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癌
  • 1篇胸廓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胸腔镜检
  • 1篇胸腔镜检查
  • 1篇胸水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烧灼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神经阻滞
  • 1篇声嘶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术后镇痛效果
  • 1篇气胸
  • 1篇气胸患者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赵云龙
  • 3篇李英杰
  • 3篇于长海
  • 2篇夏晖
  • 2篇郭楠楠
  • 2篇张文
  • 1篇赵英男
  • 1篇李璟波
  • 1篇李少军
  • 1篇陈平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肋间神经阻滞(冷冻)联合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以冷冻方式进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对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寻求较佳镇痛方案。方法将82例开胸肺部手术患者随即分成3组,分别为A组肋间神经冷冻术(45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B组肋间神经冷冻术(90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C组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手术当日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自主排痰能力得以加强;而B组存在个别患者有明显术区麻木感的现象。结论开胸手术采用肋间神经冷冻可加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同时适当减少冷冻时间并不导致镇痛效果的减弱,且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低,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李璟波赵云龙于长海李英杰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冷冻静脉自控镇痛开胸术后
MiR-218通过抑制Robo1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中miR-218的表达,研究miR-218在肺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5例肺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miR-218的表达。在肺癌细胞A549中转染miR-218的抑制物(Anti-miR-218),在肺癌细胞HCC4006中转染miR-218的模拟物后,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miR-218的可能靶点,转染miR-218的抑制物及模拟物后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ob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鉴定miR-218和Robo1的调控关系。用Anti-miR-218、miR-218模拟物或阴性对照与Si-Robo1或Si-NC同时转染细胞,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miR-218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A549细胞中转染miR-218的抑制物,能够显著降低miR-218的表达,促进了细胞的迁移侵袭。在HCC4006中转染miR-218的模拟物能够显著提高miR-218的表达,同时抑制了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出在Robo1的3′UTR区有miR-218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miR-218能够调控Robo1的转录活性。抑制miR-218能够提高Robo1的表达;过表达miR-218显著降低Robo1的表达,且miR-218能够通过调控Robo1影响细胞的迁移侵袭。结论 MiR-218在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状态,miR-218可能是通过抑制Robo1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迁移。
陈平赵云龙李英杰
关键词:肺肿瘤MIR-218ROBO1迁移
肺癌恶性胸水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后胸水及血液肺癌标志物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角度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完成了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水及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26例胸腔化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组与胸腔化疗组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20.2个月13.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高于胸腔化疗组(100%vs 57.7%,P<0.01);手术组术后胸水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较胸腔化疗组治疗后降低(均P<0.05)。分别是(27.4±5.6)μg/L vs(140.6±49.7)μg/L、(86.5±10.7)μg/L vs(590.7±90.7)μg/L、(48.2±9.9)μg/L vs(57.9±20.6)μg/L。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EA、CA-125、Cyfra21-1及NSE下降明显,但CA-125下降不明显(P>0.05)。手术组治疗后血CEA、CA-125、Cyfra21-1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Cyfra21-1、NSE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对肺癌恶性胸水有明显治疗效果。
张文于长海夏晖郭楠楠李英杰赵云龙
关键词:恶性胸腔镜检查
神经纤维瘤伴声嘶1例
2012年
病人,女,51岁。声嘶、饮水呛咳1月余。入院查体: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无异常。胸部CT示:纵隔主肺动脉窗偏左侧可见不规则肿块影,密度欠均匀,大小约4.9 cm×5.5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血管造影示双肺动脉显影清晰,管腔内未见充盈缺损影,内壁光滑,左肺动脉被肿块推压,局部管腔变窄,
赵云龙夏晖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声嘶
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研究
2014年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方法:选取2004431/2012-01期间180例行手术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试验组、180例健康查体年轻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胸廓前后径、左右上下径(纵径)及横径,计算出身高/体重比,胸廓前后径/上下径及横径比值.结果: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的比值分别为(0.69±0.06)、(0.74±0.07)、(1.09±0.09)、(1.18±0.07),对照组人群对应值分别为(0.84±0.06)、(0.90±0.07)、(1.21±0.10)、(1.31±0.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0.70)、(0.75,0.73)、(1.08,1.11)、(1.17,1.19),对照组人群相应的比值分别为(0.84,0.85)、(0.89,0.91)、(1.19,1.23)、(1.29,1.32).结论:试验组人群胸廓特征与对照组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胸廓特征的测量与计算,可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
赵云龙张文郭楠楠于长海李绿波赵英男李少军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