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兰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生物敏感性...
  • 3篇下呼吸道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敏感性
  • 3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支气管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细菌
  • 2篇呼吸重症监护...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RICU
  • 2篇病房
  • 1篇胸部影像
  • 1篇胸部影像学
  • 1篇胸部影像学表...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气管

机构

  • 8篇东台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王红兰
  • 1篇陈大勇
  • 1篇刘祥怀
  • 1篇杨增华
  • 1篇刘成林
  • 1篇陈宝春

传媒

  • 8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提高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X线、纤支镜资料。结果 15例有粘液栓咯出史,13例有气喘和喘憋感。所有病例CT检查均显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短棒状、柱状、串珠状及分支状略高密度影。9例行纤支镜检查,6例镜下可见粘液栓,1例见新生物,活检后诊断为肺癌。经病因及激素、氨溴索等治疗,部分同时使用纤支镜下冲洗吸引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支气管粘液嵌塞综合症多数具有粘液栓咯出史,CT检查均有特征性高密度影。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激素及氨溴索,部分病例加用纤支镜下冲洗及吸引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刘祥怀杨增华陈宝春陈大勇王红兰刘成林
关键词:支气管粘液嵌塞纤支镜检查CT检查高密度影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监测的临床调查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情况。方法对东台市人民医院RICU自2008年3月-2009年5月所分离170株致病菌的菌群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株病原菌中,G-菌13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5株(占G-菌32.85%),位居首位;对常用抗菌药物如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高达76.19%、79.17%、81.08%、81.58%、88.24%。其他常见的G-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假单胞菌等。G+菌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无一耐药,对SMZ+TMP的耐药率为1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我院RICU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
王红兰
关键词:RICU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下呼吸道感染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74例疗效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余治疗两组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7%,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2.8%,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大咯血较传统脑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王红兰
关键词:酚妥拉明立止血大咯血
肺部真菌感染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收住院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鉴定菌株,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是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老年患者多发;多种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为常见诱因;体质越差,预后越差。结论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肺部疾病疗效欠佳应及时作痰真菌检查,及早发现肺部真菌感染,争取早期治疗,切实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王红兰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
原发性气管癌14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癌的误诊常见原因和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降低误诊率。方法对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气管癌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气管癌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晚期表现为气喘、气短、胸闷等症状。有10例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异常,但均为由气管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不全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是原发性气管癌的主要误诊疾病。结论原发性气管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原发病变难以在x线胸片上发现。胸部CT可准确反映病变的部位和生长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但能够准确发现气管内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而且能够活检、刷检取得组织学依据。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临床相结合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王红兰
关键词:原发性气管癌误诊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率支气管内膜结核气管内肿瘤
韦格内肉芽肿12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所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东台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和/或鼻黏膜、鼻腔新生物活检病理证实的韦格内肉芽肿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侵犯的组织器官包括肺、鼻咽、肾脏、眼、腮腺、耳、关节及皮肤等。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多发性、多变性的特点。实验室检查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韦格内肉芽肿的特异性抗体,12例患者中有10例呈阳性。病理以小血管纤维坏死及巨细胞肉芽肿为特征。12例患者均经细胞毒药物或和皮质激素治疗,经半年至一年随访,病情明显缓解11例,其中肺部病灶基本吸收6例,1例病情恶化,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韦格内肉芽肿可侵犯多个组织器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靠病理活检、临床症状、X线或CT、MR及实验室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尽早应用细胞毒药物或和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王红兰
关键词:韦格内肉芽肿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影像学表现皮质激素治疗特异性抗体
RICU细菌分布及耐药率的概况
2012年
目的明确RICU不同时间段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方法对RICU所分离170株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0株病原菌中,G-菌137株,在菌群变迁中G-菌分离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G+菌则相反,不同菌种在不同时间段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ICU中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抗生素治疗中分别首选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
王红兰
关键词:RICU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及普通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我院机械通气及普通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的情况。方法对我院RICU2006年3月~2007年5月24例机械通气和同期的33例普通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于0~48h,48h^5天及6天之后送检的痰菌阳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及半定量分析。结果24例机械通气患者和33例普通患者分别分离出菌株154株和51株,两组优势菌始终为G-菌,分别占机械通气组和普通组总菌数的83.1%及68.6%。机械通气组G-菌大多数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的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之间耐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氨基糖肽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100%敏感,SMZ+TMP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机械通气增加了RICU中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高检出率和高耐药率,在治疗上针对G-菌的抗菌药物首选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对G+菌的抗菌药物首选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SMZ+TMP。
王红兰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