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轶卓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1篇心肌
  • 9篇心肌细胞
  • 9篇养心
  • 9篇培养心肌
  • 9篇肌细胞
  • 8篇培养心肌细胞
  • 7篇维生素
  • 7篇
  • 6篇脂质
  • 6篇脂质过氧化
  • 6篇维生素E
  • 6篇过氧
  • 6篇过氧化
  • 5篇克山病
  • 4篇肝细胞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肌红蛋白
  • 3篇红蛋白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
  • 1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6篇赵轶卓
  • 9篇王凡
  • 7篇王光武
  • 5篇杨春伟
  • 5篇颜炜群
  • 4篇常淑芳
  • 4篇李广生
  • 4篇孙德军
  • 3篇李才
  • 3篇王欣
  • 2篇井玲
  • 2篇孙波
  • 2篇侯立中
  • 2篇高润平
  • 2篇王淑华
  • 2篇邵宗俊
  • 2篇邹亚斌
  • 2篇赵志涛
  • 2篇井玲
  • 1篇刘金平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营养学报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肌红蛋白酶免疫固相微量测定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用酶免疫固相微量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方法 :用肌红蛋白 ( Mb)酶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 Mb的含量。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M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增高幅度与心肌梗死面积及受损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 :血清 Mb的水平与心肌梗死程度和时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发生时间越早则血清 Mb水平越高。
赵轶卓苗春生唐惠春常淑芳颜炜群
关键词:肌红蛋白心肌梗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亚硝酸盐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亚硝酸钠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到心肌细胞发生了超微形态结构改变;细胞内α-羟丁酸脱氢酶漏出增加(P<0.05~0.01),3H—TdR掺入变化呈双向性:小剂量组(0.001~0.1×10-6mol/L)呈现促进作用(P<0.05~0.01);大剂量组(1.0×10-6mol/L)则表现为抑制效应(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小剂量组(0.01×10-6mol/L)G0G1期细胞减少4.13%,S期增长3.95%,G2+M期增长0.33%,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1、0×10-6mol/L)G0G1期细胞增加9.14%,S期减少12.46%,G2+M期增加4.06%,其中S期的改变达到显著差异(P<0.05);细胞及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P<0.01)。表明亚硝酸盐能引起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其机理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王光武赵轶卓王凡李才
关键词:克山病亚硝酸盐心肌细胞
亚硝酸盐对培养心肌细胞周期的影响
1995年
本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NaNO_2对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0^(-6)mol/L NaNO_2引起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10^(-6)mol/L NaNO_2对其作用不显著(P>0.05)。应用[~3H]TdR掺入法测定了NaNO_2对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实验发现,10^(-6)mol/L NaNO_2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而10^(-9)-10^(-7)mol/L的NaNO_2则促进细胞增殖,以10^(-8)mol/L的NaNO_2作用最强。NaNO_2还能引起心肌细胞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
王光武赵轶卓王凡赵勇
关键词:亚硝酸盐药理学心肌细胞有丝分裂周期
关于克山病诊断中肌红蛋白正常值确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酶联免疫测定法为克山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各类人群血清478份,对39例正常人采集静脉血的同时,采集耳血,用酶联免疫测定血清中肌红蛋白(Mb)的含量。结果在克山病的实验研究中确定了肌红蛋白正常值的标准。成人正常均值为25 mg/m l,正常值上限为71 mg/m l;儿童正常均值为34 mg/m l,正常值上限为80 mg/m。l结论血清中肌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对心肌坏死性疾病的诊断有应用价值。
赵轶卓王欣杨春伟井玲
关键词:肌红蛋白克山病酶联免疫
低硒低维生素E诱导肝细胞凋亡及cAMP和细胞内Ca^(2+)的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低硒 (Se)低维生素 E(VE)能否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及 c AMP和细胞内 Ca2 + 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低 Se低 VE饲料喂养大鼠 17周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 ,采用放免法检测 c AMP含量 ,Fura- 2负载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 Ca2 + 含量。结果 与补 Se和 VE组大鼠相比 ,低Se低 VE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加 ;c AMP含量明显升高 ;细胞内 Ca2 + 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微量营养素 Se和 VE缺乏可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 ;c AMP和细胞内 Ca2 +
邵宗俊井玲李广生赵轶卓
关键词:维生素ECAMP肝细胞凋亡
牛胰脏RNA Ⅱ的制备
2007年
目的:改进从牛胰脏制备RNAⅡ的方法,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方法:采用酶-苯酚-氯仿稀盐法,替代传统方法的大剂量苯酚多次萃取法从牛胰脏提取RNAⅡ。结果:采用酶-苯酚-氯仿-稀盐法制备的RNAⅡ,制剂A260/A230、A260/A280的比值分别达到2.1和1.9以上,传统工艺为1.44和1.63;DNA含量控制在2%以下,传统工艺为6.2%;有机试剂消耗降低明显,由传统工艺的18000mL苯酚·kg^-1牛胰脏降低到600和300mL氯仿·kg^-1牛胰脏;成本由原来的253元·g^1牛胰脏核糖核酸降到11~14元·g^1牛胰脏核糖核酸。结论:采用酶-苯酚-氯仿-稀盐法制备的RNAⅡ中蛋白、多糖含量较低,纯度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提高;该方法可减少有机试剂用量,减少污染排放,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本工艺适合大规模生产RNAⅡ。
赵轶卓孙妙囡孙德军
大鼠角朊细胞的无滋养层培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表皮角朊细胞 (角蛋白细胞 ,KCs)的培养方法。方法 :应用含有新生牛血清并附加多种调节因子的 DMEM- F1 2培养基 ,对大鼠表皮 KCs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结果 :大部分 KCs在接种后 36h贴壁 ,并有集落形成。培养至第 9天 ,细胞接近铺满单层。结论 :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 KCs不仅可行 ,而且具有细胞成活率高、避免滋养层细胞影响等优点。
周余来周宏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赵轶卓
关键词:角蛋白细胞细胞培养皮肤病
脂质过氧化对培养心肌细胞DNA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0年
赵轶卓邹亚斌安汝国刘立王光武
关键词:心肌细胞DNA损伤抗氧化剂心脏病
岩栖蝮蛇毒腺cDNA文库构建、降纤酶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采用链转化法和长距离PCR技术,构建岩栖蝮蛇(Gloydiussaxatilis)毒腺cDNA文库,克隆、分析降纤酶基因。方法用Trizol试剂盒从岩栖蝮蛇毒腺提取总RNA,再用oligo(dT)-生物素-链菌素-磁珠法从总RNA中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长距离PCR合成第二链cDNA。回收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产生黏性末端,色谱去除小于500bp片段,纯化的cDNA插入载体pBluescript,电转化E.coliDH5α,得到岩栖蝮蛇毒腺cDNA文库;测定制备的降纤酶上游氨基酸序列,并推导其基因序列,合成引物。从该cDNA文库克隆降纤酶基因并分析基因结构。结果岩栖蝮蛇毒腺cDNA文库的库容为2.0×106,降纤酶基因开框读码序列全长777个核苷酸,编码258个氨基酸,活性中心His65、Asp110、Ser204和6对二硫键进化上高度保守。结论该文库符合建库标准库容要求,为筛选新的目的基因和进一步基因操作提供了有效平台;克隆的降纤酶基因与GeneBank中其它蛇毒丝氨酸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6%以上。
孙德军杨春伟赵轶卓常淑芳颜炜群
关键词:降纤酶
穿龙薯蓣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Ⅱ)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提取、萃取及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双-(4-羟基苯基)-1,4,6-庚三烯-3-酮(1)、1,7-双-(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2)、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3)、山柰酚(4)、芦丁(5)、4-羟基苯乙醇-4-O-β-D-吡喃葡糖苷(6)、3,4-二羟基苯甲酸(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乙酸(10)、儿茶酚(11)、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2)。结论化合物1、3、5、6、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卢丹刘金平赵轶卓陈帅李平亚
关键词:穿龙薯蓣山柰酚芦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