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性颈动脉闭塞的治疗被引量:10
- 2017年
- 颈动脉闭塞往往见于颈动脉狭窄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或粥样斑块进展性增厚致使管腔闭塞、突发血管夹层病变、斑块或栓子脱落栓塞所致,或者炎性血管病变持续进展而成,因其病因和发病时间的缓急情况不同,而又分为急性颈动脉闭塞与慢性颈动脉闭塞.慢性颈动脉闭塞与同侧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直接相关: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患者中,每年中风总的发生风险概率为5%~7%, 并且闭塞颈动脉同侧大脑半球每年发生中风风险概率为2%~6%;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恰当的干预措施治疗慢性颈动脉闭塞病变,对降低因颈动脉闭塞导致的脑卒中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慢性颈动脉闭塞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为临床规范化诊治颈动脉闭塞提供依据.
- 赵志青魏小龙陈政
- 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依靠C形臂旋转及对比剂应用成像,存在3D图像信息丢失和加重肾脏负担问题,同时操作者在长期X射线暴露及铅防护围裙负重中承担了较高的职业危害风险。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系统具有明显减少操作者X射线暴露、成像定位精准、操作准确稳定的优点,在减少器械与血管壁接触、操作颤抖的同时,增加操作者舒适感。本文旨在总结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并探讨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陈政沈毓陆清声
- 关键词:机器人血管介入微创治疗
- 新型血管介入机器人应用可行性初探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验证自主研究开发的新型机器人辅助血管腔内介入系统能否有效地完成血管介入治疗及支架植入的复杂操作过程。方法采用石英玻璃模型和成年雌性家猪,分别于体外、体内进行血管介入操作及自膨式支架植入实验,验证该新型机器人血管介入系统应用的有效性。结果体外实验显示,该机器人系统成功完成了远程血管介入操作和支架植入释放操作;体内实验显示,双侧髂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夹层、穿孔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本中心研究开发的机器人血管介入系统可有效地完成远程介入操作及自膨式支架植入释放操作。
- 陈政沈毓陆清声陈燕青张昊谢永富孙羽东陈冰王坤东景在平
- 关键词:血管介入机器人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