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俊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3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探索被引量:6
- 1999年
-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始于8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现已蔚然成风,充分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并因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为当今大学生渴望成才的自觉选择。下面结合浙江大学...
- 骆光林阮俊华徐新灶方志伟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育教育系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
- 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初探被引量:15
- 2002年
- 基于受污染土壤的特定涵义及其存在特征,提出了可用于受污染土壤造成农业损失的评估法。受污染土壤造成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可分为当年评估与后评估,相应地农业损失评估计量是当年评估值与未来年份内应当考虑的若干个后评估累计值的加和。可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于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
- 阮俊华张志剑陈英旭王飞儿
- 关键词:受污染土壤土壤污染土壤评价
-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9
- 1999年
- 文章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10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文章分析了孤独感与学生性别、类别、年级、生源、独生子女以及消费水平等6个层面的相关性关系。
-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
-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孤独心理统计分析
- 科技社团参与浙江省基层治理实践问题研究
- 2023年
- 科技社团是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在促进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结合浙江省科技社团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案例,该文梳理出科技社团参与基层治理的角色功能、融合内容和优势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科技社团参与基层治理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提出做好供需梳理对接、发挥基层科协的“双向互嵌”作用、加强社团联合联动、提升社团能力等对策建议。
- 忻皓谢慧芹阮俊华
- 关键词:科技社团社团参与角色功能
- 五大模式创新高校育人工作被引量:1
- 2016年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百年名校浙江大学,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创新驱动高校育人工作改革,重点扶持“高质量、有特色、见实效”的育人平台,营造了开放、包容、奋进的创新氖围,涌现出了一批育人工作创新的排头兵和基层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浙江大学彩虹人生创新创业育人平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经过16年的发展与积累,逐步成长为“立足浙大、成就学子、服务社会”的大平台,旗下有“紫领计划”、“求是强鹰”、“绿色浙江”等多个平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界力量,不断创新高校育人模式,通过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知名浙商企业家、社会组织、身边榜样和互联网的各方面作用,全方位、多角度育人,对现有高校育人工作进行有益创新和探索。
- 阮俊华
- 关键词:育人工作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教育改革立德树人创新创业
-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培育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前所面临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灾害,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现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素养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内涵及当前高等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性入手,结合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 阮俊华胡旭阳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素养环境教育
- 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被引量:1
- 2015年
- 互联网思维区别于传统思维,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的显著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借鉴和学习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育人机制创新,在形成“去中心化”的网络育人社群体系;打造无边界的网络“育人生态”;构建“自我教育”与“朋辈教育”融合的网络育人模式;推动网络育人机制由“单向通行”向“交互参与”升级四个方面进行育人机制的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育人工作的要求,同时提升高校育人效果。
- 阮俊华
-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育人机制
-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被引量:17
- 2005年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创新和超越,是信息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实效性的内涵入手,系统论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估的意义、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设计,提出了评估的方法、程序和原则。
- 胡旭阳阮俊华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可行并有一定优势的。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进行了设计和安排。通过大学英语课的环境教育,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将听、说、读、写训练融于富有时代特点和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的环境教育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 阮俊华周望月
-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素质大学英语教学高校精读课教学内容
- 以景观异质性提升城市生态品味被引量:1
- 2000年
- 张志剑阮俊华胡勤海许士梅吴庆荣
- 关键词:城市景观异质性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