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林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气
  • 2篇血气指标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合并呼吸衰竭
  • 2篇肺疾病
  • 1篇正压
  • 1篇正压机械通气
  • 1篇正压机械通气...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支镜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粘液嵌...
  • 1篇通气治疗

机构

  • 3篇东台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刘成林
  • 1篇陈大勇
  • 1篇刘祥怀
  • 1篇杨增华
  • 1篇王红兰
  • 1篇陈宝春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提高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X线、纤支镜资料。结果 15例有粘液栓咯出史,13例有气喘和喘憋感。所有病例CT检查均显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短棒状、柱状、串珠状及分支状略高密度影。9例行纤支镜检查,6例镜下可见粘液栓,1例见新生物,活检后诊断为肺癌。经病因及激素、氨溴索等治疗,部分同时使用纤支镜下冲洗吸引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多数具有粘液栓咯出史,CT检查均有特征性高密度影。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激素及氨溴索,部分病例加用纤支镜下冲洗及吸引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刘祥怀杨增华陈宝春陈大勇王红兰刘成林
关键词:支气管粘液嵌塞纤支镜检查CT检查高密度影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其中对A组30例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予以鼻导管吸氧,B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均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R、RR、MA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刘成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血气指标肺功能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与常规对症治疗在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及2种治疗方式对血气指标、肺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AECOPD合并R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NPPV组,各41例。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NPPV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高于常规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_(2))低于常规组(P<0.05);NPPV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NPPV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73.17%(P<0.05);NPPV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常规组的26.83%(P<0.05)。结论NPPV治疗能够让AECOPD合并RF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改善其血氧方面的指标及预后。
刘成林刘海洋
关键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呼吸衰竭血气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