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平 作品数:95 被引量:43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膀胱癌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转录本长度200nt-10Kb)最初被认为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并不具有任何生物学功能。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lncR... 朱一平关键词:膀胱肿瘤 病理细胞学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05年 最常见的前列腺癌转移部位为骨骼,其特点为成骨性病变。骨转移也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前列腺癌骨转移近几年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朱一平 叶定伟关键词:骨肿瘤 肿瘤转移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至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舒尼替尼治疗的136例晚期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1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56岁。舒尼替尼口服,每天50mg,用药4周,间歇2周为1个疗程。中位随访15个月。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血细胞数变化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并对P值进行多因素校正。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毒副反应与患者总生存的相关性,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舒尼替尼治疗第1周期第14天的血红蛋白浓度(HR:0.950,95%CI:0.923~0.978)和第28、42天的淋巴细胞计数(HR:0.405,95%CI:0.203~0.809;HR:0.394,95%叫:0.179—0.867)与患者的生存具有相关性(校正后P值分别为0.001、0.014和0.022)。高血压Ⅲ/Ⅳ级(HR:0.066,95%C1:0.008~0.582)、初筛时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HR:2.537,95%CI:1.182~5.404)是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舒尼替尼治疗周期中血细胞数变化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 洪雅萍 姚旭东 朱耀 叶定伟 施国海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一平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关键词:药物毒性 预后 舒尼替尼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特点和相应处理方法。方法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58例。男4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34~79)岁。49例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单药治疗,9例在标准剂量基础上联合使用干扰素α300万U第1~5天皮下注射,每7d重复。主要评估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手足皮肤反应75.9%(44/58)、脱发67.2%(39/58)、皮疹39.7%(23/58)、口腔黏膜炎24.1%(14/58)、高血压24.1%(14/58)、疲劳乏力74.1%(43/58)、肝功能损害13.8%(8/58)。多数不良反应在持续用药2周左右出现。12例(20.7%)因3级不良反应行治疗药物减量(主要是手足皮肤反应、口咽溃疡、咯血、疲劳和腹泻),2例(3.4%)因4级不良反应而永久停药(分别为消化道出血和心绞痛)。结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所产生的绝大多数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国外报道发生率偏高,还会出现出血和心绞痛等少见不良反应,需谨慎对待;但不良反应的程度通常较轻,安全性良好。 张海梁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关键词:肿瘤转移 药物毒性 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治疗具有肉瘤样分化的转移性肾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治疗具有肉瘤样分化的转移性肾癌的疗效。方法已行肾脏原发肿瘤切除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14例,病理证实原发肿瘤中含有肉瘤样分化成分。平均年龄61(45~77)岁。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8例,乳头状癌伴肉瘤样分化2例,单纯肉瘤样癌4例,肾原发病灶中肉瘤样成分比例为20%~100%。肿瘤转移部位分别为肺、淋巴结、肾上腺、肝或骨。采用索拉非尼400mg或600mg,2次/d治疗。采用Kendall相关检验和Pearson相关检验分别检测肉瘤样成分比例与治疗客观反应及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的相关性。中位治疗时间8(3419)个月。结果部分缓解(PR)2例,其转移病灶均位于腹膜后及纵隔淋巴结,肉瘤样成分比例分别为100%和20%.疾病稳定(SD)7例,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肾上腺、骨和肝;疾病进展(PD)5例,总疾病控制率为64%。随访至2009年7月,出现PD9例,PFS6(0~19)个月。肉瘤样成分比例与治疗的客观反应及PFS均无相关性(P=0.247,P=0.554)。结论索拉非尼常规剂量治疗具有肉瘤样分化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有一定疗效,但客观有效率及PFS与肉瘤样成分的比例无明显相关性。 张海梁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载波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关键词:肾细胞 肉瘤 肿瘤转移 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疗效。方法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21例,中位年龄45(25-76)岁。12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转移,9例就诊时诊断为肾癌伴转移,行减瘤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15例、嫌色细胞癌1例、未分类癌5例。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肾上腺、骨、肝和甲状腺。治疗方法:①索拉非尼400mg,2次/d治疗15例;②索拉非尼400mg,2次/d加干扰素α 300万u,每周连续5d皮下注射治疗6例。中位治疗时间8(2-21)个月。随访0~22个月。结果部分缓解(PR)3例(14.3%),其肿瘤病理亚型分别为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和未分类癌各1例,转移灶分别位于腹膜后加纵隔淋巴结、肺加腹膜后淋巴结和腹膜后加盆腔淋巴结。疾病稳定(SD)13例(61.9%),疾病进展(PD)5例(23.8%),疾病控制率76.2%。截至2009年7月,出现PD13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7(0~21)个月。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未分化癌有效,对淋巴结转移及肺转移者的疗效相对较好。 张海梁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关键词:肾细胞 肿瘤转移 索拉非尼 膜联蛋白7在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7(ANXA7)在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HSPC)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对其预后意义。方法取转移性HSPC原发灶组织106例,免疫组化检测标本ANXA7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常见临床病理指标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对照组为前列腺增生20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22例。结果转移性HSPC原发灶组织ANXA7阳性表达率为50/106(47.2%),前列腺增生组织ANXA7全部阳性表达,CRPC组织为3/22(13.6%),差异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NXA7表达减少与T分期、N分期级别高及Gleason评分高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NXA7表达减少与较短的PFS和OS相关,ANXA7阳性和阴性表达者PFS中位值分别为24.4月和15.5月,OS中位值分别为56.4月和36.1月。结论 ANXA7在转移性HSPC原发灶组织中表达减少,其参与疾病进展过程,表达异常往往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林国文 叶定伟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曹达龙关键词:疾病进展 预后 晚期前列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方案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叶定伟 张海梁 戴波 马春光 林国文 秦晓健 沈益君 朱一平 姚旭东 张世林 朱耀 施国海 肖文军 国内前列腺癌80%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转移和雄激素非依赖是患者的主要死因,其机理和相应对策不明,机制研究和建立国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迫在眉睫。该项目历时十年,系统化揭示前列腺癌的转移和雄激素非依赖进展的机制,建立治疗有...关键词:关键词:前列腺癌 尿液中Zimp7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l,PIAS-1ike protein on chromosome7)是一新发现的AR辅助因子,本研究的前期工作证实,其在中国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高表达,预示着其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中Zimp7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7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其中42例前列腺癌患者,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eR)检测Zimp7mRNA的表达。结果:当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4-10ng/mL时Zimp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P=0.002),Zimp7阂值设定为53.00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4.6%、63.6%和91.7%;当不进行PSA分层时,Zimp7的AUC值为0.684(P=-0.004);当阈值设定为17.26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3.0%、60.5%和69.0%。另外,未发现Zimp7与年龄、pSA值和Gleason值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检测尿液中Zimp7mRNA是一种无创的、可行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 曹达龙 孙自捷 万方宁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 叶定伟关键词:前列腺癌 尿液 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导管,以及配合导管插入的辅助机构,所述导管包括冲洗腔、引流腔,所述冲洗腔与引流腔通过隔断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所述冲洗腔的两端分别设... 瞿元元 徐文浩 张海梁 田熙 艾合 王骏 吴俊龙 马春光 朱一平 叶定伟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