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毓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检查现状与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见于手术或创伤、肢体制动、静脉内留置导管、恶性肿瘤、下肢感染或局部病变、血管性疾病及有DVT既往史的患者[1]。据Rathbun[2]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例,其中由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例。近年来。
- 沈毓王龙陈彬冯睿
- 关键词:深静脉
- 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其包括裸支架和弹簧圈,所述弹簧圈一端锚定于所述裸支架的外表面;其还包括若干柔性的捆绑件、一根第一导丝和一根第二导丝,所述捆绑件弯曲成C形并于外围间隔地将所述裸支架横向捆绑,...
- 陆清声沈毓景在平
- 文献传递
- 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依靠C形臂旋转及对比剂应用成像,存在3D图像信息丢失和加重肾脏负担问题,同时操作者在长期X射线暴露及铅防护围裙负重中承担了较高的职业危害风险。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系统具有明显减少操作者X射线暴露、成像定位精准、操作准确稳定的优点,在减少器械与血管壁接触、操作颤抖的同时,增加操作者舒适感。本文旨在总结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并探讨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陈政沈毓陆清声
- 关键词:机器人血管介入微创治疗
- 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其包括裸支架和弹簧圈,所述弹簧圈一端锚定于所述裸支架的外表面;其还包括若干柔性的捆绑件、一根第一导丝和一根第二导丝,所述捆绑件弯曲成C形并于外围间隔地将所述裸支架横向捆绑,...
- 陆清声沈毓景在平
- 带圈支架裂口封堵器治疗腹主动脉分支区夹层裂口的实验研究
-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近端裂口治疗后,远端裂口是否需要处理,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临床上,大部分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患者经...
- 沈毓
- 关键词:腹主动脉夹层疗效评价
- 血管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血管损伤是外科急救过程中常见的急症。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危急、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常常被其它创伤所掩盖,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尽早明确损伤部位,制定合理的诊治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伤死率,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陆清声沈毓
- 关键词:血管损伤血管腔内治疗
- 血管腔内处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区裂口策略被引量:6
- 2018年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目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中通常只隔绝原发裂口,即所谓近端裂口,而对远端裂口较少实施干预。随着对夹层术后主动脉重塑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术后25%~40%患者出现远端扩张,需再干预处理。其中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裂口处理涉及重要脏器血供,治疗上存在一定特殊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夹层裂口常用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 沈毓陆清声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
- 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弹簧圈裸支架释放调控装置,其包括裸支架和弹簧圈,所述弹簧圈一端锚定于所述裸支架的外表面;其还包括若干柔性的捆绑件、一根第一导丝和一根第二导丝,所述捆绑件弯曲成C形并于外围间隔地将所述裸支架横向捆...
- 陆清声沈毓景在平
- 文献传递
- TEVAR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
- 2017年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夹层裂口及假腔只侵及降主动脉的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AD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为TEVAR术中支架移植物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这部分Stanford B型AD。常见有:(1)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约占B型AD 24.5%;(2)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但夹层假腔逆撕,使健康锚定区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③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但主动脉弓降交界角度过锐.近端锚定区不得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以上情况,约占B型AD总数的50%以上。
- 沈毓陆清声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左锁骨下动脉
- 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实现主动脉腔内手术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远程视频会诊主要用于患者诊断及疑难讨论,对疾病的诊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尚未真正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其主要原因在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及时性、灵活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外科手术的会诊目前仍依靠主刀医生亲临手术。本中心利用现代远程视频的进步及腔内微创手术的特点探索了外科远程视频会诊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 沈毓周海蒙周忠晓张雷陆清声
- 关键词:腔内手术远程主动脉微创手术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