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阀门防盗锁
- 一种阀门防盗锁,包括端盖(1)、护罩(2)、锁簧(3)、锁芯(6)、手柄(13)等,其特征是端盖(1)侧壁上安装有上端带刻度盘的旋转轴(12),旋转轴(12)下端通过螺栓(10)安装有带缺口的锁片(11)。本实用新型由于...
- 孙艳聪石清龙庄健韩喜张广浩吴琼张振波董志刚管长青张海峰
- 文献传递
- 鱼骨状分支水平井井形设计优化被引量:20
- 2011年
- 针对鱼骨状分支水平井井形设计问题,应用分段耦合模型优化确定了不同参数的设计原则,并应用正交实验方法评价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影响鱼骨状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参数主要为分支展布参数(分支点位置、同异侧和对称性)和分支形态参数(分支长度、数目、角度和间距),其中分支形态参数对产能影响的强弱顺序依次为:分支长度、分支数目、分支角度、分支间距。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形态设计原则是:异侧、非对称,分支点位置靠近主井筒两端,分支数不少于2支,分支角度不小于30°,实际应用时可结合工程技术能力综合确定。方法应用于胜利油田3口鱼骨状水平井产能计算,预测误差小于3%;设计的东海平湖油气田八角亭油藏BO2井,初期产能达350 m3/d。
- 张世明周英杰宋勇万海艳安永生许强董志刚
- 关键词:参数优化
- 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吸汽能力模型被引量:31
- 2007年
- 目前在利用水平井进行稠油注蒸汽热采时,都认为蒸汽在注入过程中是均匀扩散到地层中的,简单的利用Max-Langenheim公式计算加热区面积。通过对地层的吸汽能力进行研究,得出了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的吸汽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热传递的影响,还考虑了蒸汽内能和摩擦损失能量的影响,并利用该模型开发了一套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分析软件(HHTS)。用所开发的软件对辽河油田冷42块油藏进行了计算,为稠油热采和水平井热采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实际研究表明,蒸汽在注入过程中并不是均匀扩散到地层中,而是呈现某种数学分布,注汽速度与油藏参数、地层的吸汽能力和蒸汽的物性参数有关,即蒸汽的注入压力和注入流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关系。
- 陈德民周金应李治平谷丽冰董志刚
- 关键词:稠油水平井热采数学模型
- 超深超薄砂岩油藏双台阶水平井开发技术被引量:8
- 2006年
- 目前水平井技术在国内外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直井难于开发的边际超深薄层油藏中能产生很高的效益。同垂直井相比,水平井在油藏中增加的井筒裸露面积使油井获得更高的生产能力,使得水平井可能以经济流量进行生产,采用水平井生产还增强了生产压差调控主动性,对抑制边底水的快速锥进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非均质油藏内部产液结构的优化调整。介绍了塔里木油田超深超薄砂岩油藏双台阶水平井在钻井和开发生产中的相关技术,以期对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参考。
- 王陶董志刚钟世成陈文龙牟泽盛廖建华李洪陈利平
- 关键词:水平井
- 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4
- 2009年
- 注水井调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稳油控水技术,它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改变注入水在地下的流动方向,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达到控制含水上升的目的。随着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调剖堵水技术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进步,目前的调剖堵水技术已向油层深部液流改向(深部调剖)方向发展,并已逐渐成为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水驱效果、稳油控水的一项重要技术。
- 张焘苏龙刘建东何利董志刚
- 关键词:凝胶深部调剖
- 低渗透储层水力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在参考文献[1,2]的基础上,对水力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做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利用镜像反演方法与规则边界效应研究另一种典型的开发井网—反九点面积井网,其中包括带有不同无限导流裂缝系统的井网产能公式以及带有启动压力梯度的产能公式的导出等,在此基础上对水力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五点法面积井网、反七点法面积井网以及本文的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进行了对比分析。
- 董志刚
-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极限注采井距
- 低渗稠油油藏热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水平井优化被引量:22
- 2011年
- 以剖析低渗稠油油藏是否适合水平井热采方式开发为目的,探讨储层物性对热采效果影响的同时,重点对低渗稠油油藏热采的井型及热采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展开优化研究。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低渗中黏、高渗高黏、中渗高黏、高渗中黏等4种不同油藏类型的油藏均质模型,以热采周期生产油汽比和累计产油量完成特征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低渗稠油油藏除渗透率外,其他条件都符合热采标准,并且综合因素流度对其影响效果更大。对于低渗中黏稠油油藏而言,水平井单井平均日产油量是普通直井的1.53倍,水平井开发效果更好。尤其是水平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中高渗、高黏度稠油油藏的末端效应,水平井可以均匀注汽。低渗稠油油藏合理水平井应用长度在300~400 m效果最佳,得出最佳水平井应用方案。
- 丁一萍刘传喜凡玉梅王强董志刚阚新东
- 关键词: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