例成功脱离ECMO(77.6%),其中28例存活出院(48.3%)。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MO前心肺复苏(CPR)是影响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1,95%CI:0.05-0.87, P<0.05)。结论 ECMO前CPR是影响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冠心病患者,ECMO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在该群ECMO辅助患者中,男性、年龄较小和体表面积较大的患者生存机率可能更高。 江春景 杨峰 郝星 邢智辰 徐博 江瑜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心功能减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低射血分数(LVEF≤35%)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IABP分为预防应用组(P组,n=108)和对照组(C组,n=107),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P组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9%vs.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28.5(18.25,49.75)小时和8(6,11)天,均较C组53(26,99)小时和10(7,14)天有所缩短,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C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8.71±5.31)个月和(17.66±4.67)个月,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左心功能低下的高危患者在OPCABG术前预防应用IABP可以降低术后病死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王金宏 杨峰 江春景 郝星 刑智辰 徐博 江瑜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防性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脑血流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对行心脏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外周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患者大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10例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接受静脉-动脉(V-A)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开/关(暂停15 min)IABP情况下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评估CBF变化。根据脉压大小将CBF数据分为两组(脉压>10 mm Hg为P组和脉压≤10 mm Hg为N组)。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其中6例存活出院(60.0%)。ECMO联合IABP辅助时大脑CBF为(240.30±73.03)ml/min,暂停IABP单独ECMO辅助时CBF为(239.75±74.24)ml/min,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94)。N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大脑血流量(246.56±91.19)ml/min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低(229.50±90.32)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P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高[(256.23±77.62)ml/min vs(238.91±42.16)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ECMO联合IABP辅助,心脏功能状态决定IABP对大脑血流量影响。心肌顿抑时IABP减少CBF,心脏功能有所恢复情况下,联合IABP治疗可明显增加CBF。 江春景 贾在申 杨峰 郝星 邢智辰 徐博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大脑血流量 经颅多普勒超声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行血栓内膜剥脱术(PTE)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自2008年9月至2014年1月,因PTE术后不能顺利脱离体外循环(CPB)或出现PTE术后相关并发症而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7例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ECMO模式进行支持,以患者生存和死亡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辅助原因,辅助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7例患者中成功脱机6例,存活4例,死亡3例。结论对PTE术后伴有严重并发症或PTE术后脱机困难的危重症患者,应用ECMO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明 邢家林 杨晓芳 谢海秀 杜中涛 江瑜 江春景 杨峰 侯晓彤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与生俱来的心脏缺陷 2024年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能直接或间接调节其他主要器官的功能。随着年龄和其他风险因素的增加,人会患上许多影响心脏正常发挥功能的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时心脏结构就出了问题,如果不在早期阶段检查出来,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杨晓芳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结构 心脏缺陷 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