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惠敏

作品数:3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教育
  • 15篇高职
  • 11篇院校
  • 11篇高职院校
  • 8篇政治
  • 8篇思想政治
  • 7篇大学生
  • 7篇文化
  • 5篇政治教育
  • 5篇治教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5篇思政
  • 4篇媒体
  • 4篇高职学生
  • 4篇高校
  • 3篇信念
  • 3篇信念教育
  • 3篇育人
  • 3篇校园
  • 3篇理想信念

机构

  • 26篇苏州健雄职业...
  • 6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经贸职业...

作者

  • 31篇洪惠敏
  • 10篇王永刚
  • 2篇刘益青
  • 1篇朱蓉蓉
  • 1篇陈璐

传媒

  • 6篇江苏建筑职业...
  • 2篇淮阴工学院学...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唯实(现代管...
  • 2篇职教发展研究
  • 1篇河北农机
  • 1篇桂林师范高等...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 1篇连云港职业技...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宁波教育学院...
  • 1篇扬州教育学院...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湖州职业技术...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立体路径被引量:5
2020年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着相同的目的性。高职院校要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要求,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不同课堂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努力寻求第一、二、三、四课堂的思政元素,把能充分体现“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落实到每门课程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落实到第一、二、三、四课堂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洪惠敏王永刚
关键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艺术教育
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三重突破
2020年
新时代高职教育呈现出深化改革与完善体系并举的特征。为探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动力来源,以及构建稳定长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需要高职院校从探索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出发,更好地深化内部治理改革,把校企双元驱动、专业集群建设和育人平台构建作为重要抓手,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三重突破。研究表明,"共享-融合-集成"是一个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跃变过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特色办学的必然结果.
洪惠敏
关键词:专业集群特色办学
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以“江南丝竹鉴赏”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尽管公共艺术教育与课程思政各有各的概念界定及本质特性,但是公共艺术教育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上,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着相同的目的性。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江南丝竹鉴赏”的实践来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应把准时代性、把握思政力,并把好教学质量关,才能发挥出独特的育人价值。
洪惠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被引量:2
2009年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要坚持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相统一、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原则。协调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洪惠敏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传统文化隐性教育
构建高职院校育人共同体长效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在全媒体走进高校、走入课堂、深入大学生活的今天,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优化高职院校与政府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行业企业合作育人模式,完善政行企校共建共管共享共赢运行长效机制,全面构建育人共同体,既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新时代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方法论和重要抓手。
洪惠敏刘益青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系统的动力泵,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缺失、信念动摇、精神空虚、价值扭曲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大环境负能量影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化、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可以从筑牢思想防线、创新教育模式、弘扬正向能量、提升自控能力入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创新性。
王永刚洪惠敏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制造2025视阈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被引量:2
2018年
"中国制造2025"与"工匠精神"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落实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的需要,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要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其专业基础;以促进产教融合发展为主线,提高其技能水平;以整合素质教育资源为平台,培育其职业素养;以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为抓手,转变其就业理念.
洪惠敏王永刚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
“中国梦”视域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在内涵维度、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具有内在契合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概念淡漠、方向偏航、标准异化、实践乏力等现象。为此,在"中国梦"视域下加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同时要搭建好实践平台,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
洪惠敏陈璐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学生理想信念
构建节约型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节约观教育
2010年
构建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节约观教育,注重探索大学生节约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洪惠敏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大学生节约观消费观教育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被引量:1
2009年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四个层次的丰富内涵。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教育性、综合性和先导性,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于其他社会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约束功能、整合功能和调适功能,是发掘高校隐性德育功能、共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洪惠敏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