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波 作品数:88 被引量:43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65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研究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爆发了甲型HIN1流感(Influenza A (H IN1)),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感染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本文将本院收治的65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 蒲琳 陈志海 肖江 王玉光 杜宏波 闫杰 姜婷婷 李鑫 李兴旺关键词:甲型HIN1流感 儿童感染 文献传递 健脾益气法治疗HIV/AIDS患者60例临床分析 当前虽然有了多种抗病毒药物和联合用药方法,但是单纯抗病毒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长期用药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免疫重建的困难等,都需要中医药的参与完善目前的治疗方案。中医药与时俱进,治疗有特色,可以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王融冰 王玉光 王晓静 杜宏波关键词:健脾益气法 抗病毒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指南和共识的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023年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病毒性肝炎研究的不断突破,NAFLD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指南性文件能够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标准可靠的诊疗方法,筛选和制定高质量的指南性文件对规范NAFLD的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NAFLD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并对推荐意见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未来NAFLD指南的制订及报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数据库,并补充检索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等数据库中有关NAFLD的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检索时限为2012-01-01—2022-01-01。由2名肝病领域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分别独立使用AGREEⅡ和RIGHT对纳入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较高质量指南性文件的推荐意见进行整理和比较。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12篇指南、7篇共识;中文6篇、英文13篇;使用循证方法制订10篇。AGREEⅡ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与目的(42.84%)、参与人员(31.43%)、严谨性(31.25%)、清晰性(60.67%)、应用性(32.68%)、独立性(37.50%)。RIGHT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基本信息(59.65%)、背景(66.12%)、证据(42.11%)、推荐意见(39.85%)、评审和质量保证(17.11%)、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18.42%)、其他方面(47.37%)。基于循证方法制订的指南性文件在AGREEⅡ的平均得分及RIGHT中的报告质量均高于非循证指南性文件;国外指南性文件在AGREEⅡ的平均得分及RIGHT中的报告质量均高于国内指南性文件。主要推荐意见涉及筛查与诊断、评估、管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手� 张卓然 于长禾 安易 何新 郭一 邓金燕 李悦 韩登 皮珊珊 贺俊芝 陈玥 叶永安 杜宏波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RIGHT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肾脏安全性探讨 2024年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中国是世界上HBV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约有8600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有2800万例[2]。一方面,CHB仍然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案,功能性治愈同样难以实现,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s)进行抗病毒治疗[3],引发了NAs相关的肾损害事件。 陈玥 杜宏波 李小科 李小科 靳茜 张卓然 王刚 王刚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 肾功能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内微生态与胃黏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胃内强酸环境与胃黏膜屏障造就了独特的胃内微生态系统。胃内微生态由胃黏膜层、定植微生物、黏膜相关免疫组织共同构成。胃内菌群主要包含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等五大优势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胆汁反流会导致胃黏膜炎症,并伴有胃内菌群的改变。在胃癌组织中观察到胃内菌群代谢产物可能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本文对胃内正常菌群结构、Hp感染后菌群变化、胃黏膜癌前病变及胃癌状态下的菌群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邓金燕 杜宏波 曹建彪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癌 胆汁反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脑论治刍议 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脂肪肝的中西医治疗均缺乏安全高效的药物。新的治疗实践提示我们应该注意脑神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脑神为生命主宰,可统摄五脏。现代医学也发现脑肠轴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服食辟谷的实践还是针对食欲中枢调控的现代研究,均支持从脑调肝的可行性。基于前期实践,我们提出脂肪肝的治疗不应局限于五脏系统,更应重视中医脑神的调控。脑神为本,肝脾为标,痰热瘀血为末。通过调神,达到抑食欲、促运动和最终治愈脂肪肝的目标。脑肝同治理论或许是未来破解脂肪肝治疗困局的关键思路。 李悦 李悦 孔海霞 张燕洁 皮珊珊 郭一 杜宏波关键词:从脑论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 中医药 肝性脑病临床指南和共识的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对肝性脑病(HE)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推荐意见及证据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未来HE指南性文件的制定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和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至2023年1月。由两名肝病研究人员独立使用AGREEⅡ和RIGHT对纳入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循证方法制订的指南性文件的推荐意见和证据进行整理和比较。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指南,5篇共识;中文2篇,英文12篇;使用循证方法制订的有12篇。B级7部,C级7部。AGREEⅡ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与目的(40.87%)、参与人员(26.98%)、制订严谨性(23.96%)、表达清晰性(47.22%)、应用性(17.26%)、编辑独立性(18.75%)。RIGHT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基本信息(60.42%)、背景(40.85%)、证据(43.57%)、推荐意见(43.88%)、评审和质量保证(16.96%)、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17.56%)、其他方面(38.10%)。主要推荐意见涉及筛查与诊断、治疗、营养管理和预防。结论:纳入的HE指南性文件在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面整体得分较低。在方法学质量方面,参与人员、制订严谨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仍有待提高。在报告质量方面,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报告。未来可增进HE放射性示踪成像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为HE的主动诊断提供进一步参考,并形成“药物治疗-营养管理-复发预防”的HE管理模式。 何新 张卓然 贺俊芝 杜宏波 丁鹏 康雷关键词:肝性脑病 RIGHT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图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证据图的方法,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系统检索和梳理,展现该领域的证据分布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fang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12年11月至2022年11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RCTs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图表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对证据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RCTs文献63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27篇。RCTs文献发文量趋势总体较为平稳,研究疾病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主。多数RCTs研究的样本量集中于60~100例。干预措施类别包括中药复方口服、中成药口服,针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和保肝药、降脂药、降糖药等常规西医治疗方案。采用较多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超声指标和CT指标。绝大多数RCTs文献未描述随机化的分配隐藏方案和未采用盲法。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研究结果均为治疗存在潜在疗效,研究可信度分级均为极低。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疗效肯定,但存在RCTs设计不合理、偏倚风险较高、样本量较小、缺少中医药主导的干预方案体系、疗效评价指标选择不统一和系统评价质量较低的不足。今后应重视RCT和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探索中医药主导的干预体系,形成统一的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为中医药治疗NAFLD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张卓然 何新 郭一 杜宏波关键词:中医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随机对照试验 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研究中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2 2016年 代谢组学(metabolomic或metabonomics)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其起源甚至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对尿液颜色、味道的判断来诊断糖尿病,可谓是代谢组学研究的雏形^([1])。近代代谢组学的研究源于Devaux提出的"代谢轮廓分析",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新兴学科。它被认为是衔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桥梁,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时点机体所有分子量小于1000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比较生物体在接受某种干预因素后,在生物样本(如血、尿、唾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等)。^([2]) 李小科 叶永安 杜宏波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干预因素 尿液颜色 扶正化瘀方 甘草酸二铵联合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纳入病例3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8例,均给与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同时配合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中药口服,疗程3个月,... 孙凤霞 杜宏波 王宪波 王融冰 王晓静 江宇泳 周桂琴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 甘草酸二铵 中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