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青

作品数:19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献血
  • 7篇血液
  • 5篇红细胞
  • 4篇血液中心
  • 4篇输血
  • 4篇献血者
  • 3篇无偿
  • 3篇无偿献血
  • 3篇机采
  • 3篇机采血小板
  • 3篇红细胞悬液
  • 3篇采血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悬浮红细胞
  • 2篇血小板抗原
  • 2篇血型
  • 2篇人类血小板抗...
  • 2篇全血
  • 2篇细胞

机构

  • 19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成都市血液中...
  • 1篇河南省红十字...
  • 1篇江西省血液中...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陕西省血液中...
  • 1篇云南昆明血液...
  • 1篇北京市红十字...
  • 1篇长沙血液中心
  • 1篇海南省血液中...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辽宁省血液中...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武汉血液中心
  • 1篇重庆市血液中...
  • 1篇太原市红十字...
  • 1篇青海省血液中...
  • 1篇乌鲁木齐市血...
  • 1篇山东省血液中...

作者

  • 19篇滕青
  • 7篇黎美娜
  • 7篇林永桔
  • 7篇汪传喜
  • 7篇罗伟峰
  • 5篇聂咏梅
  • 4篇付涌水
  • 3篇夏文杰
  • 3篇戎霞
  • 3篇李晓帆
  • 2篇郑晓晓
  • 1篇万建华
  • 1篇周豪杰
  • 1篇梁华钦
  • 1篇雷登平
  • 1篇刘凯媚
  • 1篇赵阳
  • 1篇邵媛
  • 1篇张国权
  • 1篇王敏

传媒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广州医药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23家血液中心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我国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组成员单位服务范围内的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为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提升献血者保留及改进献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我国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组成员单位服务范围内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并整理后制作图表,对献血者人数、献血者流失率、献血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23家血液中心执业比对数据显示:全血献血者流失率8.42%-88.64%,中位数72.33%;全血初次献血者占比41.1%-75.73%,中位数61.26%;全面参与率1.12%-4.49%,中位数2.66%;献血频率1.03-1.32,中位数1.06;献血者平均年龄24.70-36.2岁,中位数29.26岁。结论我国23家血液中心献血者呈现流失率高、全血初次献血者比例高、全面参与率低、献血频率低和献血者队伍年轻等基本特征。
代华友万建华陈玉香李慧东王逸霏张国权赵磊王林白林赵春丽韩海波黄璨程雪孙晓红庄云龙康建勋顾丽琴简丽琼滕青马海莉雷登平何涛
关键词:血液中心
Trima Accel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提高Trima Accel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1925名使用Trima Accel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1004人,按常规方法随机分配机器,降低采血速度反应条以减少压力过低报警;轻至中度枸橼酸钠中毒者补充钙剂或降低抗凝剂回输速度,重度枸橼酸钠中毒者停止采集,血液报废.实验组921人,在采集过程中实施5个关键控制点:①献血者的筛选;②采血压力监测;③枸橼酸钠中毒防治;④血小板聚集的处理;⑤心理护理.结果 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为(2.62±0.04)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为(0.71±0.05)×104/袋,红细胞混入量为(2.86±0.25)×109/袋,中途停机65例,聚集41袋,报废率为6.5%;实验组血小板含量为(2.76±0.02)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为(0.62±0.03)104/袋,红细胞混入量为(2.58±0.13)×109/袋,中途停机16例,聚集17袋,报废率为1.7%;两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和红细胞混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途停机、聚集和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把握Trima Accel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可显著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降低机采血小板的报废率.
黎美娜滕青刘凯媚梁艳梅黄健华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关键控制点献血者
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预防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安全,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为全程控制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监控数据。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全血、机采血小板献血员出现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血采集过程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44例,轻度反应40例(90.9%),中度反应3例(6.8%),重度反应1例(2.3%)。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72例,轻度反应68例(94.4%),中度反应3例(4.2%),重度反应1例(1.4%)。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主要集中在精神紧张,空腹献血和睡眠不足几个方面。其中全血采集过程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后有39例(88.6%)的献血员完成献血过程,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后有57例(79.2%)的献血员完成献血过程。结论调查献血不良反应的类型、诱因及解决方法,有助于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为血液预警系统提供监控数据,保障输血安全。
滕青汪传喜戎霞黎美娜李晓帆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无偿献血血液预警系统
2013—2017年广州血液中心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统计及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统计2013—2017年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制品报废量并分析主要原因,探寻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报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2017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广州血液中心共采集制备4 777 640 U血液,共报废281 250 U全血及成分血,报废率5. 89%(281 250/4 777 640)。非检测因素血液总体报废率为3. 01%(143 821/4 777 640),其中乳糜血和破袋是非检测因素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非标量、过期血、溶血、纤维蛋白析出及凝块等。结论中心非检测因素造成血液报废率逐年上升后于2017年下降,应继续扩大无偿献血宣传,加强献血者健康征询,完善质量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使宝贵血液资源得以更好利用。
罗伟峰林永桔张旸汪传喜滕青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
海南黎族人群中抗-HCV ELISA S/CO值与HCV RN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寻找合适的HCV抗体检测S/CO值,预测其与HCV RNA的存在或者滴度高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8-10月1 000名海南省黎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珠海丽珠和上海科华抗-HCV ELISA试剂对上述血液标本进行双试剂抗体检测,对HCV ELISA双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利用ROC曲线判断两种ELISA试剂的S/CO值对于HCV RNA阴/阳性的诊断意义。结果 ELISA检测中S/CO的大小在病毒血症与非病毒血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珠海丽珠P=7.15E-21;上海科华P=3.00E-21)。根据ROC曲线的分析结果显示珠海丽珠和上海科华的最佳S/CO阈值分别为14.05和8.54。二种试剂的最佳阈值均可达到90%以上的阴性预测率。上述两个试剂在预测HCV病毒血症时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可出现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ELISA检测的S/CO值与HCV病毒滴度高低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丽珠和上海科华抗-HCV ELISA试剂均可找到其最佳的S/CO阈值,可以通过S/CO值预测HCV RNA的阳性结果。
徐健明余永娟罗彩群王敏滕青黄杰庭黄珂戎霞付涌水许茹
关键词:抗-HCVELISA核酸检测
红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01年
为提高红细胞悬液的质量 ,改进红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将 80袋全血分为两组 ,按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分别制备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回收率分别是 70 48%和 75 0 4% ,两者经t检验比较 ,P <0 0 5。说明改进离心和分浆方法可提高红细胞回收率 ,同时改进法简化了制备程序 ,提高了工作效率。
滕青黎美娜蓝小兰
关键词:红细胞悬液成分输血离心
载体介导的RNAi抑制乙肝病毒S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HBVS基因的RNAi寡核苷酸,克隆入pSUPER载体,与pHBV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HBsAg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针对HBVS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79.0%和43.2%,无关序列的RNAi表达载体无此作用。结论载体介导的RNAi能高效、特异地抑制HBVS基因的表达。
周豪杰汪传喜滕青聂咏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2015—2018年广州血液中心保密性弃血献血者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广州血液中心保密性弃血的献血者特征,为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8年广州血液中心保密性弃血献血者人群性别、年龄、献血次数、教育程度、弃血原因、血液检测结果和重复献血者抗-HIV阳转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 2015-2018年共有72人次要求保密性弃血,发生率为0.0059%(72/1 221 947),其中18-30岁年龄段(69.4%,50/72)、首次献血(72.2%,52/72)、高中以下教育程度(36.1%,26/72)献血者是保密性弃血的主要人群;高危性行为(33.3%,24/72)是保密性弃血的首要原因;与非保密性弃血献血者相比,保密性弃血献血者HBsAg(OR=1.862)及抗-HIV(OR=60.159)阳性率较高,重复献血者抗-HIV阳转率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OR=332.11,P<0.001)。结论保密性弃血是保障血液安全非常重要的措施;在献血者招募过程中,应重点对特定目标人群进行详细献血前健康征询,排除高危献血者,保证血液安全。
罗伟峰林永桔滕青张旸蓝琴李丰沛郑晓晓聂咏梅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者招募
广州地区医院红细胞悬液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广州地区医院采用红细胞悬液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抽样调查广州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5—2008年期间用输全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去除白细胞与非去除白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红细胞悬液的用量×100%)。结果:三家医院输全血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在0.08%至0.48%之间,去除白细胞后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与非去除白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地区医院采用红细胞悬液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个医院有差异,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明显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大量输血或反复输血的病人有重要意义。
滕青夏文杰付涌水李晓帆黎美娜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广州地区15家医院红细胞悬液供应季节性及ABO血型特征性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10—2019年红细胞悬液供血量排名前15位医院季节性及ABO血型的供应特点,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保障临床用血。方法收集2010—2019年15家医院红细胞悬液临床供血量,分别统计各季度和各血型供应量...
罗伟峰林永桔张旸滕青梁华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