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冰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Cyclin D1、Rh、p16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 Cyclin D1、Rb、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Cyclin D1、Rb、p16基因在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不典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的表达...
- 刘海明杨观瑞赵立群张亚冰杨小静裘一兵
- 文献传递
- 河南省林州市2004与1980年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患病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评估河南省林州市当前食管癌的发病率。方法:按1980年普查的自然村分布,以及居民性别、年龄组的构成,选择其匹配的检查对象,进行内镜与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2004年普查958例,食管炎占43·53%(417/958),明显低于1980年的64·33%(339/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7,P<0·001;基底细胞增生占38·52%(369/958);非典型性增生占9·50%(91/958),与1980年的7·97%(42/5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7,P>0·05;2004年食管癌占3·34%(32/958),与1980年的1·90%(10/5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05,P>0·05。结论:2004年林州高危人群食管癌前病变与癌的患病率未见降低。
- 张亚冰赵立群裘宋良张聚真裘一兵杨静杨观瑞薛乐勋
-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状态流行病学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JNK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氨基未端激酶(JNK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JNK1蛋白及JNK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组织(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JNK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提示JNK1可能在食管鳞癌的恶性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 殷景远汲振余张亚冰张聚真裘一兵杨静赵立群
- 关键词:食管肿瘤分化
- Shh和Ptch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hh和Ptch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Shh和Ptch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中Shh和Ptch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和68.6%,与正常组织相比Shh和Ptch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论Shh和Ptch的高表达及Hh通路的激活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可能是食管癌治疗的一个理想靶标。
- 王树俊张剑裘宋良杨观瑞张亚冰裘一兵张聚真孙豫杨静薛乐勋赵立群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SHHPTCH免疫组化
- ERK1和P38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中晚期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其中15例包括早期癌)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ERK1和P38的表达情况。结果ERK1和P38在中晚期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癌和正常黏膜,有统计学差异(P<0.01),P38的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ERK1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处于过度表达状态,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 张剑王树俊裘宋良杨观瑞张亚冰裘一兵张聚真孙豫杨静薛乐勋赵立群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P38免疫组织化学
- 林州市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的群体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林州市高危人群中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否降低。方法根据1980年在林州市城郊乡内镜普查527例居民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在同一人群中随机选择与之匹配的人群样本,进行内镜检查和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958例受检人群中,检出食管癌、贲门癌32例,检出率3.34%。其中,食管早期表浅癌14例,进展期癌4例;贲门早期表浅癌10例,进展期癌4例。检出食管上皮异型增生91例,占9.5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分别为7.72%、1.57%及0.21%。与1980年普查结果比较,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林州市城郊乡普查人群中,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未见降低。
- 赵立群杨观瑞裘宋良张亚冰张聚真孙予裘一兵杨静薛乐勋
-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
- 光敏剂PpIX亚细胞分布方式对食管癌细胞光动力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光敏剂PpIX在食管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与光动力学效应的关系.方法:KYSE-450、KYSE-70和Het-1A细胞分别用ALA和外源性PpIX以及Mito Tracker Green处理,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来源的PpIX在细胞内的定位.利用JC-1-流式细胞方法检测ALA-PDT和PpIX-PDT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改变.利用电镜观察ALA-PDT和PpIX-PDT后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观察PpIX的不同细胞分布形式对线粒体损伤的形态学改变.MTS法测定PDT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由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PpIX荧光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与Mito Tracker Green显示的线粒体荧光分布在相同的区域,而外源性PpIX荧光信号则弥漫性分布于整个细胞质.KYSE-450、KYSE-70和Het-1A细胞经ALA-PDT12h后,膜电位受损细胞分别达到22%、52%和33%,而外源性PpIX-PDT别12h后线粒体受损细胞率仅分别为15%、14%和18%.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LA-PDT后仅1h一些线粒体即已出现受损状态,可见线粒体内嵴不明显,出现空泡和膨胀.但外源性PpIX-PDT后1h细胞内大部分线粒体仍保持完整结构.ALA-PDT的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好于外源性PpIX-PDT.结论:光敏剂的不同亚细胞定位影响了食管癌细胞PDT的功效,PDT造成的线粒体的损伤在肿瘤细胞杀伤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提示以线粒体为靶点的光敏剂是未来光敏剂研制的重点.
- 汲振余范天黎赵立群杨小静裘一兵张聚真张亚冰孙予裘宋良杨观瑞
- 关键词:食管癌光动力学光敏剂氨基酮戊酸原卟啉IX
- JNK2和SHH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探讨 JNK2和 SHH 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组织,20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组织,19例食管早期癌组织中 JNK2蛋白和 SHH 蛋白的表达。结果 JNK2蛋白...
- 李小环赵立群贵永贤裘一兵张亚冰杨小静
- 文献传递
- 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1996年
- 本文根据ELISA抗体捕获法的原理,采用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和丁型肝炎抗原等,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IgM抗-HD检测方法。对142例病人血清检测,IgM抗-HD阳性率为4.9%。为丁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手段。
- 杨小昂金志宏方华张亚冰金静
- 关键词:丁型肝炎免疫球蛋白M抗体
- cyclin D1、Rb和p16基因在食管早期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cyclin D1、Rb和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Rb和p16基因在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异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早期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Rb与p16在早期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结论cyclin D1、Rb、p16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他们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CDK4/cyclin D1/p16/Rb通路在食管癌的早期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刘海明李小环张亚冰裘一兵杨静杨观瑞
- 关键词:CYCLIND1RB食管早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