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抗环瓜氨酸抗...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瓜氨酸
  • 1篇代谢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糖
  • 1篇血清糖类抗原
  • 1篇血小板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徐沪济
  • 7篇李婷
  • 4篇殷健
  • 3篇包军
  • 2篇吴歆
  • 1篇许臻
  • 1篇周凌
  • 1篇赵娟
  • 1篇赵静

传媒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丙基硫氧嘧啶诱导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换用他巴唑后血管炎复发1例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全身多关节肿痛6个月,发热10余天"于2009年7月23日收住我院风湿免疫科。2009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双腕、肘、肩、踝、颞颌关节游走性肿痛,活动受限,伴晨僵,持续时间约15 min,休息后好转,偶有咳嗽咳痰,痰量少、色红、较黏稠,自服止痛药未见明显好转。2009年6月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红色皮疹,皮疹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不高于周围皮肤,压之不褪色,
赵静李婷包军许臻徐沪济
关键词:丙基硫氧嘧啶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甲巯咪唑
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RA仍具有很高的关节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关节畸形的可能。近年发现的抗瓜氨酸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可在关节破坏发生前即表现出阳性,该抗体与经典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相比,在RA的诊断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研究发现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在RA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并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其可能在R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殷健李婷包军徐沪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抗体预后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告
2015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以"反复多关节疼痛5年余,加重1年"收治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双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同时伴有颈部、臀部疼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 041×109/L,HLA-B27阳性。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节非特异性慢性炎症。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10.53∶1;粒系增生活跃,中性杆状、
吴歆李婷徐沪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血小板增多
痛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的异常升高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71例痛风、63例强直性脊柱炎、40例银屑病性关节炎、67例骨关节炎患者和280名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比较痛风患者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健康对照的血清CA724阳性率及水平。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将痛风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n=53)、慢性期(n=218)两组,比较两组间CA724水平的差异,并分析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RP的相关性。根据血清CA724水平,将痛风患者分为CA724水平升高组(n=63)和CA724水平正常组(n=208),比较两组间血尿酸、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痛风患者血清CA724阳性率高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健康对照(P<0.05,P<0.01),痛风患者血清CA724水平高于骨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P<0.05,P<0.01)。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的血清CA724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1),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CA724水平升高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三酰甘油水平高于CA724水平正常者(P<0.01,P<0.05),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CA724水平正常者(P<0.01)。结论部分痛风患者的血清CA724水平会升高,且其与痛风急性发作、炎症反应有关。
王秀雯卞建叶李婷周凌徐沪济
关键词:痛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饮食习惯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饮食习惯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饮食这一环境因素在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123例AS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1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饮食习惯的现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A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饮食习惯的差异。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将AS患者分为病情活动组(BASDAI>4分)和病情无活动组(BASDAI≤4分),研究病情活动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根据HLA-B27的表达将患者分为HLA-B27阳性组和HLA-B27阴性组,研究饮食和HLA-B27的交互作用对AS发病的影响。结果 A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之间在饮食口味倾向、主食结构、平均每天高胆固醇食物、每天豆类制品、是否吸烟、饮酒频率等饮食习惯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嗜辣口味、每天适量豆制品摄入、适量饮酒是AS发病的保护因素,每天吸烟是A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S病情活动与饮食习惯无关。HLA-B27阳性的患者在饮食口味倾向、豆制品的摄入、吸烟、饮酒等方面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饮食结构不同可能是AS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HLA-B27与饮食习惯对AS发病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李婷殷健汤予双赵娟吴歆徐沪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饮食习惯HLA-B27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了解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中国人群中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18例,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43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滴度,对健康人群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时检测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比较抗CCP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差异,并统计健康人群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IgM—RF的阳性率,计算IgM—RF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度。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8.1%(102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6%,26例)和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3.7%,16例),其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度高达97.4%。(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滴度为429.7U,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9.3u)和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36.5u)。(3)lgM—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4.3%,而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为21.5%。抗CCP抗体的假阳性率(2%)显著低于IgM—RF(21.5%,P〈0.01)。结论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高度的特异度,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抗CCP抗体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更具有价值。
李婷包军殷健徐沪济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抗环瓜氨酸抗体
缺氧与糖、脂肪代谢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致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RA发病机制的研究集中在炎症及免疫反应方面。近年研究发现,代谢与免疫密切相关。缺氧及糖、脂肪的代谢异常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代谢途径在免疫和RA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RA的发病机制并为R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复习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回顾缺氧及糖、脂肪代谢在免疫和RA发病中的作用。
李婷殷健徐沪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缺氧葡萄糖代谢脂肪代谢免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