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莉莉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球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粒细胞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巨噬细胞集落...
  • 2篇缓释
  • 2篇集落
  • 2篇集落刺激因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活性
  • 1篇脂质体
  • 1篇制剂
  • 1篇人粒细胞
  • 1篇乳化
  • 1篇乳化技术
  • 1篇水相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 1篇粒细胞-巨噬...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戴莉莉
  • 1篇吴飞
  • 1篇金拓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缓释微球研究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以下简称GM-CSF),是一种具有刺激粒系、巨噬细胞系细胞分化和成熟的糖蛋白,被临床广泛用于...
戴莉莉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缓释微球蛋白活性
文献传递
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体内半衰期很短,治疗周期长、不能通过胃肠道屏障进行口服给药,病人必须接受频繁注射。为了减少其注射频率,延长蛋白作用时间,多年来,科学家们对长效GM-CSF的研发进行了多种尝试。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类:GM-CSF的PEG化、脂质体包封及基于可降解高分子的缓释剂型。然而,这几类方法具有各自优势的同时,也都存在各种不足,如包封率低、对蛋白活性的保护不足、突释问题等。本文将对这三大类针对GM-CSF的长效制剂研究进展的报道,以及各类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优缺点进行综述。
戴莉莉吴飞金拓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化脂质体微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