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弨 作品数:41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第五篇:岛叶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 2024年 岛叶深藏于其他脑叶之下,岛叶癫痫不论是在精准定位还是在完整切除致痫区上均面临着较大的难度,风险也高[1,2]。这使得医学上对岛叶癫痫的探索与认识相较于其他脑叶更滞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的置入技术飞速发展,这为岛叶皮质脑电信号的采样提供了巨大便利,而岛叶癫痫的外科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开展[3-5]。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 谭启富癫痫外科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功能性疾病与认知发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儿科及小儿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癫痫杂志》编辑部 郭强 陈子怡 彭镜 乔梁 张弨 隋立森 刘强强 李少春 刘畅 赵国光 梁树立关键词:外科手术技术 岛叶 颅内电极 癫痫 完整切除 脑叶 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第六篇:中央区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 2024年 中央沟是大脑半球外侧面诸多脑沟中最重要的脑沟之一,分隔额叶和顶叶。中央沟前方的脑回为中央前回,包含大脑的初级运动皮质和前运动区的一部分;中央沟后方的脑回为中央后回,属于大脑的躯体感觉皮质代表区。一般来说中央沟邻近的皮质区域称为中央区(Rolandic区),包括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旁中央小叶和中央前后回对应的岛叶额顶盖部,癫痫发作起源于这一区域的局灶性癫痫称为中央区癫痫[1,2]。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 谭启富癫痫外科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功能性疾病与认知发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儿科及小儿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癫痫杂志》编辑部 王秀 张凯 梁建民 王爽 王丰 胡文瀚 张弨 赵宝田 莫嘉杰 邵晓秋 张国君 梁树立关键词:大脑半球 中央前回 局灶性癫痫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背景脑深部电刺激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而对颅脑创伤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尚不确定。本文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和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4例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分别于术前以及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BFMDRS)运动障碍和功能障碍评分,计算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BFMDRS运动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8.35%、47.28%、62.74%和68.69%,功能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5.36%、46.83%、59.60%和67.01%。影像学检查显示4例患者基底节区均完好。结论经严格选择适应证,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症状,且长期疗效稳定。基底节解剖结构完整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刘畅 王慧敏 张建国 张弨 王秀 赵宝田 杨岸超 孟凡刚 张凯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 随访研究 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对肥胖大鼠摄食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伏隔核(NAc)脑深部电刺激(DBS)对肥胖大鼠摄食量和NAc多巴胺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NAc—DBS调控摄食行为的中枢机制提供依据。方法40只大鼠利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将成功建模的36只大鼠随机均分核部组和壳部组,分别在NAc的核部和壳部植入刺激电极固定装置,成功植入的大鼠共32只(核部组和壳部组分别16只)。每组再随机均分为两个亚组,即DBS组与假刺激组,对DBS组给予连续高频电刺激7d,假刺激组不刺激。观察在此期间各组大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的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NAc核部与壳部D1和D2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NAc壳部DBS组大鼠摄食量从第5天开始与假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D2受体表达较假刺激组上调(P〈0.05),而NAc核部电刺激对肥胖大鼠摄食量及D2受体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电刺激对肥胖大鼠的摄水量及D1受体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能有效降低肥胖大鼠摄食量,有效刺激靶点为NAc壳部而非核部;具体机制可能与D2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魏乃礼 张弨 王垚 王秀 胡文瀚 张凯 张建国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 伏隔核 多巴胺受体 摄食行为 癫痫外科立体脑电图方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8年 癫痫外科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立体脑电图(SEEG)作为一项侵入性术前评估手段,近年来在北美及我国快速普及。SEEG的内涵在于依据“解剖-电-临床”的思维,首先建立三维立体的癫痫发作传播假设,而后埋藏深部电极,判断致痫灶位置验证假设,并指导最终手术切除方案。 张弨 张建国关键词:癫痫外科 外科领域 术前评估 SEEG 癫痫发作 基于立体脑电图的癫痫发作起始自动检测方法 目的:立体脑电图是致痫区定位的重要手段,人工判读发作起始的是推断致痫区的关键步骤。临床的挑战在于脑电起始模式繁多,具有较大异质性。虽然最为常见的发作起始是低波幅快节律,但其它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发作前期尖波伴随低波幅快节律... 赵宝田 胡文瀚 张弨 王秀 邵晓秋 张建国 张凯关键词:癫痫外科 致痫区 基于脑电的致痫区定位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脑电的致痫区定位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基于脑电的致痫区定位装置包括:电极触点定位模块、高频振荡发放区定位模块、癫痫起始区定位模块、诱发电位异常区定位模块和致痫区定位模块。该装置先根据MRI... 张建国 张凯 赵宝田 胡文瀚 张弨 王秀 莫嘉杰 郭志浩形态学分析方法在MRI结果阴性Ⅱ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探索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MAP)在核磁共振结果阴性的Ⅱ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中的致痫区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丰台癫痫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54例病理诊断为FCDⅡ型的核磁共振阴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MRI图像进行MAP软件处理,比较MAP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在本组54例患者中,MAP阳性与阴性患者在病程、手术年龄、病理情况及致痫灶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在预后方面,MAP阳性患者的EngelⅠ级率达到81%,显著高于MAP阴性患者(P=0.032)。在行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的46例患者中,MAP与SEEG结果一致的患者预后较好(P=0.049)。结论MAP技术能够用于辅助定位MRI阴性的Ⅱ型FCD患者的致痫区,指导SEEG电极植入,提高患者的手术预后。 姚远 胡文瀚 张弨 王秀 桑林 郑重 邵晓秋 张凯关键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患者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部分性低频振幅(fractional ALFF)三项指标,探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 MRI,rs-fMRI)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继发癫痫患者中定位致痫区(epileptogenic zone,EZ)的能力。方法纳入50例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通过t检验得到患者和对照组之间ReHo、ALFF和fALFF的差异(FDR矫正),将显著脑区作为fMRI定位的致痫区。由两名癫痫专科医师将上述结果与术前评估认定的EZ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三种指标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此评价其定位能力。结果ReHo的定位灵敏度(72%)显著高于ALFF(50%,P=0.019)和fALFF(44%,P=0.004)。ReHo、ALFF和fALFF的定位准确度分别为76.5%,67.3%和63.3%,其中ReHo显著高于fALFF(P=0.043)。ReHo、ALFF和fALFF的定位特异度分别为81.3%,85.4%和83.3%,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通过ReHo定位致痫区准确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手术预后(P<0.001)。结论Rs-fMRI具有辅助定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患者致痫区的能力。未来的术前评估中,该项后处理技术有望成为辅助定位致痫区的有效方法。 杨博文 赵宝田 莫嘉杰 桑林 胡文瀚 张弨 张弨 王秀 张建国关键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术前评估 致痫区 功能磁共振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不同觉醒状态下高频振荡的分布及其对致痫区的定位作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觉醒状态下高频振荡(HFO)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致痫区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收治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立体脑电图(SEEG)监测,分别选取清醒期及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的发作间期脑电图,通过自动检测算法进行HFO分析,分为涟波(R)和快速涟波(FR).对比分析发作起始区(SOZ)及非SOZ区清醒及睡眠状态的HFO发放频次和HFO高发放导联数目的差异,同时观察HFO的空间分布与致痫区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置入电极数量为(11.6±0.5)根(8~14根),有效导联数量为(100.1±4.2)个,SOZ导联数量为(18.0±2.2)个.与非SOZ区比较,SOZ区R发放频次在清醒[分别为(6.93±1.35)次/min、(1.63±0.41)次/min]及睡眠[分别为(12.13±1.65)次/min、(3.52±0.75)次/min]状态下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OZ区FR发放频次在清醒[分别为(5.29±1.92)次/min、(0.14±0.03)次/min]及睡眠[分别为(6.05±1.71)次/min、(0.30±0.07)次/min]状态下,也均明显高于非SOZ区(均P<0.05).进一步分析上述数据显示,睡眠期HFO发放频次总体高于清醒期.在SOZ区,睡眠期R发放频次明显高于清醒期(P<0.001),而FR发放频次增加不明显(P=0.613);在非SOZ区,R及FR发放频次均为睡眠期高于清醒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清醒期比较,睡眠期R[分别为(13.06± 2.27)个、(4.59±0.21)个]及FR[分别为(9.88±1.70)个、(4.59±0.21)个]的高发放导联数量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OZ区导联R在清醒期有(67.4±5.5)%分布于HFO分布区,睡眠期为(69.8±5.8)%;FR则分别为(68.1±5.8)%、(71.1±5.6)%,清醒及睡眠状态下,SOZ区HFO稳定发放.结论 SEEG监测显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在睡眠期HFO发放频次明显高于清醒期,睡眠期HFO分布范围明显增加,清醒及睡眠状态下,SOZ区导联多为HFO高发放导联;清醒期与睡眠� 赵学敏 赵宝田 张凯 张弨 邵晓秋 胡文瀚 陶晓蓉 张建国 乔慧关键词:耐药性癫痫 高频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