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亚婷

作品数:38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教育
  • 9篇教师
  • 7篇学术
  • 4篇高校
  • 3篇时报
  • 3篇纽约时报
  • 3篇教育研究
  • 3篇教学
  • 3篇高考
  • 3篇《纽约时报》
  • 3篇《今日美国》
  • 2篇大学教师
  • 2篇新高考
  • 2篇新公共管理
  • 2篇学术职业
  • 2篇招生
  • 2篇聘任
  • 2篇聘任制
  • 2篇聘任制改革
  • 2篇青年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36篇黄亚婷
  • 3篇王思遥
  • 1篇汪辉
  • 1篇何珊云
  • 1篇余晖
  • 1篇顾建民
  • 1篇王慧敏
  • 1篇刘宝存
  • 1篇彭新强
  • 1篇江美芬
  • 1篇蓝晓霞
  • 1篇周序
  • 1篇余晖
  • 1篇王玉梅
  • 1篇娄雨

传媒

  • 12篇比较教育研究
  • 3篇中国高教研究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神州学人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高教研究
  • 1篇宏观质量研究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各高等学校如何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进而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赢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超级教育大国在高等学校资源共享方面积累了先进经验。本文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实践,从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以及技术保障这三个方面总结了其资源共享的主要经验,同时也从高校共享合作的灵活性、自主性,知识产权以及降低成本等问题阐释了美国高校资源共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亚婷
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纽约市将改革中小学教师终身制
2011年
据《今日美国》2010年10月9日报道,纽约市市长将矛头指向中小学教师终身制,要求改革教师被授予终身教职的方式。“难道公立学校的教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终身教职?”这是一个特许学校领导人在“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这部教育记录片中所提出的质疑。
黄亚婷
关键词:教师终身制《今日美国》终身教职
促进或抑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2024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促进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同时,诱发了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身并不具备直接塑造大学生创造力的能力,其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以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意识。技术便捷性与优绩主义催生的功利化学习方式之间的张力,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意识薄弱与技术监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当使用,进而扼杀大学生创造力的关键。自我调节学习不仅能够减少大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还能有效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当使用对大学生创造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帮助其理性对待智能技术,减少不当使用行为,是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的关键。
王思遥黄亚婷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自我调节学习
混合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知识扩散——基于《混合方法研究》及其施引文献的知识网络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混合研究范式作为超越质与量之争的第三类实证研究范式,对于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混合研究国际顶级期刊《混合方法研究》原始文献及其在教育研究领域内施引文献的外部特征、研究主体、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进行知识网络比较分析,发现混合研究范式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知识扩散程度逐年升高,形成了以盎格鲁-撒克逊、欧陆国家及澳大利亚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网络,相关核心知识基础已成为教育混合研究领域的方法论源流,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主题中得到广泛运用。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国际教育混合研究的核心主体之一,未来可借助混合研究范式促进我国教育研究质量提升与范式转型,实现我国教育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跃迁。
刘浩黄亚婷郭华玲
关键词:教育研究研究范式
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自然》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学术职业社会化程度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自然》2019年全球6812名博士生调查数据,围绕魏德曼的学生社会化模型,建立OLS和SLM回归,从个人背景特征、学术活动参与、社交关系和组织支持四个方面出发探讨全球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读博动机、学术活动参与、社交关系和组织支持能正向预测博士生的学术职业能力,性别和年龄对博士生学术职业能力的社会化则无显著影响;除了个人背景特征、科研合作、社交环境和读博动机外,其他因素都能正向预测博士生的学术职业认同水平;除了科研投入外,学术活动参与中的其他因素、个人背景特征、社交关系和组织支持均对博士生学术职业激情产生显著影响。
黄亚婷王思遥
关键词:学术职业社会化
多国视角下的国际教育研究发展与趋势被引量:1
2021年
教育研究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与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以2010—2019年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六个代表国家的教育研究论文、教育政策文本、教育专业研究协会会议主题、基金项目、大学报告、智库报告等作为数据来源和分析对象,以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质与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呈现国际教育研究发展中的共同主题和国别特点。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到了研究传统、实践、政策、方法、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等因素的驱动,在未来将持续关注"质量""公平"和"教师",并试图解决教育如何应对社会变革、技术发展如何影响教育、全球疫情背景下教育何去何从等问题。
何珊云黄亚婷汪辉
关键词:教育研究教师全球本土化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与现实
本文立足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新使命和新特征,试图分析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范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所谱写的关于市场、竞争与管理的理性神话。市场、竞争与管理等普遍秩序有助于帮助各国高等教育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但同...
黄亚婷桑文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
“一带一路”倡议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保障与支撑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教育对外开放既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保障与支撑体系,包括加强智库建设,构建"一带一路"智库联盟,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撑;整合沿线国家高校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机构,形成协同创新中心,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平台支撑;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创建新型法律格局,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制度保障;以政府资本为引导,大力引进社会资源,促进公私合作,建设重大活动专项基金体系,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财力保障。
朱沛沛黄亚婷
关键词:教育对外开放
聘任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建构——基于两所研究型大学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立足我国各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实践背景,从共同体视域下的学术身份建构视角出发,采用意义-阐释取向的质性研究方法,重点回答不同大学教师群体如何感知与应对改革,以及如何在变革情境中建构起关于何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主观现实"。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教师在改革环境里建构而成的"适应者"身份,其中包括"单向度"的适应者、"符号性"的适应者和"价值分裂"的适应者三种类型。可以明显看到,大多数受访教师都在改革过程中选择以外界改革所倡导的权威标准来框定自身的学术工作实践,聘任契约所规定的聘任条件、岗位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规则不可避免地内化成了作为适应者的教师个体解读和践行何为一名大学教师的重要意义内涵。
黄亚婷
关键词:聘任制改革大学教师
我国非洲教育研究进展与特点——基于对中国知网1981~2012年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内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非洲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为了对我国30多年来非洲教育研究现状有全面的把握,本文对中国知网上从1981年至2012年期间刊载的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从核心作者群体、研究对象国和地区、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所刊载期刊等维度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呈现出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对象国不断增加、研究主题日渐丰富和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等特点。但是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相比,非洲教育研究仍存在诸如研究力量相对不足、研究领域和国别数量有限;研究主题过于宏观、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不足。
刘宝存蓝晓霞黄亚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