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正
- 作品数:61 被引量:4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的逐步回归分析及测报研究被引量:18
- 1998年
- 目的: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的逐步回归分析,提高测报的准确性。方法:鼠类带病毒状况,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同时根据气象资料、人群患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黑线姬鼠密度、带病毒率、降雨量均与HFRS发病人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上述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HFRS发病数的消长规律。选择3个月前的降雨量、2个月前的黑线姬鼠带病毒率为因子,预测2个月后HFRS发病人数;选每年春季降雨量为因子,预测该年HFRS发病率,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 邰发道王廷正孙怀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黑线姬鼠
- 大耳猬的年龄鉴定被引量:2
- 1995年
-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将大耳猬(Hemiechinu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和成年Ⅱ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体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极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成年猬和成年1组猬的年龄指标,而体重、眶间宽和鼻骨长只能区别出幼年组和亚成年组.
- 王廷正杨贵生
- 关键词:年龄鉴定大耳猬食虫目
- 繁殖期甘肃鼢鼠活动节律研究
- 1998年5月,对处于繁殖期的哺乳期甘肃鼢鼠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期甘肃鼢鼠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和雌雄差异.甘肃鼢鼠日活动节律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4:00~8:00和19:00~00:00.其中雌鼠的活...
- 李金钢王廷正何建平马国林
- 关键词:甘肃鼢鼠活动节律繁殖期
-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 王廷正李金钢张菊祥杨宏亮柳枢宁振东王强
- 关键词:鼢鼠中华鼢鼠
- 大仓鼠(山西亚种)染色体组型及C带、G带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研究了分布于陕西北部的大仓鼠山西亚种的染色体组型、C带和G带,核型公式K(2n)=4m+22t+♀XX(St,St)♂XY(St,m),与大仓鼠指名亚种组型一致,C带均为着丝点带,Y,第12、13对染色体无带.对大仓鼠山西亚种的G带作了描述,并与指名亚种比较,发现有明显差异.
- 杨晓斌王廷正朱必才张越张越
- 关键词:大仓鼠C带G带
-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报道了甘肃鼢鼠(Myospalaxcansus)、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发现两种鼢鼠在染色体组型及C带带型上均有一定差异.其中秦岭鼢鼠的染色体组型和两种鼢鼠的C带带型属首次报道.文中对有关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 王廷正朱必才陈忠陈忠李金钢
-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细胞分类学分类学
-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和根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选择倾向 ,雄鼠无明确的选择取向 ;(3)每种雌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雄性的嗅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而每种雄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雌性的嗅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这些结果表明 :(1)熟悉性对棕色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2 )嗅舔时间差异可反映不同田鼠的配偶识别能力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配偶识别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3) 2种田鼠配偶识别的性别差异的一致性 ,提示这 2种田鼠的雌性配偶识别能力均强于雄性田鼠 ,而雌鼠的配偶识别能力可能取决于雌鼠受交配或分娩刺激的生理状态 ;(4 )棕色田鼠室内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两性熟悉性特征与其单配制有关 ,根田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雌性熟悉性特征与其一雄多雌制有关。
- 赵亚军邰发道王廷正赵新全李保明
- 关键词:棕色田鼠根田鼠熟悉性
- 豫西黄土塬及山麓带农田、果树区棕色田鼠的化学防治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1990—1992年在豫西灵宝县程村乡、寺河乡用毒鼠磷、溴敌隆、敌鼠钠盐和甘氟四种药物进行田间、果园杀灭棕色田鼠试验.结果表明,溴敌隆、毒鼠磷均取得98%以上灭效.由于使用毒鼠磷成衣低、见效快,以毒鼠磷为基料配制成复方毒鼠磷,采用0.5%复方毒鼠磷毒饵进行大面积灭鼠,效果显著.
- 张菊祥张越李金钢李晓晨马项绳王廷正
- 关键词:棕色田鼠化学防治植物保护
- 棕色田鼠的种群年龄结构和密度关系分析被引量:9
- 1997年
- 利用1757只棕色田鼠标本,以体重做指标,将棕色田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样方密度和年龄结构的相互关系,发现不同年份年亚成比越高,种群有增长的趋势,反之亦然;不同月份、不同样方,密度越高、亚成比越高.
- 邰发道王廷正
- 关键词:棕色田鼠年龄结构
- 豫西黄土塬农作区棕色田鼠种群动态研究被引量:9
- 1998年
- 1992年4月—1995年4月,作者在河南灵宝程村黄土塬农作区对棕色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动明显,表现为春季3,4月份数量高,夏季7,8月份数量低,而秋季10月份数量又高,然后又降低,呈典型的双峰型.这主要和鼠类的年龄结构、繁殖、气候因素及农事活动有关.在不同的季节,农田和果园的种群密度高低出现时期不同,农田内由于农作物的不同,样方密度也不同,这与食物条件有关,说明食物影响着棕色田鼠的分布.
- 邰发道王廷正
- 关键词:棕色田鼠鼠害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