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晖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瘦素
  • 4篇结直肠
  • 4篇肛门
  • 4篇肠癌
  • 3篇血管
  • 3篇受体
  • 3篇瘦素受体
  • 3篇术后
  • 3篇结直肠癌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生成
  • 2篇直肠肿瘤
  • 2篇肿瘤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肿瘤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刘晖
  • 5篇康泰
  • 5篇曹丽静
  • 5篇徐渭贤
  • 5篇王辉
  • 2篇周宏斌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括约肌、直肠肌层切开术在巨结肠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和直肠末端肌层切开手术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95年9月至2010年7月我院及协作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及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100例,其中采用Swenson术式50例,Du-hamel术式50例,对两种术式疗效作分析、比较。结果 Duhamel术式均一次成功,首次治愈率100%,而Swenson术式组中26例一次成功,8例直肠保留端神经节细胞缺如;16例直肠保留端神经节细胞减少、未成熟等(巨结肠类缘病),术后巨结肠症状复发,行二次手术,首次治愈率仅52%。两种术式首次治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变累及直肠末端的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的治疗,肛门内括约肌和直肠末端肌层的切开,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手术治愈率。
孙金锁付焕明刘晖
关键词:巨结肠括约肌肛门直肠DUHAMEL术
克隆病外科急症的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克隆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反复发作性和非特异性的全肠壁炎,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回肠、结肠(包括回盲部)和肛周。本文收集我院2002--2007年住院手术治疗克隆病病例9例,总结临床资料,探讨治疗规律。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关键词:克隆病外科急症反复发作性节段性分布非特异性胃肠道
结直肠癌中瘦素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瘦素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瘦素、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瘦素与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有脉管瘤栓明显相关(P均<0.05)。瘦素和VEGF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瘦素和VEGF蛋白表达强度的增高,微血管密度(MVD)值计数也增高,MVD与瘦素和VEGF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瘦素表达增加对肿瘤血管生成可能起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来实现。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复发原因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和巨结肠症状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选择2000年5月-2011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先天性巨结肠及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手术病例95例,其中Duhamel术式47例,Swenson术式48例,对临床术式及操作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阐明:巨结肠及其类缘病手术治疗后巨结肠症状复发的原因。结果Duhamel术式47例均一次治愈,无巨结肠症状复发,此47例中:直肠末端无病变(神经节细胞正常存在)者27例、直肠末端神经节细胞缺如者15例、神经节细胞减少或发育不良者(巨结肠类缘病)5例。Swenson术式48例中:一次成功无巨结肠症状复发者25例,此25例病理显示直肠末端无病变(神经节细胞正常存在);一次术后巨结肠症状复发者23例,此23例病理显示直肠末端神经节细胞缺如者19例,直肠末端神经节细胞减少或未成熟者(巨结肠类缘病)4例。统计95例手术病例,术后巨结肠症状复发率为24.2%,其中48例Swenson术式复发率47.9%、47例Duhamel术式复发率为0.0%。结论直肠末段存在病变(神经节细胞缺如、减少或发育不良等),用“存在病变”的末段直肠与近端肠管端一端吻合,是部分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和术后巨结肠症状复发的原因。
孙金锁付焕明刘晖
关键词:巨结肠肛门直肠
瘦素和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有脉管瘤栓明显相关(P<0.05)。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结直肠癌
直肠壶腹成型术对低位直肠癌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2018年
为探讨直肠壶腹成型术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结肠断端与直肠端端吻合术,研究组行直肠壶腹成型术即直肠壶腹再造术,用再造的直肠壶腹与直肠残端吻合。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对大便的控制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排便次数、恢复时间等。术后均随访观察2年。结果显示,对照组肛门控制排便能力的恢复时间平均为19.59个月,而研究组即直肠壶腹成型组,恢复正常肛门控制排便能力的时间是6个月,恢复的平均时间为4.79个月。2组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直肠壶腹成型术可显著促进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控便、排便功能,加快恢复速度,缩短恢复时间。
孙金锁周宏斌刘晖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肛门功能
瘦素 瘦素受体 VEGF和CD3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瘦素受体(Ob-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标记组织微血管密度以反映血管形成活跃程度的特异性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VEGE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瘦素、瘦素受体和VEGE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有脉管瘤检明显相关微血管密度(MVD值)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VEGF的表达与CD34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微血管密度是衡量结直肠癌发展、浸润及转移的重要指标瘦素与瘦素受体结合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瘦素与 VEGF协同作用可促进结直肠癌新生血管形成。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结直肠癌血管生成
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明显相关。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能与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关键词: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直肠肿瘤
PPH术后肛门坠胀与钉合位置高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为分析PPH术后肛门坠胀与钉合位置高低的相关性,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肛肠外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肛肠外科行PPH治疗的300例患者资料,从中选择术后并发肛门坠胀者和无肛门坠胀者各30例进行研究,分析PPH术后肛门坠胀与钉合位置高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无肛门坠胀者PPH钉合位置均位于齿状线上1 cm附近,平均距离齿状线上0.7 cm;而出现肛门坠胀者PPH钉合位置平均位于齿状线上5.8 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PH钉合位置在齿状线上、偏离齿状线距离较大,是肛门坠胀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金锁周宏斌刘晖
关键词:PPH肛门坠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