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循环手术麻醉中TNF-α、IL-6、IL-8、IL-10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 30例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患者血清中TNF -α、IL - 6、IL - 8、IL - 1 0的动态变化。方法 :分两组 ,A组 :1 5例先心病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患者 ;B组 :1 5例后心病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患者 ,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30例心脏病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患者 ,在心肺转流前开始 ,TNF -α、IL - 6、IL - 8、IL - 1 0均有显著升高 ,A、B两组的TNF -α值分别由 (3 .94± 1 .55)和 (4.89± 2 .60 )升高至 (2 1 .85± 9.93)和 (52 .36± 1 4 .79) ;A组的IL - 6由 (0 .1 6± 0 .0 5)升高(0 .95± 0 .48) ;IL - 8由 (0 .60± 0 .0 7)升高至 (1 .2 4± 0 .0 9) ;A、B两组的IL - 1 0分别由 (51 .2 1± 1 0 .60 )和 (78.50± 62 .40 )升高至(52 9.40± 2 57.1 2 )和 (1 1 51 .1 2± 62 4 .0 0 ) (P <0 .0 1 ) ,TNF -α、IL - 1 0先心病与后心病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 ,TNF -α、IL - 6、IL - 8、IL - 1 0的表达提示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且与术后感染、心功能不全有关 。
- 马辉兰耿智隆刘东叶光阳高福兴
- 关键词:麻醉学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体外循环
- 兰州地区(1517m)118例健康人中心动脉血气分析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 :对比观察中度高海拔地区正常血气参数。方法 :选择无心肺疾病的兰州居民 118例分为吸室内空气组 92例和吸纯氧组 2 6例 ,均采用股动脉穿刺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观察血气酸碱各项参数变化及不同年龄组的变化规律。结果 :本地区pH、PaCO2 、PaO2 、SO2 、PAO2 、P(A -a)O2 和HCO3 -、BE的平均值 ,依次为 7.42、34 .0 1mmHg、71.0 9mmHg、95 .6 4%、83.0 9mmHg、12 .1mmHg、2 2 .0 8mmol·L-1、- 2 .5mmol·L-1,与平原相比多项参数差异显著 ,吸纯氧后的P(A -a)O2 与平原比差异更大。结论 :本地区血气酸碱正常参数与平原地区有明显区别 ,界定这一海拔高度可能在判断呼吸代谢相关疾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 。
- 刘传兰叶光阳耿智隆刘惠萍张世范张德海张翠环
- 关键词:血气分析健康人
- 上颈段脊髓肿瘤围手术期处理
- 1998年
- 上颈段脊髓肿瘤,对脊髓神经功能影响严重,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膈神经功能,导致轻重不等的呼吸障碍,严格的呼吸管理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之一,对把握手术时机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总结15例上颈段脊髓肿瘤手术的麻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
- 马辉兰叶光阳耿智隆王英峰
- 关键词:脊髓肿瘤颈部围手术期
- 多功能监护在早期诊断高海拔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附19例报告)
- 探讨高海拔地区的创伤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特征、监护技术。方法根据本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气指标,参考国内庐山会议和欧美会议ARDS/ MODS标准对收入ICU的148例创伤、感染、大手术等高危因素病例,进...
- 刘传兰蒋建芳刘惠萍叶光阳张世范马聪爱张翠环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海拔区
- 文献传递
- 麻醉性镇痛药的硬膜外注射效应对利多卡因阻滞的影响
- 1998年
- 目的:测定芬太尼、哌替啶的硬膜外腔注射效应及对后续注入利多卡因阻滞的影响。方法:行脐以下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5组,每组10例,以针刺法与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硬膜外腔预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芬太尼或哌替啶后镇痛效应,并测定后续注入2%利多卡因20ml痛觉消失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镇痛程度依次为:哌替啶50mg>芬太尼50μg>哌替啶25mg>芬太尼25μg。注入芬太尼起效时间较哌替啶快(P<0.01),15min时痛觉减退平面上界均在T9~10。预注芬太尼或哌替啶,其续注利多卡因痛觉消失起效时间较预注生理盐水组快(P<0.01),持续时间亦长。结论:①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或哌替啶,属不全抑制,起镇痛作用位点在脊髓,表现存在节段性;②小量芬太尼或哌替啶预注,使利多卡因致痛觉消失起效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
- 耿智隆张宏叶光阳靳冰
-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哌替啶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镇痛
- 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 1998年
- 本文报道1例肺移植术后患者,在无层流设备的隔离病室内,采取了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经空气培养、管道及用物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
- 刘传兰叶光阳
- 关键词:肺移植术后感染
- 恩丹西酮预注对依托咪酯静脉注射疼痛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 2001年
- 刘东叶光阳左立军
- 关键词:依托咪酯恩丹西酮静脉注射疼痛预注
- 肺移植围手术期监护
- 1998年
- 肺移植围手术期监护刘传兰★李乃斌★叶光阳★蒋建芳★关键词肺移植术围手术期监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63.19我院于1996年12月25日为一例损毁肺患者施行了左肺移植术,存活43d。因严重霉菌感染,菌群失调,呼吸衰竭死亡。现就围手术期的监护问题...
- 刘传兰李乃斌叶光阳蒋建芳
- 关键词:肺移植术围手术期监护
- 生理参数差计分法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 1998年
- 目的:通过自行研究的生理参数差计分法对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探讨本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准确性、灵敏性、易测程度,筛选出21个计分指标,各指标超过正常的数值再乘以系数即得该项的小计分,诸小计分之和即为疾病严重度的总计分。结果:经5所医院316例病例严重度测试,平均计分125.4分,重症加危重症患者占92.08%,>90分为界限,>90分者病死率为81.03%。计分越高,病情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结论:本方法简明,运算方便,指标多,信息覆盖面广,准确性强。经与APACHEⅡ同组验证,同步性强,具有可信性、可比性和可行性。
- 吴恒义白涛韩家林王鹏巨叶光阳刘桥义苏磊邢锐杨自力卢勇程亚明杨春华文强姜志勇
- 关键词:危重病
- 氟烷和氯胺酮麻醉下脑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的变化
- 1996年
- 本研究选择ASAⅠ~Ⅱ级,行腹部手术的成年病人25例,随机分为氟烷组(14例)和氯胺酮组(11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min和60min,同时采取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间动脉氧分压和氧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颈内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在麻醉前差异不显著,在麻醉后差异显著(P<0.05)或十分显著(P<0.01)。说明氟烷可使脑耗氧量降低,而氯胺酮则否。
- 张怠叶光阳李兴福刘钟珊
- 关键词:氟烷氯胺酮麻醉静脉血氧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