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置换术
  • 3篇置换术后
  • 3篇术后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3篇关节置换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骨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1篇羊膜
  • 1篇隐性失血
  • 1篇诊疗进展
  • 1篇肢肿胀

机构

  • 7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冯志
  • 2篇赵宝祥
  • 2篇刘歆
  • 2篇姜良斌
  • 1篇李媛
  • 1篇孙丙银
  • 1篇韦标方
  • 1篇岳永斌
  • 1篇高鹏吉

传媒

  • 2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腰肌撞击的危险因素及诊疗进展
2024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日臻成熟的骨科手术,虽然具有良好的远期生存率,但仍会出现术后疼痛、感染和松动等问题,尤其是腹股沟疼痛。髂腰肌撞击是导致THA术后腹股沟疼痛相对少见且极易被忽略的原因,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常会出现诊断延误和治疗不当的情况。髂腰肌撞击指髂腰肌与髋臼前方异常接触而产生的腹股沟区疼痛。THA术后发生髂腰肌撞击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髋臼杯突出、骨赘撞击、螺钉突出、骨水泥外溢、髋臼假体位置不当、下肢长度变化等。髂腰肌撞击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影像学征象和一种诊断性治疗,即在透视或超声引导下髂腰肌腱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局麻药物后疼痛缓解。诊断髂腰肌撞击时需排除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松动或骨折等原因。治疗髂腰肌撞击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治疗及超声引导下髂腰肌腱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局麻药物)、髂腰肌肌腱切断术和髋臼杯翻修术,为使患者获益最大化,这三种治疗方法应阶梯式进行。
朱洪勋吕济娟张鹏冯志叶青合
人脱细胞羊膜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种子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软骨缺损修复。目的:以人脱细胞羊膜作为细胞支架负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以修复兔股骨髁间窝软骨缺损。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人脱细胞羊膜上,体外共培养2周。建立兔股骨髁间窝区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右膝软骨缺损处设为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左膝软骨缺损处为实验侧,分别植入人脱细胞羊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单纯人脱细胞羊膜。术后第8,12周,取膝关节软骨缺损部位新生组织,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评估新生软骨质量。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结果:人脱细胞羊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有类软骨形成,质地较软,与周围正常软骨结合良好;人脱细胞羊膜组未形成软骨组织。空白对照组缺损区只由纤维样组织填充;(2)组织学观察结果:人脱细胞羊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新生出软骨细胞及软骨陷窝,并形成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软骨基质甲苯胺蓝染色较深。人脱细胞羊膜组仅有极少量的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较浅,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无软骨基质形成。空白对照组为纤维组织修复,甲苯胺蓝染色较浅;(3)结果表明,人脱细胞羊膜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化,软骨缺损处由类软骨组织填充,能够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姜良斌韦标方韦标方冯志
关键词:生物材料羊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缺损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定向肌群训练的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腰腹肌群和髋周肌群引导训练对术后恐动症、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7例,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两组,38例给予腰腹肌群和髋周肌群引导训练(训练组),39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常规组)。比较两组恐动症TSK-17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NRS评分和生活质量SF-12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间上述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 d,训练组的TSK-17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2.2±7.0)vs(37.2±6.5),P=0.002],前者的SF-12评分显著高于后者[(63.1±9.2)vs(56.6±9.1),P=0.003],但两组间的Harris和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训练组的TSK-17[(25.3±4.3)vs(30.7±5.5),P<0.001]、NRS评分[(1.1±0.6)vs(2.4±1.0),P<0.001]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Harris评分[(75.3±4.5)vs(70.6±6.8),P<0.001]和SF-12评分[(70.9±7.4)vs(65.8±9.0),P=0.008]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末次随访时,训练组的TSK-17评分[(4.8±4.6)vs(7.3±5.7),P=0.033]和NRS评分[(0.6±0.5)vs(1.1±0.8),P=0.005]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训练组的Harris[(81.8±5.4)vs(79.6±4.6),P=0.045]和SF-12评分[(77.8±8.3)vs(73.9±7.2),P=0.03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老年THA术后患者腰腹肌群和髋周肌群定向引导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率,增强髋关节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刘艳萍刘霞申思冯志刘歆李媛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
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临沂市人民医院对收治的21例单侧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患者,采用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行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修补缝合术。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6~68岁,平均33.3岁;左侧15例,右侧6例;运动损伤13例,碰撞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h^7d,平均2.1 d。术前常规拍摄患侧膝关节X线片及MRI,术后6周内支具保护,6周后行屈膝练习,术后6个月测量患者屈膝角度,并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1例患者均未发生锚钉松动及脱出。术后6个月屈膝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术后得分较术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行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冯志姜良斌
关键词:股四头肌腱断裂缝线锚钉
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配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08例(120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单纯采用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和术后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随访18~32个月,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分值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分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91,P〈0.05)。结论: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能促进坏死修复。
冯志赵宝祥孙丙银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仙灵骨葆胶囊
微骨折技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2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采用骨折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及微骨折技术,骨块、股骨头断面钻孔,造成微骨折,骨块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B组32例单纯骨折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两组康复方法相同。结果 A组:优12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3.33%;B组:优8例,良10例,可8例,差6例,优良率为5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技术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
刘歆高鹏吉赵宝祥冯志岳永斌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微骨折技术
硝黄冰茶散外敷辅助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及隐性失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硝黄冰茶散外敷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8月~2015年04月在我科住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80岁,平均56.06岁。将治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测量肢体周径、身高、体重。硝黄冰茶散组20例:术后即开始局部外敷硝黄冰茶散治疗;空白对照组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1、3、7d查血常规,记录红细胞压积。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7天两组患肢髌上周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患者围手术期实际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却有明显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磺冰茶散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及隐性失血量。
冯志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