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封堵
  • 3篇封堵术
  • 2篇导管封堵
  • 2篇动脉
  • 2篇诊疗
  • 2篇缺损
  • 2篇未闭
  • 2篇介入
  • 2篇介入封堵
  • 2篇介入封堵术
  • 2篇经导管封堵
  • 2篇间隔缺损
  • 2篇房间隔
  • 2篇房间隔缺损
  • 2篇3D打印
  • 1篇导管封堵术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杨帆
  • 6篇郑宏
  • 5篇杨延坤
  • 3篇张戈军
  • 3篇蒋世良
  • 3篇兰天
  • 3篇徐仲英
  • 2篇李世国
  • 2篇赵世华
  • 2篇金敬琳
  • 2篇孙鑫
  • 2篇吕建华
  • 1篇徐争鸣
  • 1篇胡海波
  • 1篇杨新令
  • 1篇吕滨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有学者认为它是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更有许多国家已将3D打印技术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研究,3D打印技术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面,这一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杨帆杨延坤郑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被引量:25
2014年
3D (3-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工业、建筑设计、汽车制造、文物保护等领域。医学上则多见于人工肝、人工耳及人工骨骼等方面,而该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上的应用,国外虽有不少研究,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皮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报告如下。
杨延坤郑宏徐争鸣孙鑫杨新令兰天吕滨杨帆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
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13D打印技术简介3D打印,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通过成形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其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型制造即是一个减去或添加的过程。
杨帆郑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3D打印
3D打印技术在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房间隔缺损(ASD)解剖模型,探讨3D打印模型在特殊类型ASD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均行CTA检查,将扫描数据输入FitMe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根据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介入治疗并制定介入手术方案。结果 25例ASD模型均制作成功。对7例多孔型ASD采用ASD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4例下腔型ASD采用PDA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病例由于缺损直径过大或结构特殊未行介入治疗。结论 3D打印ASD模型技术具有可行性,对于较为复杂的ASD可通过术前模拟介入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杨帆郑宏李世国徐仲英蒋世良张戈军吕建华杨延坤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行PFO封堵术3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31例(88.6%),其中合并不明原因脑卒中史26例(有1例同时合并偏头痛发作),合并单纯先兆性偏头痛者3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脑梗死病史,3例先兆型偏头痛者中2例术后6个月头痛消失,1例明显减轻,2例TIA中1例术后无再发,1例术后3个月内发作3次,之后无再发。结论 PFO经导管封堵术对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和先兆性偏头痛的二级预防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仍需要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杨延坤郑宏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张戈军李世国金敬琳兰天杨帆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介入封堵术后随访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随访。结果 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所有AF心律均未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AF转为心房扑动,1例术前行AF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后AF复发。1例术后服用华法林期间发生胃出血,自行停药3 d后发生脑梗死死亡。24例患者中有5例(20.8%)未口服任何抗凝药物,7例(29.2%)口服阿司匹林,仅11例(45.8%)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ASD合并AF患者封堵术后AF自行转复率低,对术后抗凝情况要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
杨延坤郑宏徐争鸣孙鑫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张戈军胡海波金敬琳吕建华兰天杨帆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房颤动介入封堵华法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