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 作品数:7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钢板支撑治疗Schatzker 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观察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高能损伤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处理。 王永宏 戴守达 董小雄 吕锋 张洪思 刘洪业 陈刚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植骨 双钢板 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予以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的85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予以单纯减压手术治疗的85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腰背痛、疼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为87.06%,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减压手术的疗效好,改善腰背痛的效果好,但因其费用高、手术时间长等特点,故在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时,还需考虑患者的经济因素。 王永宏 董小雄 张胜良关键词:腰间盘突出 植骨融合 胫骨髓内钉与LCP在胫骨中下1/3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胫骨髓内钉与锁定加压胫骨远端接骨板(LCP)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胫骨中下1/3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组和LCP组,每组23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2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髓内钉组(P<0.05);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与LCP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王永宏 董小雄 张胜良 戴守达 韩顺 龚海洋 王鑫玮关键词: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动力性髓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DHS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下地负重时间较DHS组明显提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股骨头置换组的近期疗效较好,其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远期疗效相当(术后6个月、2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股骨头置换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DHS组的35.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近期疗效好,关节功能恢复快,下地负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佳方案。 韩顺 董小雄 戴守达 王永宏 张耘 张洪思 王鑫玮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后路有限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收治的采用后路有限减压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的2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拍摄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100~350 m L(平均180 m L);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不同体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无钉绳系统、聚脂套管松动等并发症,未出现节段不稳或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结论后路有限椎管减压联合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早期效果满意,能较好地维持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预防椎间隙塌陷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疗效尚需更长期的随访。 董小雄 王永宏 张洪师 韩顺 徐朝学 王鑫玮关键词:腰椎 椎管狭窄 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3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以小关节突为中心椎管减压、椎间隙松解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补充复位固定、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26例。结果经18~36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下腰椎生理弧度恢复正常,椎弓根螺钉无断裂、松动,融合器无移位、沉降。25例获骨性融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6%。结论采用TLIF技术治疗腰5椎体Ⅱ度以上滑脱,神经根管减压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滑脱椎体复位有利于神经根减压以及椎间融合率的提高,椎体间融合是维持长期疗效的基础。 董小雄 戴守达 王永宏 张耘 张洪思 周正顺 陈刚关键词: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联合单枚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2009年 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很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re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因具有有效撑开椎间隙,恢复前、中柱承重及融合率高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公认。我院自2004-03—2007-05,采用椎弓根钉置人同时行单枚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王永宏 戴守达 董小雄 张洪师 吕锋 陈刚关键词:腰椎滑脱 腰椎不稳 椎间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