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雄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引起泌尿道感染肠球菌的调查浅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泌尿道感染中的分布特性,分析肠球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的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6月~2010年7月期间各科室的中段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10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210株肠球菌的鉴定以粪肠球菌(53.3%)和屎肠球菌(44.2%)最多,其他肠球菌只占2.5%;药敏试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除万古霉素以外的其他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并且两者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粪肠球菌HLGR(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分离率为88.5%,屎肠球菌HLGR分离率为85.9%;粪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率2.8%,屎肠球菌的VRE分离率为1.1%。结论:肠球菌是泌尿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仅次于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的分离率高于屎肠球菌,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HLGR的检出率较高,而VRE检出率低;万古霉素仍是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 李勰璘张晓坤李筱慧李凯华黎文成夏振雄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药敏试验
- 血清SOD活性和CysC浓度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OD活性和CysC、Cr浓度的变化和比较,探讨SOD活性和CysC浓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清中SOD活性、CysC和Cr的浓度,并比较各组的指标差异。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的Cr浓度为(213.64±44.33)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而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不大。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的SOD活性、CysC浓度分别为(57.10±10.73)IU/ml,(94.36±14.31)IU/ml;(3.97±1.14)mg/L,(2.26±0.65)mg/L,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其中大量蛋白组升高更明显。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SOD活性和血清CysC浓度与血清中Cr浓度变化呈正相关,说明其在反映肾功能损害中有重要价值,并且出现变化时间较Cr更早,说明肾损害患者中的SOD活性和血清CysC浓度变化比Cr更有早期诊断意义,而且较Cr敏感。
- 李勰璘张晓坤李筱慧李凯华黎文成夏振雄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