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金鑫

作品数:57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5篇球菌
  • 19篇金黄色葡萄球...
  • 18篇葡萄球菌
  • 18篇黄色葡萄球菌
  • 17篇肠球菌
  • 13篇致病
  • 13篇利奈唑胺
  • 13篇耐药
  • 13篇粪肠球菌
  • 12篇细胞
  • 10篇基因
  • 10篇杆菌
  • 9篇生物被膜
  • 8篇上皮
  • 8篇上皮细胞
  • 8篇生物被膜形成
  • 8篇体外
  • 7篇抑制剂
  • 7篇制剂
  • 7篇肽段

机构

  • 27篇深圳市南山区...
  • 15篇广东医学院
  • 15篇深圳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郑金鑫
  • 54篇邓启文
  • 53篇余治健
  • 48篇陈重
  • 41篇李多云
  • 28篇邓向斌
  • 23篇程航
  • 21篇刘晓军
  • 15篇邓名贵
  • 13篇王红燕
  • 11篇姚伟明
  • 9篇白冰
  • 6篇潘伟光
  • 5篇林志伟
  • 3篇马桂红
  • 3篇白冰
  • 3篇王红燕
  • 3篇徐俊
  • 2篇徐芹珍
  • 2篇姚伟明

传媒

  • 9篇深圳中西医结...
  • 9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中国感染控制...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定植规律研究
<正>目的研究一例肺部感染患者体内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株突变以及定植特点。方法从一例反复发作肺炎(1年内反复发作5次)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10株粪肠球菌株,菌株的MIC值通过E-test测定,经PCR扩增细...
郑金鑫李玲慧李多云邓向斌刘晓军陈重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利奈唑胺气管分泌物肺炎患者粪肠球菌
文献传递
1例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定植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1例肺部感染患者体内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株突变以及定植特点。方法从1例反复发作肺炎(1年内反复发作5次)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10株粪肠球菌株,菌株的MIC值通过E-test测定,经PCR扩增细菌4个拷贝23S r RNA基因V区基因,测序分析突变位点,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观察分离菌株同源性。结果患者5次肺炎发作从气管分泌物中分离的10株粪肠球菌株均为利奈唑胺不敏感株(4株为中介耐药株,6株为耐药株),通过PCR和测序发现4株利奈唑胺中介耐药株含有1个拷贝23S r RNA基因V区G2424U突变,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同时含有G2424U和G2576U双突变。通过PFGE分型检测提示10株粪肠球菌株具有同源性。通过肉汤稀释法鉴定这些菌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株可能长期定植于患者体内,并导致反复感染。
郑金鑫李玲慧李多云邓向斌刘晓军陈重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基因突变
奥扎尼莫德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拟筛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新型化合物。方法通过96孔板法从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药物化合物库中筛选可抑制金葡菌生长的化合物。通过酶标仪测定600 nm波长吸光度值(OD600)以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浮游菌含量。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奥扎尼莫德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对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本研究筛选发现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SA113株(筛选参考菌株)的生长,MIC为25.00μmol/L。奥扎尼莫德对119株金葡菌临床株[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为65株,耐甲氧西林株(MRSA)为54株]的MIC为12.50或25.00μmol/L,MIC_(50)和MIC_(90)均为25.00μmol/L。本研究发现6.25μmol/L、12.50μmol/L、25.00μmol/L的奥扎尼莫德显著抑制了2株MSSA和2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12.50μmol/L)显著抑制了14株MSSA和11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但对这些菌株的浮游菌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奥扎尼莫德可抑制金葡菌包括MRSA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亚抑菌浓度的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的生物被膜形成。
刘晓明张朝钦肖小茵余治健郑金鑫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ovR2E蛋白在HBV感染治疗中疗效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ovR2E蛋白在HBV感染治疗中疗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ovR2E蛋白与hIFN-α结合后促进配体与hIFNA-2c结合,增强配体抑制HBV复制活性。采用本方发明的技术方案,ovR2E蛋白提高了hIFN-α抑...
余治健邓启文陈重程航邓向斌李多云郑金鑫
文献传递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pB蛋白结合短肽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是否能够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关键蛋白EspB结合的短肽。方法采用体外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EspB蛋白情况,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表达;Ph.D.12-蛋氨酸噬菌体展示技术用来筛选EspB特异结合蛋白;ELISA方法用来鉴定这些特异性结合蛋白与EspB的亲和力。结果 Western blot验证从pET21b-EspB转染质粒中提取的EspB蛋白。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噬菌体6、7、8、12候选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候选蛋白与EspB蛋白的亲和力高于对照蛋白。结论我们的数据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研究策略即通过靶向结合EspB蛋白可抑制EPEC对上皮细胞的粘附。
陈重廉婕郑金鑫杨唯枝王红燕姚伟明邓向斌李多云刘晓军余治健邓启文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opain B蛋白检测的B细胞抗原表位肽及其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opain B蛋白检测的B细胞抗原表位肽及其试剂盒,所述的B细胞抗原表位肽的核心氨基酸序列为:SVSQNPNDPHLG、ATKNTDTYNA或PWDTELSIQDADS。本发明...
邓启文胡凯涛郑金鑫陈重涂浩鹏
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粪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感染提供临床参考。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65例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利奈唑胺敏感组(103例)和利奈唑胺中介/耐药组(62例)。165例粪肠球菌主要来源于中段尿培养,占53.94%,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培养(21.82%)、血培养(6.06%);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和肝胆外科为主,分别占35.76%和9.70%。单因素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留置尿管与感染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留置尿管为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提示应严格掌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适应证,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
马孝煜蒲彰雅姚伟明陈重王红燕程航邓向斌李多云郑金鑫邓名贵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
一株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探讨与其它肠球菌序列的差异。方法从1例男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粪肠球菌株Deng1(E.fecalis Deng1)。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和Roche454 FLX+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high-throughput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基因组Contigs和scaffolds通过Newbler汇编软件分析。基因组gap closures通过Sanger测序法确定。通过Phred/Phrap/Consed软件构建圆环型的基因组图,并通过软件Prokaryote Genomes Automatic Annotation Pipeline(PGAAP)进行基因组注释。参考序列和粪肠球菌Deng1基因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ice analysis)通过muscle软件分析。结果 E.fecalis Deng1圆环形基因组包含2,961,043碱基对,GC含量37.5%。基因组含有2 854个编码序列(CDS),62个tRNA的编码基因,以及4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的操纵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共有443个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致病岛(PAI)约170kb,含有编码溶细胞毒素、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和Gls-24-样蛋白等的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含有对链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氨基糖苷类6-腺苷酰转移酶基因(aadK),以及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emea,lsa和tetM基因。结论完成了一株粪肠球菌完整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加深了对LZD耐药流行菌株的认识。
郑金鑫董琨陈重潘伟光李多云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高通量测序全基因组序列
2株利奈唑胺中介粪肠球菌23SrRNAV区基因变异检测
2014年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LNZ)的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接受LNZ治疗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的粪肠球菌1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S rRNA V区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2株菌中,2株为中介株(菌株编号分别为3和6),10株为敏感株。2株中介株均检测到G2576U突变,其中1株(编号6)还同时存在C2424U突变;10株敏感株未检测到变异。C2424U和G2576U突变分别发生在23S rRNA V区基因的R1区和R4区。结论粪肠球菌LNZ中介株中发现23S rRNA V区基因变异,提示临床应密切关注LNZ的MIC变化。
郑金鑫李多云陈重邓名贵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耐药性抗药性突变
2008-2015年深圳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起病后30 d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5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分析30 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21例患者入组,其中MRSA血流感染检出率为17.4%(21/121)。相比较于MSSA血流感染,MRSA血流感染中年龄≥65岁老年患者更多、医院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更为常见(P值分别为0.026、0.035和0.001);并且MRSA血流感染患者中复数菌感染更多和接受了更多的不恰当初始抗感染治疗(P值分别为0.005和0.001)。患者起病后30 d内的死亡率为18.2%(22/121)。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仅实体肿瘤(OR,8.932,P=0.004)和感染性休克(OR,56.721,P<0.001)是患者起病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体肿瘤和感染性休克,比MRSA感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郑金鑫王红燕徐芹珍蒲彰雅李多云陈重邓向斌邓启文余治健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死亡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