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硫辛酸不同方式给药对急性声损伤耳蜗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比较抗氧化剂硫辛酸(lipoic acid,LA)经静脉与鼓室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声损伤后动物耳蜗内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鼓室注射硫辛酸组,不给于噪声暴露;B:单纯噪声暴露组(110dBSPL稳态噪声暴露5h);C:噪声暴露+静脉注射硫辛酸组;D:噪声暴露+鼓室注射硫辛酸组。各组动物于处理前和处理后1、3、5、7d取出豚鼠耳蜗,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标记凋亡细胞,观察耳蜗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等部位细胞的凋亡特点。结果光镜下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TUNEL阳性反应细胞表现为细胞核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硫辛酸经鼓室注射组(A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噪声暴露后经鼓室注射硫辛酸组(D组)与经静脉注射组(C组)同单纯暴露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两种方式抑制凋亡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110dBSPL噪声暴露5h可导致急性声损伤,引起豚鼠耳蜗组织内细胞的凋亡。抗氧化剂硫辛酸经鼓室与静脉注射对噪声暴露后细胞的凋亡皆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鼓室注射较静脉注射无明显的优势。
- 周长华孙建军龚树生高刚
- 关键词:噪声硫辛酸TUNEL凋亡细胞
- 抗氧化剂硫辛酸在豚鼠内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对急性声损伤后听觉相关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目的:①比较硫辛酸鼓室与静脉给药后药物在内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选择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提供实验依据;②研究硫辛酸对急性声损伤后(110 dB SPL稳态噪声暴露5 h)硫辛酸对耳蜗听觉相关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
...
- 周长华
- 关键词:硫辛酸药代动力学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活性氧族与耳蜗毛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09年
- 活性氧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物质,它参与诱导耳蜗细胞凋亡已成为目前耳科界的共识,但其具体的诱导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以及应用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抑制细胞凋亡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大家对活性氧及毛细胞凋亡之间的认识。
- 周长华孙建军龚树生
- 关键词:OXYGEN
- 胃食管反流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被引量:3
- 2010年
- 周长华高刚孙建军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十二指肠内容物耳鼻咽喉科临床症状GERD
- 喉咽反流与哮喘被引量:1
- 2010年
-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最早由Cherry与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反流性喉炎、胃咽反流、咽食管反流和食管外反流等提法。已知LPR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与LPR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孙建军周长华
- 豚鼠硫辛酸鼓室与静脉给药的内耳药代动力学比较
- 2009年
- 目的比较静脉与鼓室给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研究豚鼠外淋巴中的硫辛酸(1ipoicacid,LA)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选择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提供参考。方法54只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7只,分别经鼓室和静脉给予LA,给药质量浓度为100mg/ml。于给药后0.5、1、2、3、4、5、6、8、10h用HPLC检测豚鼠外淋巴中LA的质量浓度。结果豚鼠外淋巴中LA质量浓度在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鼓室给药后外淋巴检测到最大药物质量浓度为171.7μg/ml,而静脉给药组为33.7μg/ml;静脉给药组动物的药物平均滞留时间为2.9h,鼓室给药组为3.7h;静脉给药组药物的半衰期为2.1h,鼓室给药组为1.8h。结论豚鼠LA静脉与鼓室给药后均能在外淋巴中检测到药物,但鼓室局部给药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全身给药。
- 周长华孙建军龚树生高刚
- 关键词:硫辛酸投药途径高压液相外淋巴
- 慢性鼻-鼻窦炎与胃食管反流疾病被引量:3
- 2010年
- 高刚周长华孙建军
-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疾病胃酸胃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