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菌病
  • 5篇布鲁杆菌
  • 5篇布鲁杆菌病
  • 3篇艾滋病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感染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颅内
  • 2篇颅内感染
  • 2篇内感染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治疗
  • 2篇病患
  • 2篇病例
  • 2篇布鲁氏菌
  • 2篇布鲁氏菌病
  • 1篇血培养

机构

  • 14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刘卫华
  • 4篇张国侠
  • 4篇刘长民
  • 4篇李福兴
  • 3篇于占水
  • 3篇程大伟
  • 2篇赵冬梅
  • 2篇杜美兰
  • 2篇陈哲
  • 1篇高庆峰
  • 1篇孟冬梅
  • 1篇柴植人
  • 1篇郭菲
  • 1篇王薇
  • 1篇张雁
  • 1篇陆桢
  • 1篇秦绪平
  • 1篇李杰
  • 1篇郭振军

传媒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3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从临床角度观察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药物副作用,从而总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及对策.方法 追踪观察在院治疗的我国病人27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在HAART治疗前后定期检...
刘卫华吴凤军王福祥
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耐药分析
目的 从临床角度观察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进行耐药分析,从而总结耐药原因及对策.方法 追踪观察在院治疗的我国病人27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在HAART治疗前后定期检测CD4+T细...
刘卫华吴凤军王神祥
2010—2013年黑龙江省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全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我国布病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为总结布病在该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作者对2010—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科确诊住院的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孟冬梅刘卫华孟子强郭菲高庆峰陆桢赵冬梅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收集
甘利欣在布鲁氏菌病患者难治性发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具有难以控制的较长时间高热的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继续应用原抗菌素的同时加用甘利欣注射液 3 0 ml。结果 治疗后患者体温明显下降。
李福兴刘卫华杜美兰柴植人王薇
关键词:甘利欣布鲁氏菌病甘草制剂
C-反应蛋白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测定在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艾滋病(AIDS)是由于HIV病毒感染人体所致获得性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机会性感染是该病患者发病期的多发病。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s,OI...
刘卫华赵冬梅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CD4+T反应蛋白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抗菌药联合应用阻断急性布鲁杆菌病慢性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局部地区有爆发趋势,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影响。已往多见慢性布病患者,怎样及时治愈布病,防止急性布病慢性化,是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者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布病.阻断急性布病慢性化,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刘卫华李福兴于占水郭振军杜美兰张国侠程大伟刘长民李杰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抗菌药
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布鲁杆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诊断:并发脑膜炎30例(60.00%)、脑膜脑炎11例(22.00%)、脊髓炎7例(14.00%),脑脓肿2例(4.00%)。调查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及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感染临床特点。结果发热50例(100.00%),头痛40例(80.00%),恶心30例(60.00%),意识障碍2(4.00%),四肢感觉异常7例(14.00%),脑膜刺激征40例(80.00%),癫痫5例(10.00%),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30例(60.00%),白细胞计数增多45例(90.00%)。结论布鲁杆菌病诊断明确者,出现头痛,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增多,可以初步诊断为布鲁杆菌颅内感染。
张宇于占水程大伟刘卫华张国侠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颅内感染
23例AIDS死亡患者原因分析
刘卫华王海涛陈哲刘长民
122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血培养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急性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培养结果和菌种分型,确定感染种型,进一步探讨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的122例(男性83例、女性39例)急性布病患者,年龄在6~73岁,平均年龄36.5岁。所有患者行血培养、血清学检查,并给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结果122例布病患者血培养均为羊种布鲁菌.其中羊种3型104例.羊种1型18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学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均为阳性: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erum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各个效价在羊种1型和3型均匀分布,羊种1型主要集中在1:800效价区,羊种3型主要集中在1:400效价区:羊种1型与羊种3型的抗人球蛋白及半胱氨酸分布趋势相似,抗人球蛋白主要集中在1:800效价区,半胱氨酸主要集中在1:40效价区。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布病症状,并发症多(如脊柱炎、中毒性肝炎等)。122例急性布病患者经治疗112例痊愈,10例好转。结论黑龙江省人间布病由羊种菌1、3型引起,临床症状重且并发症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得到显著治疗效果。
刘卫华李福兴陈哲刘长民
关键词:布鲁菌病血培养
另病例报导—HIV感染合并肺结核、肾病综合征
一、病例特点1、患者,男性,30岁,2、HIV感染史八个月,乏力、双足、双踝水肿四个月余,右下肢水肿三天,伴有乏力、消瘦,口腔无溃疡,偶有心慌,无腹泻。
刘卫华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症HIV合并肺结核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