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和前节OCT测量上皮厚度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A超、Pentacam前节分析系统、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了解角膜上皮厚度与中央厚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08-2013-09在陕西武警总队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180例(360眼)。用A超、Pentacam系统、前节OCT三种仪器分别测量以上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并由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上皮厚度。三种仪器测量CCT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三种仪器的一致性用B1and-Altman分析。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与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用SPSS16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超、Pentacam、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30.56±26.75)μm、(542.40±26.34)μm、(520.55±26.15)μm;SNK法所示三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三种仪器测量CCT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显示三种仪器两两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1=0.922,r2=0.960,r3=0.924)。A超和Pentacam、A超与前节OCT、Pentacam与前节OCT测量CCT在95%的一致性区间分别为(-32.46-8.79)μm、(-4.71-24.74)μm、(1.73-41.96)μm,结合Bland-Altman图,提示三种仪器两两间测CCT有较好的一致性。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为(49.82±4.04)μm,它所测CCT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超测CCT结果相比,Pentacam测的结果偏厚,前节OCT测量的结果偏薄。三种光学测量仪器测量CCT值两两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前节OCT测的角膜上皮厚度与角膜中央厚度没有相关性。
- 雍智谋张小玲米生健
- 关键词:A超前节OCT角膜中央厚度
- Pentacam测量近视眼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与A型超声测量的差异,以评价Pentacam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分别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82例164眼近视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与眼压及眼轴长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得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524±0.037μm,3.26±0.25mm。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得值分别为521±0.036μm,3.36±0.53mm。两种测量结果比较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光学法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值较超声法平均大3μm。超声法所测前房深度值较光学法平均大0.1mm。两种方法测量的角膜厚度与眼压及前房深度与眼轴长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屈光不正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与A型超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 贾丽李金科张超米生健段宇辉
- 关键词:眼前节分析仪A型超声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近视
- 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回退的再治疗
- 2004年
- 目的 :评价使用飞点扫描技术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首次术后残余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75例 93眼LASIK术后残余近视的患者行二次LASIK手术 ,全部采用掀瓣的手术方式 ,两次手术间隔 (7.2±3.6 )mo.术后平均随访超过 6mo .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二次LASIK术后平均裸眼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 (P <0 .0 1 ) ,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6mo时屈光度在±0 .5D以内者为 96 .8% (90眼 ) ,有 2 1 .5 % (2 0眼 )的术后裸眼视力大于术前矫正视力 .无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出现 .结论 :使用飞点扫描技术的准分子激光设备行二次LASIK治疗残余近视安全。
- 米生健贾丽李金科李敏张玉萍
- 关键词: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回退
- 抗氧化剂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00例
- 1995年
- 抗氧化剂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00例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儿科郭新莉,焦丽,胡伟,李宏芳,米生健(西安710054)我院自1993年8月~1995年2月对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
- 郭新莉焦丽胡伟李宏芳米生健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童抗氧化剂
- LASIK术中游离和不全角膜瓣的处理被引量:4
- 2006年
- 李金科贾丽米生健
- 关键词:角膜瓣并发症LASIK游离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处理
-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临床体会
- 1999年
- 我院于1995年7月~1997年7月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32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32眼,女性29例31眼,男性1例1眼,其中双眼2例,单眼28例。年龄18~43岁。溢泪、流脓病程最长23a,最短6个月。2...
- 李金科米生健张超臧企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 准分子激光术后近视回退和欠矫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近视中心准分子激光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并行二次手术的45例70眼,按<-6.00D为Ⅰ组,>-6.00D度为Ⅱ组,将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前后屈光度、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术式、切削光斑直径、角膜切削量及残留厚度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未手术时屈光度差别显著(P<0.05)。屈回退后两组屈光度差别无意义(9>0.05)。Ⅰ,Ⅱ两组首次激光术后6mo内,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有明显差别(P<0.05)。二次手术后,1wk内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差别明显(P<0.05),1-3mo无差别(P>0.05);Ⅰ组于6mo时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出现差别(P<0.05),Ⅱ组差别不显著(P>0.05):两组激光切削光斑的直径及角膜切削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度回退程度与术前屈光状态无关。不同屈光度屈光回退程度相同。高度近视、LASIK多区切削和切削光斑直径小是发生屈光回退和欠矫的主要原因。
- 贾丽李金科米生健张愉王晓鲁魏亚荣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近视屈光回退
- 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0例处理体会
- 1999年
- 李金科贾丽王军芳米生健臧企
- 关键词: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
- 巩膜环扎术后眼球的屈光改变及生物测量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环扎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3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患者。分别在术前 1天、术后 1 0天测量屈光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结果 :巩膜环扎术后屈光度向负值偏移 (- 0 75± - 0 2 5)D。角膜水平曲率变大、前房变浅 (P <0 0 5)。而角膜垂直曲率和晶状体厚度变化不明显 (P >0 0 5)。控制环扎带平均 65mm长时 ,眼内嵴高 3~ 6D ,眼轴长度平均增加 1 36mm。结论 :巩膜环扎术后眼屈光度向负值偏移。
- 贾丽米生健常秋花王晓鲁李金科张超
- 关键词:巩膜环扎术屈光
- 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将 79例 15 0只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三组 ,Ⅰ组 - 0 .5 0~ - 6 .0 0D ,Ⅱ组 - 6 .2 5~ - 10 .0 0D ,Ⅲ组 -10 .2 5~ - 14.0 0D ,对LASIK术后超过 3个月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偏中心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 3个月时 ,三组的裸眼视力均达 0 .5以上 ,达 1.0或以上者分别为 83.1%、79.6 %、5 0 .0 % ,1.2或以上者分别为 48.3%、38.8%、8.3% ,有 2 7眼 (18% )的术后裸视和 40眼 (2 6 .7% )的术后最好矫正视力分别大于术前最好矫正视力。三组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矫正度± 1.0D以内者分别为 10 0 %、95 .9%、91.7% ,± 0 .5D以内者分别为 88.8%、86 .5 %、83.3% ,平均实际切削区直径为 (7.35± 0 .33)mm ,平均偏中心 (0 .2 2± 0 .2 1)mm。结论 :使用小光斑高速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的LASIK治疗近视的初期临床结果较好 。
- 米生健贾丽常秋花乔红玉
- 关键词:飞点扫描近视LAS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