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章琴 作品数:10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苦参碱对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活化的p38MAPK在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对Fas/FasL的影响。方法:选用Raji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苦参碱(终浓度为0.4、0.8、1.6 mg/mL)和在此基础上加入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作用48 h后,分别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终浓度为0.4、0.8、1.6 mg/mL苦参碱对Raji细胞总凋亡率显著高于SB203580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P-p38MAPK、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在加入SB203580后降低。P-p38MAPK与Fas、FasL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活化p38MAPK来上调Fas、FasL的表达,从而促进Raji细胞凋亡。 刘占术 罗章琴 谢波 薛乾富 肖悦 杨泽松 陈建斌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P-P38 MAPK FAS/FASL 凋亡 药物致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1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罗章琴 肖悦 周勇 薛乾富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 继发性 药物 血液科 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CAG组及联合治疗组(HAG+Decitabine),CAG组采用CAG方案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方案,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CAG组(χ^2=5.311,P=0.021)。治疗后,2组患者恶心呕吐,感染,骨髓功能抑制,出血及肠道不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CD3^+,CD4^+及CD8^+细胞数均显著低于CAG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2年累计总生存率为(76.2±6.3)%,显著高于CAG组(45.7±7.6)%(χ^2=4.214,P<0.05);联合治疗组2年累计无病生存率为(57.4±7.7)%,显著高于CAG组(30.3±7.9)%(χ^2=5.250,P<0.05)。结论: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显著。 潘鹏吉 罗章琴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D X M)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收集42例ITP初诊患者作为ITP组和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ITP组标本分别在大剂量D X M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采样,即D X M治疗前和D X M治疗后。然后分别采集上述分组对象的骨髓并涂片,与对照组骨髓片一并在显微镜下对巨核细胞进行分类,并记录D X M治疗前、D X M治疗后以及对照组的血小板数目。结果 D X M治疗前比值与D X M治疗后比值、对照组比值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比值与对照组比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 X M治疗后外周血小板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低(P<0.01)。结论 D X M在治疗ITP过程中,可直接或间接促使巨核细胞凋亡,从而使血小板生成增加。 刘占术 罗章琴 谢波 薛乾富 肖悦 米永华关键词:地塞米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 骨髓涂片 两种预激化疗方案治疗MDS-RAEB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和CAG/H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合并原始细胞增多(RAEB)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MDS-RAEB患者共86例临床资料。在86例中41例采用DAC方案,设为A组,而其余45例采用CAG/HAG方案,设为B组;比较2组的疾病控制效果、起效疗程、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CR率和ORR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mCR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第2、3疗程显效病例数显著多于B组,但第1疗程显效的病例数在B组多于A组(P<0.05);2组患者中位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A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不同疗程时3-4级中性粒细胞缺乏、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第3疗程时3-4级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DAC和CAG/HAG预激化疗方案用于MDS难治性贫血合并RAEB患者的总体病情控制效果接近,但DAC方案能使不良反应的风险更低,而CAG/HAG方案起效更快。 潘鹏吉 罗章琴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 原始细胞增多 地西他滨 医患沟通培养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对血液内科实习医师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入科教育及医学技能培训,改革组除进行传统培训外,还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结果:接受医患沟通的实习医生较未接受培训的实习医生能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P=0.005),更好地采集信息(P<0.001),更好地向患者解释疾病(P<0.001),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结论:医患沟通培养在医学生教育中是有必要的。 肖悦 罗章琴关键词:医患沟通 实习医生 p38MAPK活化在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p38MAPK活化在中药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ji细胞,分别用苦参碱(终浓度为0.4、0.8、1.6mg/mL)和在此基础上加入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作用48h后,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终浓度为0.4、0.8、1.6 mg/mL苦参碱对Raji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5.77±0.53)%、(27.88±1.52)%、(48.08±2.87)%、与加入SB203580比较(11.48±0.64)%、(19.34±0.91)%、(33.98±1.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8.78±0.66)%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了P-p38MAPK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加入SB203580后二者表达降低。结论:苦参碱可诱导Raji细胞凋亡,其凋亡可能与p38 MAPK的活化,进而直接或间接激活Caspase-3有关。 刘占术 罗章琴 张红宾 陈建斌 杨泽松 黄曦 黄宗干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P-P38MAPK CASPASE-3 凋亡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病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TCD方案和BCD方案对新诊多发性骨髓病(初治MM)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初治患者106例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分为2组:1组53例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TCD组),另1组53例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BCD组)。比较2组的疗效、中位PFS、中位OS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率,同时分析缓解程度、亚组因素与疗效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MR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患者≥PR率、≥VGPR率及CR率均显著高于TCD组(P<0.05);BCD组患者中位PFS显著长于TCD组(P<0.05);2组患者中位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CD组疗效≥MR患者的中位OS时间显著长于0.05)。BCD组患者中ISS分期III期、R-ISS分期II期及肾功能正常者的ORR显著高于TCD组(P<0.05)。2组感染、乏力、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末梢神经麻木和带状疱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TCD组(P<0.05)。结论:TCD方案和BCD方案治疗初治MM的总体疗效接近,其中BCD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缓解程度,延长PFS时间;而TCD方案应用在降低毒副作用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方面具有优势。 潘鹏吉 罗章琴 张孟兰关键词:TCD BCD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特征及诊疗,以期减少误诊率,做到早期诊治。方法对1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均有皮肤黏膜不同程度的出血、微血管性溶血(贫血、黄疸、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或变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升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中1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行血浆置换、2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缓解,5例因延误诊断而死亡。结论 TTP多具有"三联征",但误诊率、病死率高,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TTP效果更好,复发率低。 薛乾富 罗章琴 肖悦 刘占术 潘鹏吉 雷山川关键词:血栓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疗 干燥综合征并粘膜相关淋巴瘤1例 2004年 粱梅 薜乾富 罗章琴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粘膜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