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晓丽

作品数:95 被引量:2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3篇弓形虫
  • 53篇刚地弓形虫
  • 45篇抗原
  • 42篇免疫
  • 27篇鼻内免疫
  • 25篇速殖子
  • 21篇可溶性
  • 21篇STAG
  • 20篇免疫小鼠
  • 20篇可溶性速殖子...
  • 18篇免疫应答
  • 17篇蛋白
  • 16篇滴鼻免疫
  • 16篇分泌抗原
  • 14篇排泄-分泌抗...
  • 14篇黏膜免疫
  • 14篇鼻内
  • 12篇疫苗
  • 12篇黏膜疫苗
  • 11篇小鼠

机构

  • 95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太原师范学院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安庆市第一人...

作者

  • 95篇孟晓丽
  • 87篇殷国荣
  • 53篇刘红丽
  • 43篇王海龙
  • 20篇申金雁
  • 19篇殷丽天
  • 17篇刘娟娟
  • 10篇刘转转
  • 7篇李润花
  • 7篇吴静
  • 6篇马晓明
  • 6篇石蓉
  • 6篇刘美娜
  • 6篇曹蕾
  • 6篇杨亚波
  • 6篇唐旭
  • 6篇马广源
  • 5篇李珀
  • 5篇管志玉
  • 5篇张建红

传媒

  • 2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6篇中国生物制品...
  • 11篇中国寄生虫学...
  • 8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第二届北京热...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9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株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入侵大鼠肠上皮细胞与增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动态观察弓形虫RH株速殖子(简称速殖子)体外入侵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细胞)及其增殖过程。方法取24孔培养板,设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孔,每孔放置经预处理的盖玻片。将常规传代培养的IEC-6细胞接种于各培养孔,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4h,吸弃培养液,实验组每孔加入1ml速殖子悬液(含1×106个速殖子),对照组每孔加入1ml无抗生素培养液,共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连续观察速殖子粘附、入侵IEC-6细胞及其增殖过程,并分别于共培养5~30min、1~48h后取出盖玻片,经吉氏-瑞氏染色后光镜观察其入侵和增殖情况,计算入侵率。结果共培养5min,速殖子即可入侵IEC-6细胞,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入侵的速殖子逐渐增多,1h为1~5个,入侵率为(55.0±6.6)%。2h入侵率高达(81.8±10.2)%,有假包囊形成,速殖子可入侵细胞核并在核内增殖。4h入侵率降为(80.8±9.2)%,假包囊破裂释出成簇排列的速殖子。6h入侵率为(75.1±8.2)%,成簇排列的速殖子显著增多。12h成簇排列的速殖子减少,多数速殖子游离细胞外,完整的IEC-6细胞明显减少。24h只见部分IEC-6细胞和假包囊存在,有大量游离的速殖子。48h见大量游离速殖子,未见贴壁细胞。结论体外培养的弓形虫速殖子可迅速入侵IEC-6细胞,并可在细胞质及细胞核内增殖。增殖周期为6~12h。
孟晓丽殷国荣刘红丽王海龙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大鼠肠上皮细胞入侵增殖
重组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联合弗氏佐剂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重组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rTgHSP70)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PBS组、A组(佐剂+PBS)、20PA组(20μg rTgHSP70+佐剂)、40P组(40μgrTgH-SP70)、40PA组(40μg rTgHSP70+佐剂)、60PA组(60μg rTgHSP70+佐剂)及80PA组(80μg rTgHSP70+佐剂),皮下免疫,间隔2周,加强免疫2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4d,用2×104个RH株弓形虫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各组小鼠,攻击后30d处死,ELISA检测血清IgG和肠液sIgA;分离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并计数。结果在添加佐剂组中,血清IgG水平随rTgHSP70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与PBS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液sIgA水平60PA组最高,与20PA和40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BS组相比,A、20PA、40P、40PA、60PA和80PA组的脑组织内速殖子数分别减少了56.87%、56.46%、61.90%、48.74%、62.87%和70.44%。结论rTgHSP70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一定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80μgrTgHSP70为较佳剂量。
曹蕾刘美娜殷国荣孟晓丽刘转转刘阳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
重组弓形虫peroxiredoxin蛋白联合佐剂皮下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攻击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弓形虫peroxiredoxin蛋白(rTgPrx)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确定rTgPrx的适宜剂量。方法 84只6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7组:分别用100μlPBS(PBS组)、50μl佐剂+50μlPBS(A组)、120μgrTgPrx(120P组)、80μgrTgPrx+50μl佐剂(80PA组)、100μgrTgPrx+50μl佐剂(100PA组)、120μgrTgPrx+50μl佐剂(120PA组)、140μgrTgPrx+50μl佐剂(140PA组)皮下免疫小鼠,每间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加强免疫2次,首次免疫用弗氏佐剂,加强免疫用不完全佐剂,末次免疫后14d,用1×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全部小鼠,逐日观察小鼠健康状况。攻虫后30d,颈椎脱位处死全部小鼠,ELISA法检测小肠冲洗液sIgA和血清IgG,分离并计数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脾淋巴细胞,计数脑、肝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结果 120PA组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与PBS和120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29,P<0.05),120PA组和140PA组血清IgG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65,P<0.05)。120PA组IEL数与PBS组、A组和120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62,P<0.05);120PA组、140PA组脾淋巴细胞数与PBS组、A组、120P组和80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010,P<0.05)。120P组、120PA组和140PA组脑和肝虫荷与PBS组及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87,F=69.164,P<0.05)。结论不同剂量rTgPrx联合弗氏佐剂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均可诱导免疫应答,产生抗弓形虫感染作用,其中120μgrTgPrx联合弗氏佐剂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更有效。
胡建敏吴锴殷国荣孟晓丽唐华郝海霞张曙霞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保护性免疫蛋白疫苗
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GALT和系统免疫应答及抵抗弓形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系统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能力。方法 BALB/c小鼠72只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用STAg 20μg/只+IFN-γ佐剂1 000U/只(溶于20μl PBS中)滴鼻免疫,对照组用等量PBS滴鼻。共滴鼻免疫2次,间隔14d。于末次滴鼻后第14d两组各处死6只小鼠,取血并收集肠冲洗液,ELISA法测定IgG、IgA抗体;制备脾淋巴细胞、PP结淋巴细胞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悬液并计数。用4×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其余小鼠。攻虫后第30d处死,计数肝脏、脑内速殖子数。结果免疫组小鼠小肠冲洗液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G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小鼠肠黏膜诱导部位PP淋巴细胞和效应部位IEL及脾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生(P<0.05)。攻击后30d,免疫组小鼠存活率为83.33%,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相比,免疫组小鼠肝、脑内速殖子数分别减少86.62%和86.83%(P<0.05)。结论 STAg联合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能诱导GALT和系统免疫应答,从而抵抗弓形虫感染。
孟晓丽殷国荣刘红丽赵蛟宇魏佳丽陈映含李燕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滴鼻免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不同剂量霍乱毒素联合弓形虫ESA小鼠鼻内免疫的佐剂效应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联合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s,ESA)滴鼻免疫小鼠的佐剂效应,探索CT作为鼻黏膜佐剂的适宜剂量。方法 5~6周龄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以0、0.5、1.0、1.5或2.0μg CT联合ESA 20μg滴鼻免疫小鼠,间隔2周进行加强免疫,共2次。末次免疫后30 d,眼静脉丛采血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粪便sIgA水平。分离脾、Peyer’s patch(PP)、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结果 1.5和2.0μg CT组小鼠健康状况下降、存活率降低。免疫后30 d,小鼠粪便sIgA水平随CT剂量的增加而升高,1.0、1.5和2.0μg CT组小鼠粪便sIgA水平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ESA鼻内免疫小鼠后MLN、PP和脾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并均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但较高剂量组(1.0、1.5和2.0μ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 CT联合ESA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较高水平的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且对小鼠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李润花孟晓丽王海龙刘红丽申金雁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霍乱毒素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黏膜佐剂
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和可溶性速殖子抗原免疫原性的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ESA)和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鼻内免疫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PBS20μl/只、ESA和STAg各20μg/只鼻内免疫2次,间隔14d。分别于末次免疫后14d每组处死小鼠,计数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IEL)和脾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IgA抗体水平。结果实验期间,末次免疫后14d,各抗原组脾淋巴细胞及iIEL均增殖活跃,细胞数与PB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抗原组血清IgG水平在免疫后14d明显增高,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后14d肠液IgA水平ESA和STAg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SA和STAg鼻内免疫均可诱导黏膜及系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刘娟娟殷国荣刘红丽孟晓丽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可溶性速殖子抗原鼻内免疫免疫原性
弓形虫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不同黏膜部位抗体水平动态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黏膜部位抗体水平及其持续时间,为黏膜疫苗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4只5~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免疫组以STAg(20μg/只)为抗原加IFN-γ(1 000 U/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 20μl滴鼻。共滴鼻2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后第0、2、4、6、8、10、12周每组处死6只小鼠,ELISA法测定鼻咽、肺和小肠冲洗液sIgA、IgG水平。结果小鼠用弓形虫STAg联合IFN-γ首次免疫后鼻咽冲洗液sIgA和IgG水平均增高,其中第2、4、6、8周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4、6周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免疫后第6、8周小鼠肺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6、8周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免疫后第2、4、6周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2、4、6、8周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不同黏膜部位抗体均以sIgA为主,且以肠道冲洗液最高。结论 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鼻咽、肺和小肠黏膜部位产生高水平sIgA和IgG抗体应答,并可持续6~8周。表明滴鼻免疫是弓形虫疫苗的适宜接种途径。
刘阳殷丽天孟晓丽王海龙刘红丽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滴鼻免疫黏膜免疫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小鼠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动态观察
观察从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共培养液分离的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sESA)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及动态变化,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候选抗原提供实验依据。BALB/c小...
殷国荣周永安刘娟娟孟晓丽刘红丽
关键词: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免疫应答黏膜疫苗血清IGA
文献传递
重组弓形虫Peroxiredoxin蛋白联合佐剂皮下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120μg重组peroxiredoxin蛋白(rTgPrx)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05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100μl PBS(PBS组)、120μg rTgPrx(120P组)或120μg rTgPrx+50μl佐剂(120PA组)皮下免疫3次,间隔2周。rTgPrx溶于50μl PBS,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分别加入弗氏完全佐剂和不完全佐剂。分别在末次免疫后第1、2、3、4、5、6、7周,每组处死5只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sIgA;分离并计数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和脾淋巴细胞。结果 120PA组小鼠免疫后第2~5周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120P组(F=16.875,P〈0.05),120P组免疫后第2、3周显著高于PBS组(F=19.417,P〈0.05);120PA组免疫后第4周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120P组(F=14.638,P〈0.05),于第5周有所下降并保持平稳,但仍显著高于120P组(F=15.316,P〈0.05);120PA组免疫后第1~4周IEL计数显著高于120P组(F=23.634,P〈0.05),第2~6周脾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120P组(F=15.279,P〈0.05)。结论 120μg rTgPrx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
吴锴王海龙殷国荣孟晓丽刘红丽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SIGA上皮内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
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制备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适宜条件的筛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筛选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制备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拉丁方析因设计。第一部分:在血清浓度为0.5%、1.0%、2.0%、4.0%的培养基中,共培养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培养3、6、12、24h时,改为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第7天,收集培养上清液,制备ESA,并检测蛋白含量。第二部分:在含1.0%血清培养基中共培养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培养12、24、48、72h时,改为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第7、9、11、13天,收集培养上清液,制备ESA,并检测蛋白含量。结果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在1.0%血清浓度培养基中培养12或24h时,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7d,制备的ESA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浓度(0.5%、2.0%、4.0%)及含血清培养时间(3、6h)。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在含1.0%血清培养基中共培养12、24h,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第13天,制备的ESA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时间(48、72h)和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时间(7、9、11d)。结论培养基的血清浓度以及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时间是影响体外制备ESA的重要因素。Vero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在1.0%血清浓度培养基中培养12h,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13d,为制备ESA的适宜条件。
吴静刘娟娟殷国荣孟晓丽刘红丽王海龙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