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莹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的研究
-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目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却受重视不够。本课题是在对桐城市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乡村四旁绿化用树和城市内绿化用树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园林树木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绿...
- 李莹莹
- 关键词:树种规划城市绿地树种调查
- 文献传递
- 皖江城市带生态网络空间评价及其优化构建
- 李莹莹邓雅云
- 关键词:生态网络皖江城市带
- 一种黄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曲霉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是在处理含重金属废水中的用途,并提供了培养上述黄曲霉菌株的菌丝球的方法以及使用该黄曲霉菌株处理含有Cu(II)和/或Zn(II)的水的方法,从而为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一种很好的...
- 樊霆李定心唐子阳张如李莹莹王振陈海燕叶文玲汤婕鲁洪娟张国漪李学德花日茂
- 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2
- 2018年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小型水体(人工、自然、半自然)景观正在大量消失,以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水塘面积小于10 hm2)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 3.3软件对1989年、2000年和2016年3个年份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格局时空动态进行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深入探讨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驱动要素,对帮助理解多水塘景观演变带来的景观格局——过程关系及多水塘景观保护、利用和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 1989—2016年间,农田景观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表现的更加破碎,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比例大幅度增加,森林绿地景观持续破碎化,水体景观面积比例下降,多水塘景观斑块数量、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2)基于3 km×3 km网格单元多水塘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巢湖北岸多水塘景观集中在烔炀镇、黄麓镇,巢湖南岸多集中在白山镇、盛桥镇和槐林镇,这些地区也是多水塘景观格局变化最剧烈的地方;(3)基于地理探测器,揭示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子探测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坡度因子q值最大,为0.545,其次为建设用地变化量、农田变化量、人口密度变化量和林地变化量等,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的影响显著增强,由此表现出多水塘景观变化影响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李莹莹尤罗利陈永生黄季夏
- 关键词:巢湖水塘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以杭州市求是村为例
- 2022年
- 从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入手,讨论了我国乡村景观面临的困境,表现为乡村自然景观退化、人文景观融入不足和农业生产景观破碎萎缩三个方面.针对乡村景观面临问题,提出重塑自然景观、活化人文景观、丰富农业景观三个方面策略.随后以求是村为案例,分析村庄现状,并进行总体规划和针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农业景观三个方面的节点设计,总结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为今后的乡村景观营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 王瑞周振宏李莹莹
- 关键词:乡村景观
- 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研究
- 2022年
- 在对合肥市市域和建成区维管束植物、鸟类和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和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合肥市建成区维管束植物物种指数为0.5290,鸟类物种指数为0.8538,鱼类物种指数为0.7227,综合物种指数为0.7018;合肥市建成区共有木本植物540种,其中野生种及其衍生品种267种、归化种及其衍生品种114种、驯化种及其衍生品种101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893。2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指标要求,为合肥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 许惠梁梦琦李莹莹
- 关键词:物种
- 安徽肥西紫蓬山森林植被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紫蓬山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并结合实地样方调查结果,对肥西县紫蓬山森林植被群落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任各类植物群落向其自然演替方向发展,将会演替成紫蓬山的顶级植物群落—麻栎林,这将导致紫蓬山森林植被景观单一。因此,为了确保紫蓬山森林资源的丰富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人工干预森林植被群落演替和更新植被群落,人工培育花木林、彩叶林,实施特色地被花卉的回归,以保护紫蓬山森林良好植被景观,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 杨景艺梁梦琦李莹莹
- 关键词:森林植被群落演替规律
- 合肥市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
- 2022年
- 该文从市域和中心城区2个层面提出了合肥市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划定了市域生物遗传多样性重点保护的区域和重点保护物种;指明了中心城区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即:(1)加大植物园引种力度,增设植物物种专类园区;(2)加强技术合作,提高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水平;(3)建立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小区,创造生物遗传多样的栖息地;(4)提高动物园驯养繁殖能力,保护并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5)实施再引进工程;(6)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7)严格管控河流、水库的非法捕捞。旨在为合肥市开展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 许惠梁梦琦李莹莹
-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教学团队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团队建设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科研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该团队探索与实践情况,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借鉴。
- 陈永生张前进李莹莹范卉
- 关键词:教学团队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 基于高等农林院校特色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优化被引量:6
- 2017年
- 自2005年批准设立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以来,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雷同、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定位模糊且缺乏特色、专业硕士的培养效果不佳、毕业生缺乏竞争力等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应基于高等农林院校各自的特色进行科学定位,进一步明确以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必要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技术应用等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以突出高等农林院校特色为导向,构建由体现宽广性和综合性的理论课模块、体现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实践课模块、体现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创新课模块等组成的具有农林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应积极探索突出实践性的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订单培养定向型人才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等,并根据就业趋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优化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 李莹莹陈永生
-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