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生

作品数:52 被引量:3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园林
  • 17篇城市
  • 14篇绿地
  • 11篇景观
  • 9篇公园
  • 7篇教学
  • 7篇风景园林
  • 7篇城市绿地
  • 6篇公园绿地
  • 5篇绿地系统
  • 4篇院校
  • 4篇生态
  • 4篇农林院校
  • 4篇中心城
  • 4篇中心城区
  • 4篇规划设计
  • 4篇城市绿地系统
  • 3篇水景
  • 3篇水景观
  • 3篇教育

机构

  • 51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安徽省城乡规...
  • 1篇安徽城市管理...
  • 1篇华艺生态园林...
  • 1篇安徽中汇规划...

作者

  • 52篇陈永生
  • 9篇张前进
  • 9篇李莹莹
  • 3篇吴诗华
  • 2篇徐小牛
  • 2篇杨智
  • 2篇李健
  • 2篇刘华
  • 2篇王嘉楠
  • 1篇王露洋
  • 1篇章裕超
  • 1篇胡乔
  • 1篇汪兴毅
  • 1篇梁晓红
  • 1篇黄庆丰
  • 1篇刘泉
  • 1篇卜娟娟
  • 1篇徐皖苏
  • 1篇张杰
  • 1篇吴海波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中国园林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安徽建筑工业...
  • 2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园林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强双一流本科,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分析了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探索了重塑学科建设理念、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丰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和学习效果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生态链,优化了培养方案,建立了以大思政为引导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谷凤张前进陈永生李义勇
关键词:园林专业实践教学
基于生态资源特征的安徽省域绿道网总体规划方案与思路被引量:5
2017年
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是全省绿道网规划的骨架和基础。以安徽省域生态资源的特征与土地适宜性分析与评价为基础,构建省域绿道网规划的方法与路径,提出绿道综合性的保护与规划策略,规划形成"两纵、三横、两链"的省域绿道主线、5片区绿道支线组团的安徽省域绿道总体规划格局;并探讨了绿道网规划的特色与策略,以期为区域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陈永生卫超李莹莹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资源省域
基于多重子系统耦合理论山水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构建路径探索——以安徽泾县为例
山水资源型城市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优异的绿地本底,但如何实现县域生态资源与城市绿地的价值共生及协同释放,发挥山水资源最大价值,是绿地系统布局的核心任务。本次研究尝试以多重子系统耦合为导向,实现县域层面生态网络子系统与游...
范卉陈永生李问强洪龙胜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从造园要素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表现手法,遵循现代景观的设计思路,较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在园林中竹类植物的品种、功能及其造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和配置模式等;以资总结和拓展现代园林竹类景观的设计理论,丰富和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陈永生吴诗华
关键词:园林竹类植物造景
合肥老城区土壤重金属分布格局及树木富集重金属潜力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解合肥老城区土壤重金属分布以及4种主要绿化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重金属富集潜力,在城区不同绿地类型中共设36个取样点,分别收集土壤和树木二年生枝条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样品中Pb、Cd、Hg、Cr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合肥老城区绿地土壤Cd、Pb、Hg 3种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66.2倍、3.6倍和3.4倍,Cr含量稍低于背景值,说明老城区Cd污染最为严重;4种树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不同,Hg元素被植物富集的程度最高,其次是Pb和Cd,Cr被植物富集的程度最低;对Pb和Cd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桂花>广玉兰>香樟>悬铃木,对Hg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广玉兰>桂花>香樟>悬铃木,对Cr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香樟>悬铃木>桂花>广玉兰;研究的4种树木对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桂花>香樟>悬铃木>广玉兰;4种树木对Pb、Cd、Hg和Cr的富集量分别在4.0、0.2、0.45和0.6mg·kg^-1以下,4种树木对重金属富集储存均有很大的潜力。
张前进刘华陈永生王嘉楠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富集
园林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专业实践体系及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活动,打造园林特色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永生
关键词:园林
中国古牡丹文化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牡丹是中国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历史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我国传统名花———牡丹的历史渊源,探索其栽培中心及其扩散地区的分布;同时通过调查收集,总结我国部分现存古牡丹的地点和生长状况,及其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这对研究我国灿烂辉煌的古牡丹文化及其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
陈永生吴诗华
关键词:牡丹文化
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初探
对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旨在探索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系,以期全面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创造能力.
陈永生
关键词:设计教育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文献传递
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2
2018年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小型水体(人工、自然、半自然)景观正在大量消失,以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水塘面积小于10 hm2)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 3.3软件对1989年、2000年和2016年3个年份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格局时空动态进行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深入探讨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驱动要素,对帮助理解多水塘景观演变带来的景观格局——过程关系及多水塘景观保护、利用和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 1989—2016年间,农田景观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表现的更加破碎,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比例大幅度增加,森林绿地景观持续破碎化,水体景观面积比例下降,多水塘景观斑块数量、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2)基于3 km×3 km网格单元多水塘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巢湖北岸多水塘景观集中在烔炀镇、黄麓镇,巢湖南岸多集中在白山镇、盛桥镇和槐林镇,这些地区也是多水塘景观格局变化最剧烈的地方;(3)基于地理探测器,揭示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子探测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坡度因子q值最大,为0.545,其次为建设用地变化量、农田变化量、人口密度变化量和林地变化量等,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的影响显著增强,由此表现出多水塘景观变化影响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李莹莹尤罗利陈永生黄季夏
关键词:巢湖水塘
基于多效应协同的城市公园系统规划方法研究--以泗县为例
2017年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态、景观、游憩和防灾避险的功能,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能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公园绿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应用协同学的理论,提出了由基础层面、功能层面和指导层面三方面协同构成的理论方法,以多功能协同为重点,协调城市公园绿地四个功能子系统之间有序布局,并从基础层面分析城市自然人文因素对公园绿地基础骨架的影响,从指导层面分析相关规划政策等的调控作用。最后,以泗县为例,通过三个层面协同叠加,构建合理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
陈永生刘敏
关键词:子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