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敏祥
- 作品数:39 被引量:222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及技术方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18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同一间隙椎间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突出等。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大于初次手术,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完善周密计划,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 韦敏祥陈广祥邹天明王东来黄士中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 三种假体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假体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到2004年3月,对96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单极股骨头、双极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3周下地行走,随访1~4年,按Harr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单极股骨头置换84.62%,双极股骨头置换93.22%,全髋置换90.91%.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选择合理的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韦敏祥黄士中合润基王东来陈广祥邹天明
- 关键词:假体置换术疗效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双极股骨头全髋置换术
- PVP在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06年
- 陈广祥茅云伟韦敏祥沈军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背痛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 股骨转子间骨折压缩外固定支架的生物力学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6
- 1994年
- 我院自1992年以来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7例。用6具新鲜湿尸股骨通过机械测试股骨间转子间骨折处应力分布,伸张,位移,扭转。它的固定作用比麦氏鹅头钉及Ender钉强,经临床应用显示这种固定方法操作简单。
- 合润基黄士中邹天明陈广祥王以进王东来李力韦敏祥吴延逵
- 关键词:外固定股骨骨折生物力学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PNF内固定25例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髋部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0.0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 成亮邹天明陈广祥王东来韦敏祥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
- 改良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Gibson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20髋)行改良外侧小切口THR(A组),19例(22髋)行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THR(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X线片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术后6周,3、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B两组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有2例发生后脱位,而A组无脱位发生,两组均有2例发生跛行。Harris和VAS评分术前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均较各自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周Harris与VAS评分A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Har-ris和VAS评分均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THR在术后6周较后外侧入路THR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和疼痛更轻,这种显著差异对于老年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和卧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沈军邹天明王东来陈广祥杨惠林李力蔡小强韦敏祥成亮黄士中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后外侧疗效对比
- 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8例报告
- 1999年
- 韦敏祥黄士中合润基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肢体功能障碍切开复位内固定骨不连
- 锁骨下、腋动脉多段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 邹天明韦敏祥徐人杰王烨锋
- 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治愈率。方法:对43例胫腓骨骨折初期治疗方案和骨不愈合进一步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转归因素。结果: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多见于骨折有分离缺损的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Gustilo分类Ⅲ型,占71%;再次手术处理后42例达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7周,1例形成慢性骨髓炎经多次清创引流植骨42周后愈合。结论:早期彻底的清创复位、有效固定和植骨、合理的康复锻炼是预防胫腓骨骨折不愈合的前提,骨折不愈合治疗首先是植骨。
- 喻兆恒黄士中邹天明陈广祥王东来韦敏祥沈军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骨不愈合植骨
- Mast Quadrant通道辅助髓核摘除术治疗同侧邻近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采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3例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和改良MacNab分级评定法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75~12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20~200mL(平均155mL)。术中硬膜撕裂1例,处理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生间隙错误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3d和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9±0.3)分和(3.4±0.7)分,与术前的(8.4±0.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1%(21/23)。结论应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可靠。
- 佘远时沈军王烨峰韦敏祥成亮陈广祥邹天明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MASTQUADRANT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