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孟
- 作品数:2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先秦儒、道思想对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 2005年
- 自然规律的存在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承认科学研究的价值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而先秦儒、道思想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局限、对认知自然奥秘信心的缺乏和对科学研究活动价值的否认,对科学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 魏志波李思孟
- 关键词:儒家道家
- 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应忽视传统工艺
- 2001年
- 本文从科学技术史角度对传统工艺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对传统工艺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发掘的现实意义,重视传统工艺的再挖掘不失为落后地区发展的一条出路。
- 郭世杰李思孟
- 关键词:人造物技术创新
- 为荀子辩白——“制天命”并非是要征服自然被引量:2
- 1997年
- 许多人认为荀子的“制天命”思想是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例如:张岱年先生认为,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他认为,《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全面的观点,因为它主张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既要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韦政通先生认为:由早期诗人的“怨天”思想、老庄的道体思想,发展出了荀子的“制天”
- 李思孟
- 关键词:制天命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荀子
- 《本草纲目》中的真菌学知识
- 1988年
-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方面的集大成著作。此书"虽命医书,实该物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本文仅讨论这部著作中的真菌学知识。一、《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真菌我国古代对真菌的认识和利用,主要是与药物及食物有关。
- 李思孟
- 关键词:本草纲目拾遗大型真菌真菌药物真菌学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
- 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要突破以西方和近现代科学为标准的框框
- 2002年
- 几十年来的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和现代科学为标准考证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只有这样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证明中国古代有科学,也不能很好地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也不能担负起沟通科学与人文的功能。为了开创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应当突破以西方和近现代科学为标准的框框,把科学看做是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大力加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研究。
- 李思孟
- 关键词:思想史
- 黄州赤壁说质疑
- 1997年
- 《太平御览》中的一段文字是黄州赤壁说的重要史料依据。
- 李思孟
- 关键词:古战场
- 近代科学的传入与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 本文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科学发展的根本、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当前妨碍中国科学发展的精神因素等进行了论述。
- 李思孟
- 关键词:科学文化中国科学史
- 文献传递
-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为何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被引量:5
- 1998年
-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原因在于它较早地完成了从“传授知识型”向“研究型”的转化。本文从其办学方针、师资聘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它是如何走上“研究型”之路的。
- 李思孟
- 关键词:诺贝尔奖办学方针教学
- 中国古代有生物进化思想吗?被引量:3
- 1997年
- 很多人谈到中国古人的生物进化思想,被谈到的中国人有荀子、庄子、王充、李时珍等,从生物学思想上说包括生物等级观念、自然发生思想、生物转化思想等。这些思想并非生物进化思想,尽管它们可能是反对神创论的。中国古代的特殊人文和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古人特有的生物思想,将它们归入欧洲人的某种思想是困难的。
- 李思孟
- 关键词:生物进化生物学史
- 巴斯德灭菌法的由来被引量:3
- 1992年
- 国务院决定拨出经费,向全国一万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每月发一百元终身特殊津贴。山东省蓬莱市葡萄酒厂总工程师彭德华亦荣获此项津贴。彭德华同志原在河北省沙城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任副总工程师,在生产长城干白葡萄酒(曾三次获国际金奖)中立下了功劳,后来到山东省蓬莱市创办葡萄酒厂。仅六,七年时间,就把这个厂办成全国一的流葡萄酒厂。他们生产的雷司令干白葡萄酒。
- 李思孟
- 关键词:酒史微生物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