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志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门静脉
  • 5篇超声
  • 2篇胆囊
  • 2篇动力学改变
  • 2篇血流
  • 2篇食管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静脉高压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患者
  • 2篇出血
  • 1篇胆囊壁
  • 1篇动脉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谱勒

机构

  • 9篇太原市传染病...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作者

  • 10篇董志光
  • 3篇张爱兰
  • 3篇周巧云
  • 2篇李纯
  • 2篇姜丽丽
  • 1篇刘永锠
  • 1篇张宗

传媒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实用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左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远端径/近端径比值对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出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董志光张爱兰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出血
门静脉高压脐旁静脉开放程度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脐旁静脉开放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脐旁静脉宽度分为轻度扩张组和明显扩张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两组70例患者的门静脉、脐旁静脉的内径和血流量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明显扩张组的门静脉、脐旁静脉血流量大,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胃左静脉扩张率、食管静脉出血率低于轻度扩张组(P<0.05)。结论:脐旁静脉明显增宽患者的分流量大,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胃左静脉扩张、食管静脉出血的可能性小。
董志光周巧云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高压
病毒性肝炎的胆囊变化被引量:4
1989年
近年来B型超声显象应用到临床以后,发现某些非胆囊疾病胆囊壁(GBW)明显增厚。我们观察3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B型超声图象的胆囊变化,与SGPT、SB及血浆白球蛋白比值(A/G)等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李纯姜丽丽张爱兰董志光
关键词:胆囊壁超声图超声显象黄疽SGPT灰阶超声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2004年
目的探讨亚急性重型肝炎时肝固有动脉(PHA)、门静脉(PV)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PHA、PV的管径、时间平均血流速度(Vmean)、血流量PHA的阻力指数(RI),并对21例进行了随访;设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亚急性重型肝炎时,PHA内径增宽,Vmean增加,血流量增多;PV内径增宽,Vmean降低,血流量减少;PHA 血流量与TBIL呈正相关,PV血流量与TBIL呈负相关。治疗后PV血流量增加,PHA 血流量减少。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血流动力学检测有助于提示病情程度,并可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董志光
关键词:亚急性重型肝炎血流动力学门静脉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胆囊变化被引量:1
1991年
灰阶超声显象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肝胆疾病诊断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近来发现某些非胆囊疾病,胆囊(?)(GBW)明显增厚.本文观察小儿病毒性肝炎与胆囊变化的关系,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59例小儿病毒性肝炎均经B 型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清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抗HAV-IgM)。
刘存声李纯姜丽丽张爱兰董志光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胆囊儿童
肝硬化患者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探讨
2005年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脾静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Child-Pugh记分对 7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 3个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的脾静脉、门静脉的内径、时间平均流速进行了检测 ,计算了二者的血流量及其比值。并设置了正常对照组。结果 A级、B级、C级 3个组的脾静脉血流量 (SV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均 <0 . 0 1) ,且B级、C级组的脾静脉血流量较A级组增多 (P均 <0 .0 5 ) ,SVF/门静脉血流量 (PVF)比值 3个组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均 <0 . 0 1) ,C级组较B级组升高 (P <0 . 0 5 ) ,且C级组中患者的胃左静脉扩张率高于A级、B级两组 (P <0. 0 5 ,P <0. 0 1) ,血流量增加 (P <0 . 0 5 ,P <0 .0 1)。结论 随着脾静脉血流量的增多 ,SVF/PVF值增大 ,肝硬化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和出血有升高趋势。
董志光周巧云
关键词:脾静脉肝硬化患者血流量门静脉血流
女性门脉高压患者测量门静脉远肝端及近肝端内径及其比值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女性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远肝端内径与近肝端内径的扩张程度及其比值和应用价值。方法:女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38例,测量其门静脉主干的近肝端内径与远肝端内径,并计算出远肝端/近肝端比值。设正常女性组和男性门脉高压组作为对照。结果:女性门脉高压时,门静脉主干的远肝端和近肝端均扩张(P< 0.001),其远肝端的扩张程度大于近肝端内径(P< 0.001),但较男性门脉高压组的门静脉扩张程度低(P< 0.05,P< 0.02)。结论:门静脉远端内径≥1.3cm ,远端径/近端径≥1.19 可作为女性门脉高压的有力指标。
董志光
关键词:女性门脉高压症门静脉内径
蚕豆叶尖细胞及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对超声波诊断仪的监测被引量:6
1994年
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率(MNR)及人淋巴细胞(MNR)对比观察超声波诊断工作人员与仪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从事本工作5年即已有很显著的MNR改变,时间愈长MNR愈高。用蚕豆叶尖细胞之MNR检测工作环境,距探头60cm为直径的范围内皆能引起MNR的显著性改变,8h较4h更为严重,此范围正是工作人员及患者躯干所在的位置,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张宗刘永锠董志光
关键词: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超声波诊断仪
超声多普勒对肝硬化患者空腹及餐后肠系膜上动脉阻力指数的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空腹及餐后肠系膜上动脉的阻力指数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其变化量与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空腹 ,餐后检测 2 6例肝硬化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的阻力指数 ,并与 2 5例正常人进行了对比。结果 :空腹时肝硬化与对照组的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 ;肝硬化各级之间亦无明显差异。餐后的阻力指数两组都降低 ,其中对照组的阻力指数较肝硬化组降低明显 ;肝硬化各级之间的阻力指数与疾病的程度无关。结论 :正常人餐后的阻力指数较肝硬化患者明显降低 。
董志光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超声多普勒肝硬化
胃左静脉扩张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在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侧枝循环时胃左静脉增宽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三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胃左静脉内径及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并比较三组的食管静脉出血率。结果:曲张组的胃左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大于其他两组,脾肾分流组的胃左静脉的扩张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个组,脐旁静脉组的胃左静脉扩张程度与脾肾分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没有其他分流的情况下,胃左静脉扩张患者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率高,脐旁静脉开放可以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几率,而有脾肾静脉分流患者的食管静脉出血率明显较低。
董志光周巧云
关键词:胃左静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彩色多谱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