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民 作品数:21 被引量:199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更多>>
2003年10月29~31日太阳耀斑对中国大陆电离层扰动的GPS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中28个GPS基准站和中国周边地区10个IGS站的GPS观测数据,研究了2003年10月29日~31日期间,X10级太阳耀斑引起的中国大陆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本次太阳磁暴对我国不同地区电离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耀斑对中国大陆电离层的影响从29日中午10~11时开始,其影响强度与纬度有关,纬度越低,影响越大,且自东向西移动,TEC最大值达到120TECU,峰值比正常情况下高40多个TECU;且下午电离层对耀斑的响应强烈。 乔学军 郭利民 杜瑞林 王琪 吴云关键词:电离层扰动 太阳耀斑 GPS监测 总电子含量 TEC 利用SAR图象偏移量估计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近断层形变 <正>InSAR技术具有获取高精度连续形变场的优势。汶川地震后,我们利用InSAR技术获得了此次地震形变场的整体形态、主要形变范围及发震断层的位置等重要信息。但在汶川地震断层附近由于形变梯度过大而导致了严重的干涉相位失相... 屈春燕 刘云华 单新建 张国宏 宋小刚 张桂芳 郭利民 徐小波利用GPS和PS-InSAR联合监测西秦岭断裂北缘地表运动 本文利用GAMMA软件对西秦岭区域的ENVISAR ASAR数据进行PS处理获得了I3 692个PS点,与并置的6个GPS点进行联合处理,构建三角监测网,求解网络中每条基线形变,利用大量观测值,采用参数平差法进行整网的联... Guo Liming 郭利民 ShanXinjian 单新建 Qiao Xuejun 乔学军关键词:地壳运动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的InSAR观测研究 被引量:32 2007年 利用欧空局提供的ERS1/2 SAR数据,结合美国NASA的高精度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得了1996~1999年间伽师强震群部分地区的差分干涉图像。结果表明,该地区同期的地震活动及地壳形变主要受东西向和北东东向断层的影响,柯坪断裂带南北两侧块体的差异运动量约为5mm/a(LOS方向),其中1998年8月2日Ms6.0地震和27日Ms6.6地震可能与隐伏断层无关。 乔学军 郭利民关键词:伽师强震群 INSAR 隐伏断层 地震电磁卫星精密定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高精度卫星轨道是提高卫星应用水平的基础,卫星精密定轨方法主要基于卫星轨道动力学理论,通过跟踪卫星轨迹的测轨技术,将几何和动力学信息进行融合。地震电磁卫星拟采用星载GPS和综合轨道求解方法进行精密定轨,并辅之以人卫激光测距,其定轨的精度可达厘米级。 杜瑞林 王琪 赵齐乐 乔学军 郭利民关键词:地震 电磁卫星 星载GPS 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Radar)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对地表进行长时间大范围... 郭利民关键词:INSAR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海原断裂带 文献传递 基于PSInSAR技术的海原断裂带地壳形变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2011年 常规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受时间、空间失相干的严重制约和和大气延迟等相位误差的影响,难以实现对长期累积微小地壳形变场的有效探测.PSInSAR技术克服了常规DInSAR的局限性,能够高精度监测微小地壳形变.本文首先介绍了PSInSAR技术的算法模型和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二维线性相位模型,对时序干涉图象上相干点目标的差分干涉相位进行回归分析,逐次消除大气延迟、轨道残余和地形残余等相位误差,提取出准确可靠的形变相位,进而得到相干点目标上的累积形变量和形变速率.在此基础上,以祁连山海原断裂带为实验研究区,利用2003~2009年的21景ENVISAT ASAR数据,采用上述相干点目标处理方法进行了海原断裂带地壳微小形变的探索性研究,得到海原断裂东段绝大多数高相干点的形变速率在6~7 mm/a,2003~2009年共6.3年累积位移平均值约为4.2 cm,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这一结果与GPS,库仑应力反演和地质学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PSInSAR技术在长期累积微小地壳形变探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探测震间微小形变,获取地震形变异常的有效途径之一. 屈春燕 单新建 宋小刚 张桂芳 张国宏 郭利民关键词:PSINSAR 点目标 地壳形变 利用GPS和PS-InSAR联合监测西秦岭断裂北缘地表运动 <正>西秦岭北缘断裂是甘青块体的一条规模较大的活断层,是中国内陆主要的超壳断裂之一。断裂东起宝鸡,向西经天水、武山、漳县,西至临夏以西的青海同仁一带,全长约420km,总体走向280°~310°。该断裂大致由6条次级断裂... 郭利民 单新建 乔学军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对地表进行长时问大范围的监测。但是,InSAR获取的形变不是地表的真实变形。 郭利民关键词:INSAR 形变场 多源数据 RADAR 地面形变 人工角反射器辐射特性及其像素级精定位参数 被引量:5 2014年 角反射器精确定位是角反射器微形变获取的前提,文中从研究角反射器影像特征入手,详细介绍了角反射器强度、相关性和光谱离散指数(MSR-Mean to Standard deviation Ratio)影像特征:1)角反射器强度影像特征明显,其影像扩散在多个像素上,Envisat数据中角反射器表现为亮点,而TerraSAR数据中角反射器呈明显的十字型;2)角反射器MSR影像特征不明显;3)不同带宽多视处理后统计得到的角反射器相关性聚焦在一个像素内,而且相关值明显高于周边像素。将角反射器强度、相关性和MSR作为衡量光谱稳定性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定位出的角反射器像素位置及其对应的相位信息,结果表明:角反射器强度易受背景干扰,此参数定位角反射器容易产生偏差;角反射器MSR值与背景差别小,不能单独用于角反射器定位;角反射器相关性聚焦性好,相关性参数能准确定位角反射器的像素位置,对应的相位值比其他参数定位得到的相位值相对稳定。 张桂芳 郭利民 单新建 屈春燕关键词:角反射器 初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