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文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碳青霉烯
  • 6篇青霉烯
  • 5篇用药
  • 5篇联合用
  • 5篇联合用药
  • 5篇耐药
  • 5篇革兰
  • 5篇合用
  • 4篇克雷伯菌
  • 4篇肺炎克雷伯
  • 4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单胞菌
  • 3篇阳性菌
  • 3篇用药治疗
  • 3篇碳青霉烯类
  • 3篇替考拉宁
  • 3篇青霉烯类
  • 3篇万古霉素
  • 3篇细胞
  • 3篇联合用药治疗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大理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1篇倪文涛
  • 13篇王睿
  • 9篇王瑾
  • 7篇崔俊昌
  • 5篇江学维
  • 4篇赵进
  • 3篇蔡学究
  • 3篇刘又宁
  • 3篇梁蓓蓓
  • 3篇杨德青
  • 2篇白楠
  • 2篇马思锐
  • 2篇杨修文
  • 1篇张德明
  • 1篇曹江
  • 1篇白艳
  • 1篇井方方
  • 1篇李悦
  • 1篇柴栋
  • 1篇刘运喜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物应用...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黏菌素耐药革兰阴性菌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并了解多黏菌素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现状。方法 检索Pub Med、Em 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用Endnote X7软件去重、筛选,对纳入文献的外部特征及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及分析。结果 共纳入外文文献374篇、中文文献174篇。耐药率为0.1%~31.0%;耐药机制多为染色体介导,以外膜脂多糖修饰或丢失为主;2015年中国学者首次报道了质粒介导的新型耐药基因mcr-1。结论 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增长。
杨德青倪文涛王睿王瑾白艳
关键词:耐药率耐药机制文献计量分析
抗菌药物亚抑菌浓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益严重,而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却在明显下降,这使得细菌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抑制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制定临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策略,了解细菌耐药产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方舟倪文涛崔俊昌
关键词:细菌耐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环丙沙星浓度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环丙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用甲醇直接蛋白沉淀法、去离子水直接稀释法分别对血浆和肺泡灌洗液进行处理,离心取上清,以莫西沙星为内标,用HPLC测定。色谱柱:Agilent SB-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流速:1.0 m L·min^(-1),柱温:25℃,进样量:15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最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影响环丙沙星的测定。在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环丙沙星分别在1.00~100.00μg·m L^(-1)(r=0.999 6)、0.05~2.00μg·m L^(-1)(r=0.998 5)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1.00和0.05μg·m L^(-1)。环丙沙星在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49%~3.77%和2.21%~5.00%,批间精密度分别为7.72%~8.83%和6.84%~9.5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4.61%~113.29%和100.65%~103.96%;环丙沙星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稳定性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伏立康唑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浓度测定。
梅和坤王瑾柴栋王睿夏蕾倪文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环丙沙星血药浓度肺泡灌洗液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 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截至2015年11月。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对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肾毒性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5个RCT,共3645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考拉宁组与万古霉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9.19%和78.7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81%和85.39%,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47%和1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考拉宁组与万古霉素组的全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28%和16.70%,肾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15%和8.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考拉宁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似,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肾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万古霉素,安全性更好。
梁蓓蓓倪文涛王瑾杨德青江学维曾宪涛王睿刘又宁
关键词: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革兰氏阳性菌META分析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住院病历数据库记载ICU和RICU分别应用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病历,通过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伴随用药、用药疗程以及疗效、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通过SPSS 17.0分析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2.3%和29.6%,与万古霉素组的有效率(38.7%)和细菌清除率(4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具有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老年人大于中青年人。结论: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但替考拉宁在相同条件下比万古霉素安全性更高。
江学维白楠倪文涛马思锐王瑾王睿
关键词: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
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科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9例IPA患者中,确诊12例,临床诊断17例。基础疾病以慢性肺疾病最常见(11例),其次为糖尿病、无基础疾病(各7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16.5d。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胸部CT以渗出影最常见。结论对于咳嗽、咳痰并有呼吸困难,PCT正常,CT表现为渗出影,特别是伴有肺部基础疾病,经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应高度怀疑IPA可能。
蔡学究倪文涛魏传琦崔俊昌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
联合用药治疗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已有在医院院内爆发流行的趋势,治疗失败率和病死率高,有效的单用抗菌药物非常有限,往往建议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笔者就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的体内外效应及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掌握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使用联合方案治疗CRPA感染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杨德青倪文涛江学维王瑾王睿于白雪
关键词:联合用药
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和其他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类药物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 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纳入埃克替尼与其他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然后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共5项,共涉及633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埃克替尼组)318例,对照组(其他EGFR-TKIs治疗组)315例。Meta分析显示,组间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和腹泻为主,且有肝功能损伤等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埃克替尼与其他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相当。
江学维白楠曹江井方方王凯梁蓓蓓倪文涛王瑾王睿
关键词:埃克替尼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多黏菌素E联合磷霉素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联合磷霉素对74株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producing K.pneumoniae,KPC-Kp)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E和磷霉素对74株KPC-K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用棋盘法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来判定联合效应。从中随机选取6株KPC-Kp测定多黏菌素E与磷霉素单用或联用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 MIC结果:多黏菌素敏感率100%,磷霉素敏感率为35.14%,FIC结果:多黏菌素E与磷霉素联合用药协同率为12.16%,部分协同率为39.19%,相加为6.76%,无关为41.89%,无拮抗作用。杀菌曲线结果:对于磷霉素敏感菌株,多黏菌素E联合磷霉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磷霉素耐药菌株则没有明显协同作用。结论对于磷霉素敏感菌株,多黏菌素E与磷霉素联合用药在体外对KPC-Kp以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为主,杀菌曲线也显示了较好的协同作用,而磷霉素耐药菌株和多黏菌素协同作用较差。
贺吉童陶静倪文涛王瑾王睿张勇
关键词:多黏菌素E磷霉素联合用药肺炎克雷伯菌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近3年呼吸科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P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的...
崔俊昌蔡学究倪文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