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
- 作品数:136 被引量:7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效果。方法 1995年 6月至 2 0 0 0年 11月 ,14例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4~ 48岁 ,平均 13岁。外科手术至介入治疗的时间为 1个月至 2 2年。经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 ;经股动脉途径置入可控弹簧圈。分别于术后 2 4h ,1、3、6个月及 1年以上行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再通PDA为漏斗型 12例 ,管型 2例。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为1~ 8mm ,平均 4mm。封堵后 10min ,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无残余分流 11例 ,微量残余分流 3例。技术成功率 10 0 % ,无并发症。术后 2 4h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于术后 1~ 2d出院。 10例随访 1~ 18个月 ,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及PDA残余分流。结论 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是一种有效方法 。
- 张庆桥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郑宏凌坚金敬琳徐仲英谢若兰戴汝平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心血管外科手术方法心脏导管插入术
- 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M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TTE)及经食管超声(TEE)筛选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及TTE观测下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术后行TTE及心电图检查...
- 王志民郑宏段福建朱振辉徐仲英王剑鹏肖明虎王吴刚王浩
- 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13D打印技术简介3D打印,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通过成形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其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型制造即是一个减去或添加的过程。
- 杨帆郑宏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3D打印
- 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儿童(≤7岁)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索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0年阜外医院收治的≤7岁行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不同介入封堵入路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动静脉组、单纯静脉组和逆行股动脉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2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142例,年龄(3.21±1.73)岁,体重(14.99±5.35)kg,身高(96.19±15.77)cm,平均PDA直径(3.35±1.34)mm。85例患者采用常规动静脉法,104例采用单纯静脉法,31例采用逆行股动脉法。逆行股动脉组PDA直径最小[(3.44±1.43)mm vs.(1.99±0.55)mm;(3.69±1.17)mm vs.(1.99±0.55)mm,P<0.001];单纯静脉组术中造影剂用量最少[40(30,50)mL vs.20(20,30)mL;35(25,50)mL vs.20(20,30)mL,P≤0.001],手术时间最短[32(26,44)min vs.25(23,30)min;29(25,38)min vs.25(23,30)min,P<0.05];常规动静脉组住院时间最长[3(3,5)d vs.4(3,6)d;4(3,5)d vs.4(3,6)d,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经静脉入路PDA封堵术安全有效;逆行股动脉入路对直径较小的PDA具有简化手术流程等优势。
- 周泽明王宏茂郑宏宋会军李世国闫朝武胡海波刘琼徐仲英徐亮吕建华张戈军万俊义金敬琳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
- 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解剖形态研究
-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耳解剖形态特征,以为左心耳封堵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入选2010-12-15至2014-04-15行射频消融手术前PAF患者46例及窦性心律患者92例,所有患者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
- 杨延坤杨帆郑宏吕滨兰天杨新令
-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1例
- 本文应用房缺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本例患者可以得到如下经验:1.术前应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明确诊断.本例患者有活动后胸闷等活动轻度受限的症状,典型的心脏杂音,结合X...
- 郑宏徐争鸣孙鑫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房缺封堵术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双向格林术后心血管造影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分析双向格林术后并发症及心血管造影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8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格林术后患者(男性24例,女性14例)接受心血管造影检查.年龄(7.8±5.6)岁,双向格林术至造影间隔时间为(4.1±1.9)年.所有患者均行上腔静脉及肺动脉造影,并测量肺动脉-上腔静脉连续压力.结果 38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力为(14.8±4.5)mm Hg(1 mm Hg=0.133kPa),上腔静脉平均压力为(15.4±5.4)mm Hg;肺动脉到上腔静脉连续测压均无压力阶差.其中9例出现肺动脉压力升高,年龄为(6.6±4.7)岁,其上腔静脉平均压力为(22.9±5.1)mm Hg,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1.5±2.9)mm Hg.心血管造影提示14例患者[年龄(7.9±4.6)岁]出现静脉侧支血管,其中2例成功行经导管封堵术.侧支血管组上腔静脉压力[(17.8±7.2)mmHg比(14±3.6)mm Hg,P<0.05]及肺动脉压力[(16.7±5.7)mm Hg比(13.7±3.4)mm Hg,P<0.05]均高于无侧支血管组(n=24).14例静脉侧支血管分布:后纵隔侧支12例,其中合并前纵隔侧支3例,合并中纵隔侧支1例;单独中纵隔侧支血管2例.2例患者肺动静脉瘘形成,其中单发囊状瘘和多发动静脉瘘各1例.2例患者存在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均成功行经导管栓塞术.结论 双向格林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心血管造影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并指导治疗.
- 闫朝武赵世华张戈军蒋世良李华徐仲英凌坚郑宏张岩王云
-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心血管造影手术后并发症
-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术后左心功能不全
- 2023年
- 目的评估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左心功能变化,并分析术后左心功能不全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4年11月41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术的成人PDA合并重度PAH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力≥50 mmHg伴肺血管阻力指数≤8 WU·m^(2)),并对术后左心功能变化进行随访观察。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左心功能不全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本组41例患者术前PDA平均直径为(8.9±2.9)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3.3±9.3)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0.2±7.9)%。右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平均压力为(65.3±11.2)mmHg,肺血管阻力指数为(4.7±1.9)WU·m^(2),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为2.5(1.8,3.2)。封堵后肺动脉平均压力降至(27.2±6.2)mmHg(P<0.01)。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1,24)个月,随访过程中12例(29.3%)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其中9例(75.0%)患者左心功能恢复。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是成人PDA合并重度PAH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左心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OR)=1.299,95%置信区间(95%CI):1.069~1.579,P=0.009]。结论成人PDA合并重度PAH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近1/3的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其中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是术后左心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指标。
- 平措云旦谢国政柳昂李世国金敬琳宋会军郑宏闫朝武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左心功能不全
- 超声心动图和血管造影检测动脉导管未闭最小直径和类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测动脉导管未闭 (PDA)最小直径和类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测量PDA直径的患者 2 62例 ,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PDA类型的患者 55例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超声心动图测量PDA最小直径显著高于血管造影 (P <0 .0 1 )。除 5例漏斗型和 6例管型PDA超声心动图与血管造影所见一致外 ,其余 44例 (80 % )PDA类型超声心动图所见均与血管造影不一致。结论 选择经导管PDA封堵术适应证、封堵方法和封堵器型号目前应以血管造影为标准 ,超声心动图可起初步筛选作用。
- 张庆桥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凌坚郑宏谢若兰张戈军金敬琳张岩戴汝平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描记术血管造影术
- 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血管造影形态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994年 7月至 2 0 0 2年 10月 ,4 83例单纯PDA患者于封堵术前施行了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 ,平均年龄15岁 (10个月至 6 3岁 )。 4 82例患者采用左侧位造影 ,其中 6例患者加摄右前斜 30°~ 5 0°体位、4例加摄左前斜 6 0°~ 80°(或加足位 2 0°)体位。 1例镜面右位心患者采用右侧位造影。结果 PDA分为6种类型 ,漏斗型 4 2 0例 (87% ) ,平均最窄直径 (4 2± 1 6 )mm (1~ 15mm) ;窗型 3例 (0 6 % ) ,直径分别为 8 0、9 0和 9 0mm ;管型 34例 (7 0 % ) ,平均直径 (5 4± 3 8)mm (0 8~ 2 0 0mm) ;串珠型11例 (2 3% ) ,平均最窄直径 (2 1± 0 5 )mm(1 0~ 3 7mm) ;指型 10例 (2 1% ) ,平均最窄直径 (1 5± 0 4 )mm(1 0~ 3 0mm) ;不规则型 5例 (1 0 % ) ,最窄直径分别为 1 2、2 1、3 2、4 0、6 0mm。结论 PDA形态变化较多 ,认识PDA类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张庆桥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凌坚徐仲英郑宏谢若兰戴汝平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