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群 作品数:84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医药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食管癌高、低发区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辉县及低发区范县的内镜活检胃粘膜进行了组织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高、低发区慢性胃炎都很常见,高发区总检出率为77.66%,低发区为68.6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各型胃炎中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P<0.01),肠化出现率高发区也比低发区高(P<0.05),由此可见,食管癌高发区慢性胃炎患病情况较低发区更严重。 李珊珊 孙豫 杨观瑞 张聚真 郭花芹 赵立群 裘宋良关键词:胃粘膜活检 胃炎 病理学 食管肿瘤 食管癌高发区慢性胃炎患病情况调查 1993年 对食管癌高发区慢性胃炎的患病情况作了调查,并与低发区慢性胃炎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25岁年龄组高发区慢性胃炎检出率为53.98%。≥25岁人群中,高发区慢性胃炎检出率(77.66%)明显高于低发区(68.64%)(P<0.01)。高发区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93.02%,其中弥漫性胃炎的检出率最高(97.69%)。癌家族史阳性人群中慢性胃炎检出率高于非癌家族人群(P<0.05)。食管炎病例中慢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食管炎组(P<0.005)。 李珊珊 裘宋良 杨观瑞 赵立群 张聚真 孙豫 郭花芹关键词:胃炎 流行病学 食管肿瘤 JNK2和SHH在食管组织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JNK2和SHH在食管组织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组织,20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组织,19例食管早期癌组织中JNK2蛋白和SHH蛋白的表达。结果JNK2和SHH蛋白在早期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3.16%、73.68%,在早期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NK2和SHH在食管早期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手段。 李小环 刘海明 贵永贤 裘一兵 张亚冰 杨静 杨观瑞 赵立群关键词:食管早期癌 异型增生 SHH 影响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光动力学疗效的因素及其机制研究 汲振余 杨小昂 赵立群 杨观瑞 裘一兵 杨小静 张亚冰 张聚真 周珂 孙予 裘宋良 该鉴定课题是在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早期食管癌光动力学治疗疗效的分子机制研究,编号0611042500)研究基础上完成。该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检测PDT治疗前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HIF-1α、PTEN及凋亡相关基...关键词:关键词:食管癌 光动力学疗法 疗效 食管鳞癌细胞KYSE-70的分化诱导对光动力学应答敏感性的抑制 2011年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的分化诱导作用及对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应答敏感程度.方法:以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70为研究对象,用1μmol/LATRA为诱导剂,诱导KYSE-70细胞从低分化状态向高分化状态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增殖实验来验证;细胞以1mmol/LALA处理,不同剂量的450nm蓝光照射,MTT法测定PDT对细胞的光毒毒性;流式细胞法测定PDT诱导的凋亡水平,Hoechst33342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胞核形态.结果:经ATRA处理后,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变扁平、体积增大、胞质密度减低、核变大、核密度亦减低、细胞生长缓慢.高分化KYSE-450、分化诱导后的KYSE-70细胞和未诱导KYSE-70细胞用ALA处理后进行蓝光PDT,MTT结果显示高分化KYSE-450和分化诱导后KYSE-70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细胞,而高分化KYSE-450细胞敏感性略微低于分化诱导后的KYSE-70细胞.当光剂量为225mJ/cm2时,诱导前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6.23%±7.43%和54.28%±3.64%,有极显著差异(P<0.001);分化诱导后的KYSE-70细胞凋亡率(18.1%)亦低于未诱导的细胞(33.3%).结论:经分化诱导后的食管鳞癌细胞PDT敏感性明显差于未诱导的食管鳞癌细胞,提示细胞分化诱导疗法不仅不能增强PDT效应,反而降低疗效;细胞分化诱导对PDT效果的影响部分通过抑制凋亡而实现. 孙蕾 李懿 石雨 刘喜龙 杨观瑞 赵立群 杨小静 裘一兵 张亚冰 汲翔 康巧珍 汲振余关键词:细胞分化 光动力学疗法 ALA BIT1基因在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BIT1(Bcl-2 inhibitor of transcription1)基因在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食管鳞癌、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BI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BIT1基因的表达在癌组织中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P<0.05),而其在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粘膜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BI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浸润深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关。BIT1基因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BIT1基因在TNMⅢ/Ⅳ期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结论:BIT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柯洋 范天黎 高峰 程道博 赵立群关键词:食管鳞癌 半定量RT-PCR 淋巴结转移 抑制HIF-1α表达的siRNA序列长效shRNA抑制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设计特异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诱导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构建能长效抑制HIF-1α基因表达的HIF-1α的短发夹si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依据NCBI数据库获得HIF-1αmR-NA序列,利用Whitehouse、SiDirect和Rationalsi RNA Design软件及Blast设计和优化siRNA序列;将siRNA序列转换成编码shRNA的DNA序列后克隆入pENTRTM/H1/TO载体,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ENTRTM/H1/TOHIF-1α转染食管上皮细胞Het-1A(实验组),并设阴性对照(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空白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实验、阴性对照和诱导对照组细胞经CoCl2化学诱导。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以优化改造的含29核苷酸的干扰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无误。4组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63,P<0.001)。实验组Het-1A细胞HIF-1α蛋白表达较诱导对照和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HIF-1αshRNA表达载体。 郭欢 孙蕾 汲翔 康巧珍 程道博 张聚真 赵立群 杨观瑞 汲振余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小干扰RNA 短发夹RNA 凋亡相关基因p53,Fas蛋白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PDT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005年 禹丽娜 汲振余 赵立群 张聚真 裘一兵 张亚冰 杨观瑞关键词:凋亡相关基因 FAS蛋白 食管癌 癌前病变 P53和Fas蛋白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PDT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和Fas蛋白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光动力学疗法(PDT)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PDT治疗前后的早期食管癌及51例癌前病变P53和Fas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蛋白表达与PDT疗效的关系。结果P53蛋白表达与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的PDT疗效关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53蛋白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比较无差异,Fas蛋白表达阳性者PDT早期食管癌疗效(CR)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Fas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PDT早期食管癌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禹丽娜 汲振余 赵立群 张聚真 裘一兵 张亚冰 杨观瑞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 P53蛋白 FAS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ERK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2,ERK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K2蛋白在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RK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ERK2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期、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ERK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 殷景远 单红艳 赵立群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食管鳞状细胞癌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