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艳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面部难治性痤疮马拉色菌检查及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很多青少年面部出现多量黑头、白头粉刺、红色丘疹、结节、脓疱,尤以鼻周、眉间、额部等皮脂丰富部位为甚,临床诊断为痤疮,但部分患者常规治疗后,病情仍迁延反复,治疗抵抗。该类患者正处于青春期,求医迫切,我们对此类患者的面部皮疹进行马拉色菌检查,并埘阳性患者采用抗真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傅琳玲曹双林蔡恒骥庞艳华沈永年吕桂霞
- 关键词:难治性痤疮马拉色菌青少年面部阳性患者抗真菌治疗
- 南通和南京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调查及致病菌种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南通和南京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易感因素及致病菌种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马拉色菌毛囊炎中的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对符合病例收集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取毛囊内容物进行真菌涂片、培养;并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41例临床诊断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真菌涂片204例阳性,涂片阳性率84.65%;收集标本259份,共得阳性株213株,其中马拉色菌209株,念珠菌4株(占1.54%),真菌培养阳性率82.24%.菌种鉴定:209株马拉色菌活化菌种后,可供鉴定的马拉色菌菌株186株,共检测到6个菌种的马拉色菌,其中糠秕马拉色菌111株(59.68%)、斯洛菲马拉色菌43株(23.12%)、合轴马拉色菌17株(9.14%)、球形马拉色菌9株(4.84%)、厚皮马拉色菌4株(2.15%)、钝形马拉色菌2株(1.08%).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菌种分布:胸部、后背、腹部和面颈部以糠秕马拉色菌为主,上肢、肩部和头顶以斯洛菲马拉色菌为主,下肢均为球形马拉色菌.同一个体、不同发病部位存在不同的菌种,主要为糠秕马拉色菌合并合轴或斯洛菲马拉色菌.结论 南通和南京马拉色菌毛囊炎存在6种马拉色菌致病菌种,糠秕和斯洛菲马拉色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种.
- 庞艳华曹双林刘维达沈永年符梅傅琳玲吕桂霞邵平陈伟王学军
- 关键词:马拉色菌属毛囊炎数据收集
- 马拉色菌毛囊炎中马拉色菌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研究南通和南京地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原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真菌直接镜检与培养、过氧化氢酶试验、改良脂源同化试验、PEG-35蓖麻油试验、七叶苷分解试验等对收集的186株马拉色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到6个菌...
- 曹双林庞艳华符梅傅琳玲邵平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