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民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菌病
  • 13篇布鲁杆菌
  • 13篇布鲁杆菌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布鲁菌
  • 4篇布鲁菌病
  • 3篇急性
  • 3篇儿童
  • 2篇淋巴
  • 2篇患儿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杆菌
  • 2篇并发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机构

  • 14篇黑龙江省农垦...
  • 5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泰兴市第二人...

作者

  • 19篇刘长民
  • 11篇张雁
  • 6篇何晶晶
  • 4篇刘卫华
  • 4篇郑遵荣
  • 3篇刘景瑶
  • 2篇刘卫华
  • 2篇王忆勤
  • 2篇宫爱民
  • 2篇赵冬梅
  • 2篇许朝霞
  • 2篇李福兴
  • 2篇李福兴
  • 2篇陈哲
  • 2篇陈哲
  • 1篇于慧敏
  • 1篇于占水
  • 1篇赵琳琳
  • 1篇张国侠
  • 1篇钱鹏

传媒

  • 7篇中华地方病学...
  • 6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龄前布鲁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学龄前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布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确诊的学龄前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45例学龄前布病患儿,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为(3.7±1.6)岁,范围为6个月~6岁,主要集中在>3~6岁(64.44%,29/45);居住地以农村为主(97.78%,44/4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46.67%,21/45)。临床症状以发热、关节痛居多,分别占97.78%(44/45)、57.78%(26/45);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较多见,分别占42.22%(19/45)、35.56%(16/45)。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4、2.970、2.229、5.664、5.805,P均<0.05)。血标本培养布鲁菌阳性36例(80.00%,36/45),治疗后均转为阴性。结论学龄前儿童布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不典型。在布病流行区域及多发季节,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史并结合临床特征,考虑布病的可能,争取早诊早治。
何晶晶张雁郑遵荣刘长民刘景瑶赵冬梅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学龄前儿童
抗菌药联合应用阻断急性布鲁杆菌病慢性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局部地区有爆发趋势,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影响。已往多见慢性布病患者,怎样及时治愈布病,防止急性布病慢性化,是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者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布病.阻断急性布病慢性化,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刘卫华李福兴于占水郭振军杜美兰张国侠程大伟刘长民李杰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抗菌药
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细菌培养与细菌种型鉴定的临床应用
<正>目的对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住院的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进行血培养,对其中122例急性鲁氏杆病患者细菌血培养阳性样品进行细菌种型的鉴定,确认该组布鲁氏菌病患者感染的细菌种型,并对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
刘卫华李福兴刘长民陈哲
文献传递
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受累表现,且均以腰痛为主,少数可同时累及2~3个椎体。MRI影像特点为:受累椎体正常结构消失,骨质破坏,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明显,21例病例形成骨桥,14例病例椎体旁可见脓肿形成,但均无死骨,并可见椎间盘膨出及脊髓压迫等表现。确诊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患者按照规范的疗程,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由于布鲁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常被误诊、误治,因此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知非常重要。
刘长民张雁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
儿童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加强对儿童布鲁杆菌病(布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情况发生。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患儿中,男性59例,女性35例,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44例,占46.81%)。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羊尤其是羊羔为主(78例,占82.98%),食用被布鲁杆菌污染的食品也可导致发病。临床主要以发热为主要症状(91例,占96.81%),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较多见,分别与76.60%和82.98%。实验室检查肝功异常(84例,89.36%)、心肌损害(88例,93.62%)多见。影像学检查仅有18例存在膝关节少量积液,骨质无异常改变。在治疗上,除常规使用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外,还可选用头孢类、新型青霉素类等药物治疗,对早期或病重患儿,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经2-3个疗程治疗后,94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对于出现以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多汗或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应仔细询问其流行病学接触史,及时进行布病血清学实验和血培养等,并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长疗程”的原则进行治疗。
刘长民张雁何晶晶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儿童
布鲁杆菌病患儿心肌酶学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在儿童布病患者中,部分患儿可有心脏受累导致布病性心肌炎,表现为发热、精神差、乏力、胸闷、心率快,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电检查有ST-T改变,Q-T间期延长,化验时可有心肌酶升高[2].本研究对布病患儿心肌酶谱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张雁何晶晶刘长民郑遵荣周珣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心肌酶儿童
黑龙江省474例布鲁杆菌病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7年收治的474例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4—6月份为发病高峰(198例,41.77%);男女性别比约为4∶1,发病年龄以19~50岁为主(325例,68.57%),420例患者(88.61%)有明确牛、羊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21例,88.82%)、多汗(378例,79.75%)、乏力(398例,83.97%)及关节痛(364例,76.79%)等。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者396例,关节疼痛表现误诊为关节炎、脊柱结核等也较多见。治愈随访,除14例偶有关节疼痛发生外,其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布病易感人群多数有明确接触史,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诊断应注意询问接触史,并借助辅助检查手段以减少误诊。
刘长民张雁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
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二例被引量:3
2014年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又称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约占机会性感染的62%,而在晚期艾滋病患者中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几率可达85%,其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100%死于呼吸衰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以下就2013年本院收治的2例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刘长民张雁
关键词:PNEUMOCYSTIS卡氏肺囊虫肺炎肺孢子菌肺炎淋巴细胞计数
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临床证型特点,为布鲁氏杆菌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大样本的临床病例,运用频次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频次分析,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出现频数较高的是发热、自汗、关节疼痛等;通过聚类分析,布鲁氏杆菌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可以聚为6类,依据中医理论分析分别是阳虚证类,血瘀证类,气虚证类,阴虚证类,湿浊证类,湿热证类。结论布鲁氏杆菌病的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对证候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布鲁氏杆菌病的证候特征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宫爱民许朝霞燕海霞刘长民张国霞钱鹏王忆勤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聚类分析
黑龙江省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布鲁菌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确诊为布病的住院患者为布病组,对其一般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室血生化检测。结果布病组共纳入患者396例,其中男性298例、女性98例;年龄(43.6±15.6)岁,范围为1~75岁。对照组纳入125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42例;年龄为(41.7±18.0)岁,范围为7~71岁。两组人群年龄、性别间比较差异乖统计学意义(t=1.083,X^2=3.789,P均>0.05)。布病患者年龄集中在>14~64岁(90.15%,357/396);居住地以农村为主(76.01%,301/396);职业分布以养殖户居多(50.51%,200/39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47.73%,189/396);临床症状以发热、关节肌肉痛、多汗居多,分别占91.16%(361/396)、76.26%(302/396)、44.19%(175/396)。与对照组比较,布病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升高(t=4.956、2.746、4.019、3.272、7.008、3.728、3.409,P<0.01或<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均降低(t=-7.252、-8.601,P均<0.01)。布病组治疗前、后CRP、ALT、AST、γ-GT、TP、ALB、ALP、HBDH及L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1、4.393、3.382、2.608、-7.516,-4.710、3.509、4-585、4.473,P<0.01或<0.05)。结论黑龙江省布病患者以男性养殖户为主,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6月份。布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辨别,防治误诊,并监测肝功能和心肌酶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
何晶晶张雁刘长民郑遵荣刘景瑶吴楠赵琳琳赵冬梅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