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聆

作品数:31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基因
  • 13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基因治疗
  • 6篇腺癌
  • 4篇蛋白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癌
  • 4篇整合酶
  • 3篇质粒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肿瘤基因
  • 3篇肿瘤基因治疗
  • 3篇肿瘤治疗
  • 3篇瘤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基因表达调控
  • 3篇靶向
  • 3篇PHI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上海市口腔医...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31篇田聆
  • 16篇薛京伦
  • 11篇陈金中
  • 6篇方煜翔
  • 4篇姚纪花
  • 4篇江明杰
  • 3篇程岚
  • 3篇束蓉
  • 3篇代娟娟
  • 2篇张秀丽
  • 2篇李智慧
  • 2篇黄倩
  • 2篇郭圣荣
  • 2篇韦炜
  • 2篇付迪
  • 2篇许萍萍
  • 1篇王瑧瑧
  • 1篇孙红成
  • 1篇李琦
  • 1篇沈琦

传媒

  • 4篇生命科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泌体介导肿瘤发生发展进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囊泡,能伴随多泡体与细胞膜的融合释放到细胞外,其中包覆了丰富的内容物,如蛋白质、脂质、核酸。近年来,人们发现外泌体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方式,能够被受体细胞内化并传递内容物,从而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介导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影响肿瘤转移。因此,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途径。
陈艺昀江明杰陈志龙田聆
关键词:外泌体肿瘤进展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竞争性内源RNA调控肿瘤进程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蛋白编码转录组和假基因、长链非编码RNA和环形RNA等非编码转录组共同组成了竞争性内源RNA(ceRNA).ceRNA之间通过miRNA应答元件进行“对话”,竞争性结合miRNA,调节基因的转录后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eRNA通过拮抗效应隔离miRNA,形成一个广泛的基因转录后调节网络,参与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及对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ceRNA对肿瘤进程的调控可分为正性调控及负性调控,结果因其所影响的miRNA种类及细胞类型而异.ceRNA对肿瘤进程的调控作用使其可能成为肿瘤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许萍萍江明杰陈学英付迪田聆
关键词:微小RNA
基于Phi BT1整合酶及Phi C31整合酶的基因克隆质粒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hi BT1整合酶及Phi C31整合酶的基因克隆质粒(pBCFX+和pBCFX-)及其应用。该质粒使用含有Phi BT1整合酶及PhiC整合酶对应attP位点串连序...
陈金中李智慧姚纪花田聆薛京伦
文献传递
翻译起始的调控与肿瘤靶向基因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真核细胞主要通过高度结构化的5′端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实现mRNA翻译起始的调控,其主要作用方式有3种,即通过本身高度复杂的二级结构在空间上阻碍翻译起始、通过其包含的上游AUG密码子(uAUG)和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元件来抑制翻译起始,以及通过其包含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元件的"非帽依赖"(cap-indepen-dent)起始途径来抑制翻译起始。肿瘤细胞通常会过表达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eIF4A、eIF4G等,这些因子可以通过解开5′UTR的复杂结构特异性地解除5′UTR的翻译抑制作用。目前应用5′UTR进行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思路是把肿瘤杀伤基因置于5′UTR调控之下,利用肿瘤细胞过表达翻译起始因子来发挥5′UTR在肿瘤细胞中的翻译竞争优势,实现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从而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方煜翔薛京伦田聆
关键词:翻译调控肿瘤基因治疗靶向调控
人釉原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含人釉原蛋白(hAm)成熟肽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釉原蛋白,鉴定经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SalⅠ将hAm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对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hAm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选择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E.coli.RosettaTM,用终浓度0.3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带有亲和标记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重组hAm。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融合蛋白GST-hAm,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原核表达的重组hAm。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插入序列准确无误。在大肠杆菌RosettaTM中经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GST-hAm,经SDS-PAGE鉴定分子量约为46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与预测一致;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融合蛋白能被特异性抗hAm多克隆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含有hAm成熟肽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GST-hAm可通过纯化获得,经鉴定为hAm。大量纯化的hAm成熟肽的获得为开展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程岚束蓉薛京伦陈金中田聆方煜翔
关键词: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
载体重靶向与肿瘤基因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病毒载体的靶向性问题是肿瘤基因治疗中的重要研究热点,靶向病毒载体是提高肿瘤基因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载体的靶向策略很多,载体重靶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本文就近年来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中关于载体重靶向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试图对载体重靶向的途径和研究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
韦炜薛京伦田聆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
一种哺乳动物细胞rep表达质粒p5RCM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反式提供rep蛋白的表达质粒。该表达质粒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即在rep达到一定水平后反馈关闭rep蛋白的表达,并且该质粒有自身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特性。该质...
陈金中岳扬波姚纪花田聆薛京伦
文献传递
微RNA-7在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15年
微RNA-7(miR-7)是23个核苷酸长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生长、转移等密切相关。miR-7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可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等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miR-7还能提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miR-7本身也受细胞内复杂机制的调控,其表达量变化及其对肿瘤的调控可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具有良好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江明杰代娟娟付迪田聆
关键词:肿瘤生物学肿瘤治疗
一种嵌合的肿瘤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嵌合的肿瘤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盒。它包含肿瘤特异性基因启动子、肿瘤特异性翻译调控元件5’端非翻译区、多克隆位点、基因表达增强子和多聚腺苷酸信号区;肿瘤特异性基因启动子、肿瘤特异性翻译...
田聆方煜翔陈金中薛京伦
人釉原蛋白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含人釉原蛋白(human Amelogenin,hAm)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慢病毒载体FUAmW,并观察在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中釉原蛋白的表达。方法:以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QE30-Am为模板,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hAm成熟肽编码区。将扩增产物与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FUGW分别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FUAmW,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通过聚乙烯亚胺(polytheylenimine,PEI)法将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得到重组慢病毒FUGW和FUAmW,然后分别离体感染293T细胞,培养72h后,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感染效率,采用RT-R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釉原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插入片段与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流式细胞仪测得重组病毒感染293T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nce protein,GFP)的阳性率为67.38%。RT-RCR和Western印迹均证实,重组慢病毒FUAmW感染的293T细胞能够表达人釉原蛋白。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以293T细胞包装得到的重组人釉原蛋白病毒能感染真核细胞并获得表达。
程岚束蓉宋忠臣张秀丽薛京伦陈金中田聆黄璐
关键词:釉原蛋白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