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医师
  • 2篇住院医师
  • 1篇电图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 1篇预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气管
  • 1篇气管镜
  • 1篇骤停
  • 1篇住院医师规范...
  • 1篇自主循环恢复
  • 1篇模拟器
  • 1篇经心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梅爱红
  • 3篇陈亮
  • 3篇余震
  • 2篇酒金霞
  • 2篇张燕香
  • 2篇温静
  • 2篇于宏
  • 2篇申振宇
  • 2篇李小艳
  • 1篇翁韵
  • 1篇王昌惠
  • 1篇王勤婉
  • 1篇李譞
  • 1篇张国良
  • 1篇陈艳清
  • 1篇李济宇

传媒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及对策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患者的抢救。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49例行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心搏骤停患者资料,依据预后情况分为复苏成功组(44例)和复苏失败组(105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史、CPR公众科普、心搏骤停地点、CRP时间、ROSC间期、瞳孔、器官功能衰竭、复苏后APACHEⅡ评分、血压、D-二聚体水平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探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病史、CPR公众科普、心搏骤停地点、CRP时间、ROSC间期、瞳孔、器官功能衰竭、复苏后APACHEⅡ评分、血压、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病史、CPR公众科普、心搏骤停地点、CRP时间、ROSC间期、瞳孔、器官功能衰竭、复苏后APACHEⅡ评分、血压、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依据患者临床状况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陈亮余震梅爱红王勤婉陈艳清李济宇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预后
高仿真支气管镜模拟器在上海市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高仿真支气管镜模拟器在培训呼吸内科住院医师支气管镜操作中的作用。方法:以上海某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招录的10名呼吸内科上海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生为研究对象,由2名熟练进行支气管镜操作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进行指导,采用Simbionix GI Mentor simulator操作系统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10名住院医师在高仿真支气管镜模拟器上操作的速度、灵活性及准确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在解剖学支气管镜操作上,住院医师的总操作时间由(467.6±46.9)s减少到(360.7±27.7)s,段支气管检查到达率由(67.9±7.8)%上升到(90.3±4.8)%,总成绩由(46.5±11.3)分提高到(81.5±8.1)分,上述所有指标培训前后比较,P<0.01。结论:高仿真支气管镜模拟器在呼吸内科住院医师支气管镜的培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梅爱红李譞温静酒金霞陈亮于宏李小艳张燕香张国良王昌惠申振宇余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对上海市某高校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心电图诊断能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住院医师在开始进行内科培训时对心电图的掌握程度。方法:从内科ECG教学档案中选择10份有代表性的ECG。50名住院医师参与了这项研究,给出这10份ECG的诊断结果及其把握度。结果:只有50%的ECG被正确判读。部分ECG的平均得分如下:急性心肌梗塞为1.73/2.0,心房扑动为1.5/2.0,室性心动过速为1.11/2.0,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为0.23/2.0。所有参与者对答案的平均把握度为18.4。结论:住院医师在培训初对ECG的掌握程度低,对ECG的解读没有把握。
梅爱红张燕香翁韵温静于宏李小艳陈亮酒金霞余震申振宇
关键词:住院医师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