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斌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鼻炎
  • 4篇变应性
  • 4篇变应性鼻炎
  • 4篇变应性鼻炎患...
  • 3篇内镜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2篇手术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内镜手术
  • 2篇抗白三烯
  • 2篇类固醇
  • 2篇类固醇治疗
  • 2篇白三烯
  • 2篇白三烯D4
  • 2篇鼻内镜手术
  • 2篇常年性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水平

机构

  • 7篇襄阳市中心医...
  • 3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张建斌
  • 5篇刘珺
  • 5篇罗鸿
  • 5篇余晔
  • 4篇姜妍
  • 4篇李江平
  • 4篇严能兵
  • 4篇刘晓玲
  • 4篇沈莹
  • 3篇罗蜜
  • 2篇王鹏举
  • 1篇涂慧慧
  • 1篇黄秋华
  • 1篇孔维佳
  • 1篇付选香
  • 1篇柯赛雄
  • 1篇梁晋军
  • 1篇李季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5±5.9)m L,对照组(61.4±7.1)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2±4.5)min,对照组为(38.5±5.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5±0.8)d,对照组(4.7±1.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溢泪、术后麻木、黏膜萎缩、鼻腔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高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沈莹罗蜜张建斌李江平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的三大关键措施及其推广应用研究
罗鸿刘晓玲张建斌严能兵余晔涂慧慧黄秋华刘珺李江平梁晋军
该项目属于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领域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课题组在类固醇(ICS)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中,肯定了类固醇治疗AR的核心作用,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无效,由此提出了“类固醇抵抗型AR”的概...
关键词:
关键词:鼻炎治疗类固醇治疗
根据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调整类固醇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根据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相对计数调整类固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分泌物EOS阳离子蛋白浓度,根据鼻分泌物EOS计数将患者分为EOS组23例(EOS≥3%)与非EOS组19例(EOS<3%),均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鼻分泌物细胞分类计数。治疗2、4、6个月时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结果:EOS组鼻分泌物中EOS比值[中位数M(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x珋±s,下同)基线值分别为0.086(0.065;0.176)、(326±145)μg/L,非EOS组分别为0.016(0.005;0.022)、(154±58)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2,均P<0.01)。治疗2、6个月后,EOS组的EOS比值、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分别为0.038(0.006;0.070)、0.019(0.010;0.060);(175±122)μg/L、(175±153)μg/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38,均P<0.05);非EOS组分别为0.014(0.004;0.032)、0.015(0.010;0.026);(118±60)μg/L、(112±60)μg/L,与基线值比较,EO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05),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5)。平均症状、体征评分EOS组和非EOS组在基线及2、4、6个月时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鼻用类固醇用量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鼻分泌物EOS增高的AR患者,采用类固醇治疗能够抑制EOS炎症,改善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非EOS增高的AR患者对类固醇治疗反应性差,症状、体征无改善。临床上可以根据EOS的相对计数决定是否采用类固醇治疗。
罗鸿张建斌余晔刘珺姜妍严能兵王鹏举孔维佳
关键词:类固醇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预防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区创面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观察组于术区创面放置丝裂霉素C。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鼻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鼻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鼻腔少量出血3例,对照组术后鼻腔少量出血2例,均于3 d内停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丝裂霉素不良反应。结论丝裂霉素C预防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沈莹罗蜜张建斌李江平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腔粘连丝裂霉素C疗效安全性
白三烯D4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抗白三烯治疗反应性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白三烯D4合成酶(LTD4S)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白三烯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持续性AR患者150例,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38±14)岁。健康对照者146例,其中男78例,女68例,年龄(39±12)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ELP)检测LTD4SA-444C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的频率。治疗组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单药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白三烯D4(LTD4)水平,根据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尿LTD4水平评价抗白三烯治疗的反应性。应用多元方差分析法检测LTD4S基因-444C等位基因频率与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①AR组中LTD4S基因-444位点基因型AA、AC/CC频率分别为70.7%(106/150)和29.3%(44/150),等位基因A、C频率分别为67.3%(101/150)和32.7%(49/150),健康对照组LTD4S基因-444位点基因型AA、AC/CC频率分别为76.7%(112/146)和23.3%(34/146),等位基因A、C频率分别为74.0%(108/146)和26.0%(38/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150例AR患者中,基因型AC/CC患者较AA型患者年轻(分别为35±9、50±8岁,F=5.891,P<0.05),起病较早(分别为31±4、46±6岁,F=6.985,P<0.05),病程较长(分别为8.7±2.1、3.1±2.0年,F=11.43,P<0.05),症状评分(8.2±0.2、4.8±0.3.t=6.95,P<0.05)、体征评分(7.3±3.3、3.4±5.1,t=8.89,P<0.05)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150例AR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4周后,基因型AC/CC患者对抗白三烯治疗的反应性优于AA型(F=11.01,P<0.05),2组患者治疗反应的差异与体内LTD4水平有关,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结论:襄阳地区汉族人群中LTD4SA-444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持续性AR患者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反应性相关。
刘晓玲罗鸿张建斌严能兵李季余晔刘珺姜妍王鹏举
关键词:白三烯D4遗传药理学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78例持续性AR患者进行4周孟鲁司特治疗试验。观察症状/体征评分、血嗜酸细胞百分比(Eos%)分类计数、血清总IgE、尿白三烯D4(urinaryleukotrieneu D4,uLTD4)的变化。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48例有明显临床改善(有效组),30例无明显改善(无效组)。有效组患者uLTD4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1755.3±375.1)pg/ml creatinine vs(225.5±346.4)pg/ml creatinine,P<0.05);而Eos%、血清IgE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回归分析提示,有效组治疗前症状/体征与uLTD4存在负相关性(r=-0.3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孟鲁司特疗效与uLTD4有相关性。当治疗前uLTD4≥1200 pg/ml creatinine时,其OR=3.5,95%CI为(1.7,15.8);其他指标则无相关性。结论 uLTD4水平与孟鲁司特治疗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选择抗白三烯类药物的参考标志物。
刘晓玲罗鸿张建斌严能兵付选香沈莹余晔刘珺姜妍
关键词:常年性白三烯D4生物医学研究
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视觉模拟量表(VA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问卷调查。120例进入调查的患者按是否接受过用药指导分为A1组和B1组,按是否接受过用药监督分为A2组和B2组。研究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水平、RQLQ得分、VAS得分与其生活质量各领域(日常生活受限、睡眠、非鼻-结膜炎症状、鼻炎相关行为、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及心理情感反应)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R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病程长短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晓玲罗鸿张建斌余晓虹余晔刘珺姜妍柯赛雄
关键词: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
欧龙马滴剂联合鼻内镜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欧马龙滴剂与鼻内镜联合治疗放射性鼻窦炎患者疗效。方法:放射性鼻窦炎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鼻内镜手术,观察组在鼻内镜手术基础上加用欧马龙滴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und-Mackay评分和鼻黏膜传输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Lund-Mackay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鼻黏膜传输速率则较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欧马龙滴剂与鼻内镜联合治疗放射性鼻窦炎有效、安全,适于治疗放射性鼻窦炎。
沈莹罗蜜张建斌李江平
关键词:鼻内镜放射性鼻窦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