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昭燃

作品数:42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疼痛
  • 7篇心理
  • 7篇睁眼
  • 7篇闭眼
  • 6篇脑电
  • 5篇电图
  • 5篇脑电图
  • 5篇教学
  • 4篇单侧
  • 4篇神经生物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全脑
  • 4篇EEG
  • 3篇心理旋转
  • 3篇心理学
  • 3篇医学神经生物...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手背
  • 3篇手掌
  • 3篇相关电位

机构

  • 4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42篇陈昭燃
  • 10篇崔维棋
  • 10篇李国珍
  • 8篇王培培
  • 8篇罗艳琳
  • 7篇李俊发
  • 7篇尹艳玲
  • 5篇王坤
  • 4篇王静
  • 2篇于秋红
  • 2篇石雅琪
  • 2篇杜李
  • 2篇刘亚玲
  • 2篇薛连璧
  • 1篇张红霞
  • 1篇彭聃龄
  • 1篇王海龙
  • 1篇胡斯秀
  • 1篇张萍
  • 1篇杨洁

传媒

  • 7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Neuros...
  • 1篇重庆高教
  • 1篇第九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氧对P300潜伏期和振幅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吸氧对听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和振幅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2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5)。志愿者均佩戴面罩,对照组呼吸空气,实验组呼吸医用纯氧60 min。应用Oddball双声刺激序列,记录志愿者吸氧前、吸氧20 min、吸氧50 min、吸氧后30 min的闭眼脑电图,计算靶刺激P300潜伏期和电位。结果对照组吸氧前、吸氧20 min、吸氧50 min和吸氧后30 min,P300潜伏期分别为(335.91±15.40)ms、(358.58±15.32)ms、(353.42±9.41)ms和(354.10±10.42)ms,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吸氧前、吸氧后20 min、吸氧50 min和吸氧后30 min,P300潜伏期分别为(332.98±14.63)ms、(326.05±13.53)ms、(319.17±14.34)ms和(318.50±13.87)ms,吸氧50 min和吸氧后30 min与吸氧前相比,P300潜伏期缩短(P<0.05)。吸氧20 min、吸氧50 min和吸氧后30 min时两组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P300潜伏期显明缩短(P<0.01)。对照组P300振幅相对稳定(P<0.05);实验组振幅逐渐下降,吸氧后30 min为(2.41±0.64)μV,吸氧前为(5.49±0.89)μ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氧使听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而且随吸氧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更明显。
于秋红陈昭燃刘亚玲薛连璧
关键词:吸氧听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振幅
神经调控的基础应用
陈昭燃
DTI观察胼胝体纤维束与联络纤维、投射纤维的联系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采用DTI观察胼胝体与联络纤维、投射纤维的毗邻关系。方法:收集69例健康志愿者行MRI扫描,颅内未见异常信号,后行DTI扫描,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法分别筛选出不同纤维束成分,并分析差异,采用Extended MR Workspace工作站上的DTI Studio软件对所得DTI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显示胼胝体及其邻近相关纤维束。结果:胼胝体在脑内连接广泛,尤其胼胝体压部,有前联合环路通过。结论:胼胝体位于纵裂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是最大的横行神经纤维束,主要联系左右半球新皮质各部,其纤维联系额、顶、枕、颞叶,下面构成侧脑室顶,前部和后部进入额叶及枕叶,形成前钳、后钳,与脑内其他传导束有着密切联系。
姜洪新张洪丽张萍陈昭燃姬国敏胡建新居艳梅
关键词: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胼胝体前联合穹隆
空间及颜色对交通灯判断速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交通灯空间因素和颜色意义对信息加工处理速度的影响.方法 20名健康成年男性(年龄:18~30岁),模拟交通灯作为图片刺激.分别在正常条件、位置相反、颜色意义相反、位置及颜色意义均相反四种条件下各进行一次Go/NoGo任务测试,实验顺序随机,电脑自动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①受试者四种条件的平均正确率高达99.13%,各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差异.②正常条件下受试者对红绿灯的反应时分别为[红灯(491.59±71.74)ms;绿灯(487.55±58.11)ms],差异无显著性(P=0.522).③位置相反条件为[红灯(606.29.±107.59)ms;绿灯(593.13±102.45)ms]、颜色意义相反条件为[红灯(572.08 ±78.75)ms;绿灯(592.43±87.58)ms].与正常条件相比,位置相反条件红绿灯反应时均延长(F(1,19)=59.77,P〈0.01);颜色意义相反条件红绿灯反应时均延长(F(1,19)=52.55,P〈0.01).④位置及颜色意义均相反条件为[红灯(502.92±65.27)ms;绿灯(508.97±63.40)ms],与正常条件相比,反应时差异接近显著性(P=0.065).结论 违背常态的交通灯位置及颜色意义等冲突信息能延迟大脑信息加工处理速度,提示长时记忆中存在一种"概念的恒常性".
杨洁尹艳玲王培培陈昭燃
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止血带加压性疼痛是否导致了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并参与双手皮肤血流量的调节。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实验前填写相应心理学量表,然后进行3次左上臂止血带加压,连续记录受试者的疼痛强度和不适度,同时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双手皮肤的温度。结果:加压性疼痛阈值逐渐降低[F(2,57)=128.36,P<0.001],平均疼痛强度F[(2,57)=7.78,P<0.01]和不适度[F(2,57)=5.16,P<0.05]均逐渐降低。双手指温度差异值比较差异显著[F(1,19)=479.08,P<0.001],3次加压之间差异显著[F(2,19)=86.63,P<0.001];双手掌温度差异值比较差异显著[F(1,19)=126.08,P<0.001],3次加压之间差异显著[F(2,19)=110.76,P<0.001]。3次比较,左手掌平均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右手掌、左右手指平均温度逐渐增高。结论:在止血带加压过程中,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参与了双手皮肤血流量的调节。
王海龙陈昭燃
关键词:疼痛疼痛强度红外成像
概念恒常性对交通灯判断影响的行为学及脑电的研究
目的:交通灯作为刺激材料广泛的应用于Go/Nogo任务,但很少有关于交通灯位置改变引起行为学及脑电改变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空间因素对行为学反应时及脑电的影响,欲探讨"概念的恒常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年龄:1 8~...
杨洁陈昭燃
文献传递
提高医学第二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浅析被引量:9
2010年
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对提高医学本科生素质和实践能力意义重大。神经生物系就如何通过增加第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实践表明,增加第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尹艳玲王培培罗艳琳李俊发陈昭燃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医学生
动植物分类任务中的左侧半球优势
2012年
目的利用神经心理学方法比较人类对动植物类别的加工速度与大脑功能偏侧化的关系。方法要求25名右利手被试分别用声音反应和按键反应方式判别刺激属于动物或植物。在按键反应任务中,按左手-动物,右手-植物规则及相反规则各完成一次。结果被试在声音反应任务中对动物做出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对植物做出判断的反应时(t=-3.77,P<0.001)。在按键反应任务中,被试对动植物做出判断的反应时差异受到左/右手的调制。右手按键对动物做出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对植物做出判断的反应时(t=-3.98,P<0.001)。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人脑对动植物分类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并且发现动植物分类的加工机制与人脑的功能偏侧化有联系。
王培培陈昭燃
关键词:动物植物反应时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辨识速度的差异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研究旋转角度、左/右、手掌/手背三因素对手映像心理旋转处理速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40名健康受试者(20名男性,20名女性),以0°和180°的手图片作为刺激,每次随机呈现单张手图片,需要判断呈现的图片是左手还是右手.电脑自动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①受试者对180°图片的反应慢于0°(P<0.01);②对O°手背图片的判断,女性反应速度快于男性[左手背:男(1033.16±245.85)ms,女(853.15 ±142.79)ms;P=0.014.右手背:男(973.07±217.11)ms,女(796.28 ±146.67)ms;P=0.016].并且对右手的反应速度快于左手,差异有统计意义(男:P=0.028,女:P=0.038).③女性对0°手背的判断[左:(853.15 ±142.79)ms,右:(796.27±146.67)ms]快于手掌[左:(1002.72±227.91)ms,右:(986.06 ±230.03)Ins],具有显著m性差异(均P<0.01);而男性却在180°图片判断时对手背反应慢于手掌,具有统计意义(P<0.001或<0.01).结论 旋转角度、左/右、手掌/手背对手的心理旋转处理速度有影响,且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反应较快.
李国珍崔维棋陈昭燃
关键词:手掌手背心理旋转性别
人脑识别不同性别名字反应时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男女对不同性别名字认知加工速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在名字分开、混合、倒转3种实验条件下的变化,进一步讨论在对不同性别名字认知时是否存在"异性相吸"。方法招募40名健康成年人选取男性名字、女性名字及中性名字各50个作为视觉刺激材料,采用eevoke软件测试被试在3种任务条件下对不同性别名字的反应时间。结果在名字分开、混合和倒转条件下均显示出对男性名字、女性名字和中性名字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现为对女性名字反应速度最快〔(750.94±104.53)ms〕,其次为对男性名字〔(879.07±126.44)ms〕,对中性名字的反应速度〔(1 109.36±158.98)ms〕最慢。名字分开时反应速度快于名字混合和名字倒转,名字倒转时反应速度最慢。3类名字之间反应速度的两两比较也显示出对不同性别名字反应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条件下〔名字分开:F(1,19)=0.059,P=0.811;名字混合:F(1,19)=0.139,P=0.713;名字倒转:F(1,19)=3.592,P=0.073〕男性被试与女性被试对同一性别名字的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脑对女性名字的反应速度均快于对男性名字的反应速度,对中性名字的反应时间最长;对不同性别名字认知过程中不存在"异性相吸";刺激条件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影响对女性名字反应最快而对中性名字反应最慢的规律。
高迎霄陈昭燃张明霞
关键词:性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