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云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患者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探讨
- 2005年
-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脾静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Child-Pugh记分对 7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 3个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的脾静脉、门静脉的内径、时间平均流速进行了检测 ,计算了二者的血流量及其比值。并设置了正常对照组。结果 A级、B级、C级 3个组的脾静脉血流量 (SV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均 <0 . 0 1) ,且B级、C级组的脾静脉血流量较A级组增多 (P均 <0 .0 5 ) ,SVF/门静脉血流量 (PVF)比值 3个组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均 <0 . 0 1) ,C级组较B级组升高 (P <0 . 0 5 ) ,且C级组中患者的胃左静脉扩张率高于A级、B级两组 (P <0. 0 5 ,P <0. 0 1) ,血流量增加 (P <0 . 0 5 ,P <0 .0 1)。结论 随着脾静脉血流量的增多 ,SVF/PVF值增大 ,肝硬化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和出血有升高趋势。
- 董志光周巧云
- 关键词:脾静脉肝硬化患者血流量门静脉血流
- 门静脉高压脐旁静脉开放程度的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脐旁静脉开放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脐旁静脉宽度分为轻度扩张组和明显扩张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两组70例患者的门静脉、脐旁静脉的内径和血流量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明显扩张组的门静脉、脐旁静脉血流量大,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胃左静脉扩张率、食管静脉出血率低于轻度扩张组(P<0.05)。结论:脐旁静脉明显增宽患者的分流量大,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胃左静脉扩张、食管静脉出血的可能性小。
- 董志光周巧云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高压
- 胃左静脉扩张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在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侧枝循环时胃左静脉增宽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三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胃左静脉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三组的食管静脉出血率。结果:曲张组的胃左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大于其他两组,脾肾分流组的胃左静脉的扩张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个组,脐旁静脉组的胃左静脉扩张程度与脾肾分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没有其他分流的情况下,胃左静脉扩张患者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率高,脐旁静脉开放可以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几率,而有脾肾静脉分流患者的食管静脉出血率明显较低。
- 董志光周巧云
- 关键词:胃左静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彩色多谱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